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香港佳士得:頌德堂藏宋瓷

 光明使者9988 2021-11-18

本場帶來獨(dú)特而精致的宋代瓷器珍藏拍賣。此為單一藏家珍藏乃二十世紀(jì)60年代至90年代間從日本、歐洲及香港等地精心搜集而成。本場宋瓷,涵蓋定窯、鈞窯、耀州、越窯、影青、吉州、龍泉、建窯等南北八大窯場。40件精品。每件藏品均經(jīng)過藏家精心挑選,來自宋代各個(gè)著名窯址,件件造型精致優(yōu)雅、釉色溫潤明亮、紋飾簡潔,體現(xiàn)了宋瓷簡練優(yōu)雅之美態(tài),十分難能可貴。

頌德堂收藏始于上世紀(jì)六十年代,由黎德先生歷經(jīng)三十載搜集而成,藏品涉獵范圍甚廣,以中國瓷器、書畫及藝術(shù)品為主。黎先生于1920年代出生,祖籍廣東,自幼便愛好藝術(shù),1950年代移居香港并開設(shè)小店從事中國古玩藝術(shù)品買賣。

香港佳士得

淡掃蛾眉–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

2021年12月03日下午14:00

拍品40件


圖片

圖片

圖片

2840

北宋 定窯劃花牡丹紋葵口大碗

估價(jià):HKD 1,200,000 - 1,800,000

直徑25厘米

來源:

重要香港家族珍藏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25 號

此盌釉質(zhì)白潤,胎體輕薄,盌內(nèi)刻劃一折枝盛放單朵牡丹,全器紋飾以線狀直刀淺刻,并以齒狀邊緣修飾花葉,其刻劃風(fēng)格與常見的定窯花瓷以斜刀切出陰影面的雕刻技法有別。以直刀淺刻裝飾的定窯瓷器, 傳世數(shù)量較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近似的定窯刻花牡丹紋大盌,著錄于《定州花瓷:院藏定窯系白瓷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4年,頁75。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有兩件定窯劃花牡丹盌碟,其中一件體型略小的定窯劃花牡丹淺盤著錄于《Oriental Ceramics, The World Great Collections - Vol. 8, Musée Guimet》,巴黎,1976年,黑白圖 28;另一件與本拍品外形及刻花一致的牡丹大盌則為館藏常設(shè)展品。

圖片

圖片

2839

北宋 定窯印花牡丹紋碗

估價(jià):HKD 700,000 - 900,000

直徑19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展出》,2012 年,圖版 28 號

此盌印紋清晰,釉色亮麗,品相完美,在已知的相關(guān)資料中只發(fā)現(xiàn)另一相同例子,藏于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屬館藏定窯常設(shè)展品之一,藏品編號MA4163 。

圖片

圖片

2838

北宋 定窯白瓷花插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高13厘米

來源: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此花插外型奇特十分罕見,在巳發(fā)表的定窯資料中暫時(shí)只見此例,其白釉微泛藍(lán)光應(yīng)為北宋早期定州所制。

與其外形近似的例子,可參考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南宋官窯三弦紋青瓷花插,其圓筒外形及器身上的三道弦紋與此花插十分相似,或有承先啓后的關(guān)系,見于《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jì)青瓷特展》,臺北,2016年,頁162。另一北宋青瓷筒形花插,其外形及比例與此花插亦很類似,見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編《中國中原に華ひらいた名窯-耀州窯展》,大阪,1998年,頁57。

圖片

圖片

2837

北宋 定窯刻花水波蓮紋枕

估價(jià):HKD 150,000 - 250,000

長27.5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34 號

定窯瓷枕傳世數(shù)量甚少,如此枕般體形碩大的更為難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大小及器形相若的定窯剔花瓷枕,見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2012年,圖48。另一體形略小的定窯褐彩瓷枕展出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宋磁の美》,大阪,2016年,圖22。

圖片

2836

北宋 定窯剔刻紋蓋碗

估價(jià):HKD 120,000 - 180,000

直徑8.1厘米

來源:

香港家族收藏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29 號

定窯瓷器中以剔刻直條紋作裝飾的器物較為少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定窯白釉香爐,其爐身同樣是以剔刻條紋修飾,可與此拍品作對比參考,刋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2012年,圖 43。另一外形相近的定窯直口小蓋盌可見于康蕊君編《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年,卷1, 編號 350,351。

青白

圖片

2812

宋 青白瓷帶蓋梅瓶

估價(jià):HKD 500,000 - 700,000

高22.5厘米

展覽:

《中國名陶展:中國陶磁2000年の精華》,東京,1992年,圖錄58頁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3 號

宋代青白瓷梅瓶一般瓶身多以刻花修飾,如此瓶般素潔無瑕的例子甚為罕見,能帶原配蓋子更為難得。此瓶線條優(yōu)美,釉色光潤,可作宋代梅瓶典范。江西安義縣南宋淳祐五年(公元1249年)古墓中曾出土外形相似但瓶身有卷草刻花的青白瓷帶蓋梅瓶。臺北鴻禧美術(shù)館亦藏有外形相近的青白瓷刻如意紋帶蓋梅瓶,見于 《中國歷代陶瓷選集》,臺北,1990年,頁155。

圖片

2809

北宋 青白瓷行爐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高12.1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8 號

