女人節(jié),說說女人的功課 原創(chuàng):薄海嵐 今天是婦女節(jié),適逢二月二龍?zhí)ь^,據(jù)說這樣的日子代表龍飛鳳舞、龍鳳呈祥,千載難逢。但是不得不說,今天有關(guān)女人的話題鋪天蓋地、高于一切。應(yīng)驗了宋丹丹小品的那一句——“誰說婦女沒有地位?那是萬惡的舊社會!” 作為一個有著四五十年工齡的資深老婦女,今天我想特別地聊一聊有關(guān)女人的話題。 女人如花,聊女人少不了一個主題——美! 也不知道是骨子里的自卑還是敏感的性格使然,從小,我就覺得自己和“美”這個字扯不上關(guān)系。 比如吧,小時候出門遇見了人,大家會這樣肯定我:“你妹妹長得挺俊的哈!” 后來,哥哥娶了媳婦,又會得到新的肯定:“你嫂子長得真漂亮哈!” 還有老父親常常滿臉寵溺地盯著我的胖臉叫我“餅子閨女”。 種種暗示告訴我:你長得……大概是和美沒扯上關(guān)系。 也可能是因為不自信,也許更是因為拘謹(jǐn)?shù)男愿?。從還是小女孩起,我就對打扮自己無感。 身為長女,從小我是比妹妹條件優(yōu)越的。這份優(yōu)越應(yīng)該就在于我總是穿新衣服,她大多是拾我穿小了的。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她從小就特別渴望新衣服。后來,當(dāng)她身高差不多趕上我的時候,終于能和我一起做新衣服了。 少女時代,媽媽大多是扯一樣的布,做一樣的衣服。妹妹性子急,從裁縫店里一拿來新衣服,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胡亂釘上扣子,穿著顯擺臭美了。而我,等著媽媽好容易有空給我釘扣、鎖好扣眼,還是要等幾天再穿,總覺得新衣服穿在身上別扭,直到媽媽都急了:“你妹妹衣服都穿舊了,你還留著!” 長成大姑娘的時候,掙錢不多,有分錢都到了書店。大概是新書帶給我的快樂與自信遠(yuǎn)遠(yuǎn)大于新衣服。 比如,當(dāng)我沉浸在喜歡的書中,隨文字思緒飛揚,我會變成書中的那個人理想的我,是身邊沒有人能配得上的完美。它會讓我忘記了在世人眼里我自身的外在。 那個時候,我目空一切,我傲嬌無比。 而當(dāng)我看到了心儀的衣服,我不喜歡試穿時看到的鏡子中的那個自己,那不是理想中長腿細(xì)腰的婀娜身姿。 兩相對比,不多的錢還是交給書店心里舒服。 于是,與小時候恰恰相反,成年后的我,一直在拾比較緊跟流行的妹妹淘汰了的衣服。 比如,鄰居問我:“在哪里買的衣服?”“不知道啊,拾了妹妹的。”“真好。跟新的似的?!?/p> 如此,這個資深老婦女大半生來,一直是和時尚、前衛(wèi)、流行、洋氣嚴(yán)重脫節(jié)的。 為了拯救我,喜歡逛時裝店的妹妹一直是我的形象大使:某某店來衣服了,快來看看,我覺得比較適合你。我的回答大多是:等有空的。要么是:太貴了! 再后來,她的信息變成了:姐姐,快來某店,衣服打折了,趕緊啊! 直到后來,九零后侄女也長大了,她一直覺得這個大姑的形象,已經(jīng)給全國老婦女拖后腿了。就也加入了拯救的言論與行動:“大姑,你看你這件衣服,穿了幾百年了,你買件我媽媽那樣的,多好看!” “給你買條絲巾吧,春天來了,你好好美美吧!” “你買好的化妝品抹抹吧,看你這個老婦女樣!” 孝心可嘉,愛心溫暖,但我未置可否。幾十年形成的性格與習(xí)慣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改變的。 我習(xí)慣了這樣的自己。甚至是幾十年都輕易不變的發(fā)型。 理發(fā)店是多年不改的,理發(fā)師也是多年認(rèn)定的那個,好處是不用說,到店里一坐,帥哥就明了:“姐,還是理那樣的哈?!” 幾分鐘理完了:“你看這樣行不?” “行!”簡單明了,交錢走人。 如果說,姑娘時代不打扮自己還是因為心有自卑,中年的我不想改變自己,一是因為習(xí)慣,二是因為已經(jīng)變得盲目自信了。 那份自信是:即使長成這樣,打扮成這樣,一點都沒有影響到我愛的人愛我、喜歡我的人說喜歡我。 比如,我是那個老頭最丑最無能的孩子,卻一直是他在世時最牽掛、寵愛的那個; 比如,從來就沒有聽到孫同志說過(諒他也不敢),有哪個光鮮亮麗的女人會比蓬頭垢面的我更好看; 比如,閨女高中時代會一直回家匯報,她的同學(xué)都說乍見就會喜歡我。 等等。 如此看來,越老越膨脹的我,大概是沒有人能拯救得了了。 直到有一天,我的外表驚動了外界,于是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也參與了對我的拯救行動。 (二) 說到不修邊幅吧,大概還有一層原因,就是作為一個家庭婦女,也沒有什么圈子,基本上沒有外界活動,除了接孩子,拋頭露面的機會不多。