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 01 愛迪生:“要讓書成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顆繞書本旋轉(zhuǎn)的衛(wèi)星,不要做思想的鸚鵡。” 不光讀書、學(xué)習(xí)、做學(xué)問是這樣,人生各方面做人做事都是如此,不管我們知曉多少大道理,如果只是停留在知道的階段,沒有學(xué)以致用,沒有付出行動,就無法讓我們的生活有更大的改觀。 比如很多人嚷著說人生不能將就,愛情不能將就,婚姻不能將就,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可結(jié)果呢?還是選擇了將就,因為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只能將就。 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越執(zhí)著就會越失敗,因為他們活得太不實際。真正聰明的人,應(yīng)該具備下面這個女人的姿態(tài): 『得知我生了女兒,婆婆急忙表態(tài):“我沒義務(wù)帶孫女,誰生的誰帶!” 雖然她的話很傷我心,但我沒有訴諸情緒,而是明確告訴她:“我本就沒打算讓你帶,你沒必要急著撇清關(guān)系。不就是嫌我生的不是兒子嗎?我不怪你,你不帶我自己帶,對我來說,兒子女兒都一樣,另外我媽也可以幫忙。” 每一個反對重男輕女的人,應(yīng)該都會對我婆婆有意見,但是有用嗎?就算我吐槽她,跟她吵架,也改變不了她內(nèi)心根深蒂固的觀念。既然她的問題我無法解決,那我何必白費力氣? 作為女人,誰不想婆婆和丈夫都是好人,但事實卻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攤上那么好的婚姻。我所面對的事實是:我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孩子了,婆婆的問題也是客觀事實,雖然她這方面不完美,但所幸我老公還算懂事,很愛我跟孩子,給我娘家人的關(guān)系也很好,我覺得這樣就夠了。 年紀(jì)越大我越覺得,人沒必要追求完美,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追求完美,該將就的時候只能將就。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愿意將就的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配得上完美嗎? 我所說的將就,不是在一個一無是處的環(huán)境中將就,而是,只要有值得你守護(hù)的東西,配得上你當(dāng)下的能力,就夠了,以后會怎樣,以后再說,否則只是幻想而不回到現(xiàn)實中生活,到頭來什么都得不到?!?/span> 02 每個人的人生都充滿將就,別不相信。 你對你現(xiàn)在的工作不滿意,但是卻不敢輕易離職,一想到離職的后果,就退縮了,讓自己先不離職,這就是將就。 你肯定想要更好的工作,肯定想要錢多、活少、離家近,但為什么你得不到這樣的工作呢?或許你會說你生不逢時,你會說你懷才不遇,或許你還能分析出別人為什么能找到這樣的工作,但又如何呢?事實就是,當(dāng)下的你,能力配不上野心,你不得不將就。 對愛情不將就還好說,因為愛情相對自由。但是婚姻沒那么簡單,不是你跟風(fēng)打拳就可以得到完美婚姻。 你說你不想將就,然后不結(jié)婚,OK,這是你的自由。 你結(jié)了婚以后,對婚姻不滿意,你果斷離婚,這也是你的自由。 而如果以你的能力只能配得上某種婚姻,勸你還是不要瞎折騰比較好,否則你所謂的“不愿將就”就只是活在幻想之中。 就拿前面那個女人來說,她也可以跟風(fēng)說自己不愿將就,然后離婚。但這樣做能確保她過得更好嗎?就算她發(fā)憤圖強讓自己變得很優(yōu)秀,在人生很多方面還是要將就,因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不可能圍著你一個人轉(zhuǎn)。 03 其他人在婚姻中遇到的問題,或許跟那個女人遇到的問題不一樣,但都逃不過這樣一個事實:人無完人,各方面都完美的婚姻幾乎不存在,任何一段婚姻都存在瑕疵,瑕疵就是你需要將就的部分,只要不影響大局,就沒必要太在意。 有句話說,真愛一個人,就是在接受他的優(yōu)點的前提下,把他的缺點一起包容。這里所講的包容,就是一種將就。 并不是說選擇不結(jié)婚的人就可以擺脫上面那些問題,不結(jié)婚的人就算自稱對生活很滿意,就算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自己也會有自己的難處,你偶爾會感到孤獨,這就是你想要將就的部分,任何一種選擇都是如此,總會有讓你不滿意的地方,你又不得不承認(rèn)它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選擇結(jié)婚的人更應(yīng)該明白這個道理,就像前面那個女人所說,只要不影響大局,沒有好婆婆但是有好丈夫,也挺不錯。你不滿意可以換人,但如果換來換去都是差不多的婚姻,就只能說你只配得上某一種婚姻,你非要跟自己較勁,就會自討苦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