整天鍋臺炕沿、煙熏火燎的,不免簡簡單單、湊湊合合、將將就就,一天天也就過去了。 唯一出席的活動就是縣城有初中時的老師和幾個同學(xué),偶爾聚一聚。 某次師生小聚,有個男同學(xué)就加入了拯救我的行動:“薄同學(xué),你也整整你的頭發(fā),燙個姜美女那樣的卷發(fā),多洋氣!” 這位同學(xué)也不看看咱這沂蒙老區(qū)筐頭子般的頭,再整上一頭卷,那還不成老綿羊了?你這是存心害人??!于是,我當(dāng)即拿出容嬤嬤的那枚長針給扎了過去:“你看著燙發(fā)洋氣回家讓你老婆整去!”(聲明一下,其實薄同學(xué)性格還是比較溫婉可人的,之所以拔劍扎針、唇槍舌劍以對,都是因為和太熟悉的同學(xué)在一起,受到一定的包容。) 這不得不介紹一下經(jīng)常和我一同出席同學(xué)聚會的、被稱作女神的姜女人。平時我倆出席活動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 姜女人妝容講究,服飾精致,踩著錐子一般的細(xì)高跟,甩著一頭黃黃的亮亮的卷兒,扭著楊柳小腰,帶著蒙娜麗莎畫像般一臉高深莫測的微笑,裊裊婷婷地款款出場,旁邊那個五大三粗、家常便服著身,踏著粗跟鞋,邁著隨隨便便的步伐,虎著一張容嬤嬤般的臉子,皇后身邊那個貼身老媽子一般的,就是薄某了。 我這一聽才知道,原來我這個樣子早就讓大家不舒服了,這請我吃飯不知道得有多忍耐呢,更多的是沾了女神的光啊。 可不能再盲目自信了! 即便如此,也還是沒有考慮自己要換個頭。 最后的貴族——郭婉瑩 直到社會上更多的熱心人士也加入了對我的拯救活動。 我的公眾號里作者介紹一列,貼上了我的照片。這份出場可不是因為盲目自信。 記得以前,我喜歡在“中國文學(xué)精品”這個號發(fā)文章,平臺要求帶上作者簡介與照片。有次文章推出后,看到一個讀者留言:“剛開始就猜是你,果然是你!不錯不錯!”直到現(xiàn)在我還在猜想這是哪個故人的留言。也想到,如果有許久不見的人看到我的文章,再看照片,那種“原來是你”的感覺應(yīng)該挺好。于是,剛建號的時候就在不多的照片里挑了那張兒子給拍的,穿改良旗袍的那張。 其實作為女人,不會打扮并不說明我不愛美。比如說我那多年的旗袍夢——一直迷戀上世紀(jì)三十年代大上海女人穿的那種非常傳統(tǒng)的旗袍的感覺。覺得它能彰顯女性骨子里的美——華貴雅致而又曲線靈動,搖曳多姿、風(fēng)情萬種。 但是我從來沒想到要去嘗試(說起來還是自卑)。直到那次和閨女上街看到這件旗袍裙,她鼓勵我穿穿試試,并且說好看。 “真的嗎?沒有腰也好看?” “沒有腰也好看!” 還是不自信,拍照給妹妹,她也說好看。這才買了。 旗袍裙穿上后果然大家都說好看,只是侄女也提到了我的頭:“大姑,穿旗袍應(yīng)該留長點頭發(fā)才配?!?/p> 然后,就有讀者因為我的照片,對我的形象進行了愛心拯救活動。 首先,有男神出場,他說他是代表廣大讀者來提建議的。先是對我的文字進行了一番贊美,然后呢,委婉地說:“你看,你寫得那么美吧,是不是照片要配得上你的文字啊?” 于是,為了照顧讀者的情緒,在他的建議下,我換了一張頭臉比較模糊的,以雪景為主題的照片,貼在了文章后面。 我這才理解了為什么演藝界的女人為什么喜歡整容,原來出來混,一定要拿出對得起廣大觀眾的形象來。 郭婉瑩 最使我深感醍醐灌頂?shù)氖呛团褡x者的一次聊天。 她對我的發(fā)型進行了設(shè)計建議:“憑感覺給你設(shè)計換個發(fā)型哈。你頭發(fā)厚實,需拉直,長度到耳垂下方,偏分,不等式。覺得這樣會比較適合你,能彰顯你內(nèi)在的雅致?!?/p> 我當(dāng)即坦誠表示習(xí)慣了自己的這個樣子,不想改變,并且覺得刻意修飾會使自己顯得更丑。并且,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是個老女人了,早已經(jīng)放棄了對自己形象的要求。 她告訴我,美丑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定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你的內(nèi)在是雅致的?!彼f,“你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是其華被你刻意掩飾了。你總說自己丑,這不對!這樣會把你的華掩蓋掉的。女人沒有美丑之分,自信的女人最美?!?/p> “可是,做頭發(fā)多麻煩,我不習(xí)慣?!?/p> “有什么麻煩的啊?這是女人的功課!”她認(rèn)真地告訴我。 忽然覺得,有種“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是的,使自己變美,這是女人一生的功課。 這是我第一次認(rèn)真地考慮改變一下自己的發(fā)型,也想嘗試著改變一下對自己的形象所持的態(tài)度。 這四五十年,我都沒有認(rèn)真地想過如何做這份女人的功課,但是我對她表示:“我要越老越自信!” 郭婉瑩 (三) 今天婦女節(jié)又被人們命名為女神節(jié)。什么是女神?講講女神的故事,與大家共勉。 說到女人的功課,不由想到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氣質(zhì)美女楊瀾說過的一句話——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diào),不要過分關(guān)注一個人的外表而忽視了其內(nèi)在的品質(zhì),但我們也要認(rèn)識到,一個人的名字,是一個品牌;一個人的形象,是一張名片。衣著得體、外表端莊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成熟的表現(xiàn)。 沒有人有義務(wù)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fā)現(xiàn)你優(yōu)秀的內(nèi)在?!?/span> 1995年的冬天,楊瀾在英國找工作面試,遭到面試官鄙視,認(rèn)為她的形象和簡歷不相符,拒絕對她繼續(xù)提問。 回到房東那里,因為在床上吃面包而被罵:“你這個毫無素質(zhì)的中國女孩,滾出去!”而當(dāng)她憤怒地披頭散發(fā)穿著睡衣裹著外套來到咖啡廳,遇到了一位優(yōu)雅的老太太。 她看到了老太太裙子下的絲襪和漂亮高跟鞋的腿。以那樣的年紀(jì)仍然把這樣的鞋穿得非常迷人,令她震驚。 老太太看都沒看她,寫了一張便條:“洗手間在你左后方拐彎處。” 當(dāng)她從洗手間出來看到老太太留下的便條:“ “作為女人,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yán)?!?/strong> 這些英國女士告訴了她——我們?yōu)槭裁匆悦踩∪耍恳差嵏擦怂哪赣H25年來對她的教育中,能力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 是這些經(jīng)歷使她得到蛻變,成為女神。 作為女人,永遠(yuǎn)都不要像我這樣總是覺得自己已經(jīng)老了,而放棄了追求。如果有這種感覺,我們來讀讀摩西奶奶的故事。 她一生為民婦,生了10個孩子,雙手被擦地板、擠牛奶、裝蔬菜罐頭等瑣事所占。 77歲開始作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轟動。100歲時,紐約將她生日那天命名“Grandma Moses Day”。100歲時還畫了另外六幅作品。 她在自傳中告訴我們:人生永遠(yuǎn)沒有太晚的開始。 一提起女神,總會令人想起那個獨一無二的被稱作“中國最后的貴族”的女神——郭婉瑩。 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人生可以如螻蟻,但高貴依舊。 她出身貴族家庭,受到最好的教育,她美貌絕倫,才華橫溢,是民國真正的金枝玉葉。她前半生錦衣玉食,后半生艱苦卻從不屈服。 當(dāng)她在文革期間淪為刷馬桶的一名被改造對象的時候,受到侮辱與歧視,但她仍然可以穿著旗袍刷馬桶,踩著皮鞋在菜市場賣咸鴨蛋,用彈鋼琴的白皙手指在腥臭的河塘里挖泥。 用骨子里的高傲蔑視生活中的苦難,待到晚年,歸于平淡,對往事只字不提。這就是貴族女神郭婉瑩。 外表的精致加上精神的精彩,內(nèi)外兼修,優(yōu)雅到老,這就是真正的女神。 使自己變得更美,這是女人一生的功課。向女神看齊,什么時候都不晚。 最后用摩西奶奶的一句話與所有女人共勉—— 你要去相信,時光且長,你終將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擁抱獨屬于你的未來。 ——摩西奶奶 《人生永遠(yuǎn)沒有太晚的開始》 薄海嵐,曾用名薄夫琴,山東莒南人。熱愛文學(xué),喜歡寫作,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目前從事作文家教輔導(dǎo)。 |
|
來自: 新用戶3601tvj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