此香爐外型穩(wěn)重端莊,釉色精美,器型可追溯至南北朝及唐代佛教壁畫中的鵲尾爐,可見于敦煌石窟, 第172窟盛唐壁畫《日想觀》及現(xiàn)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唐代佛教畫作《觀音菩薩圖》中,因其外型可固定平放或手持行走,因此又名行爐,為佛教徒修持行香禮佛之用。器型至宋代,除去手柄后演變成與現(xiàn)今所見的外形,在宋代各大窯場亦有生產(chǎn)。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一外形相近的青白瓷香爐,刋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 宋代之青白瓷展 1994, 圖 40.另可參考一件相關(guān)的定窯白釉香爐,展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藝術(shù)博物館,2012年,展品43。

圖片

圖片

圖片

2803

北宋 青白瓷刻花纏枝蓮紋斗笠碗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直徑17.9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2 號

此盌胎體輕薄,刻工凌厲,造型優(yōu)美。斗笠形瓷盌在青白瓷器中是較少見的品種。臺北鴻禧美術(shù)館藏有一件器形及花紋相近的青白瓷刻花蓮紋斗笠盌,見于《中國歷代陶瓷選集》, 臺北,1990年,頁152。

圖片

2807

南宋 青白瓷印花帶蓋八角梅瓶

估價(jià):HKD 200,000 - 300,000

高18.5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5 號

此青白瓷印花八角梅瓶,外形精致,印紋清晣,有原配蓋子更是難求。安徽博物院藏有一對于1999年安徽省宿松縣孚玉山宋墓出土的青白瓷印花八角梅瓶(缺蓋),其外形與此瓶十分相近。另江西省博物館亦藏有類同的八角梅瓶。

圖片

圖片

2810

南宋 青白瓷瓜稜形盤龍瓶

估價(jià):HKD 180,000 - 250,000

高20.8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

南宋時(shí)期江西青白瓷窯曾生產(chǎn)體型修長高大的盤龍蓋瓶, 其質(zhì)量一般比較粗糙, 如此瓶般體型細(xì)小而造工精細(xì)者, 則較難得。瓶口施釉工整不露胎骨,瓶身呈球狀瓜稜形, 在宋代陶瓷中十分少見。 

可參考一件外形相同的青白瓷盤龍瓶,現(xiàn)藏福建省博物館,刊于《中國陶瓷全集 16 宋元青白瓷》,上海,1984年,編號 30。另一相關(guān)宋代龍泉青瓷鳳首瓶出版于《梅子初青(龍泉青瓷圖集)》,杭州,2005年,頁23,其球狀體型與此器十分相似。

圖片

2811

北宋 青白瓷刻花牡丹紋大碗

估價(jià):HKD 150,000 - 250,000

直徑23.8厘米

來源:

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5 號

此碗無論外型或內(nèi)刻的牡丹花紋,都帶有定州刻花瓷的影子,應(yīng)是受河北定窯白瓷啟發(fā)的產(chǎn)品。青白瓷大盌的口徑一般都在22公分以下,而此盌口徑達(dá)24公分,則較為少見。 

圖片

2808

北宋 青白瓷刻花蓮瓣紋杯及杯托

估價(jià):HKD 120,000 - 180,000

直徑17.7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8 號

宋代茶酒器有盞托、臺盞與盤盞等,用途皆有別,此器屬盤盞,為宋代酒器之一,多見于北宋中晚期,其特點(diǎn)在于盤心不設(shè)臺柱,現(xiàn)存數(shù)量非常稀少。

此青白瓷刻花盞及托造形特別,其底托以深刻蓮瓣紋裝飾,甚有浮雕味道。

圖片

2802

北宋 青白瓷刻花渣斗

估價(jià):HKD 120,000 - 180,000

直徑18.9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7 號

近似的青白瓷渣斗可參考康蕊君編《玫茵堂中國陶瓷》,卷1,倫敦,1994-2010,編號 620;及一例藏于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刋于《大繁若簡: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香港,2012年,展品 16。

圖片

2806

北宋 青白瓷杯及杯托

估價(jià):HKD 100,000 - 150,000

直徑14.7厘米

類同的青白瓷杯及托可參考《東京國立博物館図版目錄-中國古陶磁篇》,東京,1965年,頁56;及J. Ayers編《The Baur Collection》,第一冊,日內(nèi)瓦,1968年,圖版A120。

圖片

2805

宋 青白瓷漁簍形編竹紋蓋罐

估價(jià):HKD 80,000 - 100,000

直徑9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

蓋罐釉光亮麗,罐身呈漁簍形,飾竹編紋,帶有原配蓋子。此罐無論外形或飾紋在宋代青白瓷都甚為少見。

圖片

2801

北宋 青白瓷盤口小瓶

估價(jià):HKD 60,000 - 80,000

高14.5厘米

此瓶體型小巧,造型精致,其器形多見于北宋早期龍泉青瓷或磁州白釉的花瓶上,在青白瓷上出現(xiàn)則屬少見。

圖片

圖片

2804

宋 青白瓷狗

估價(jià):HKD 20,000 - 30,000

長8厘米

小狗型態(tài)活潑生動,陶匠以手指黏貼堆砌其外形。此制陶手法頗為獨(dú)特,很有西方雕塑神韻。

圖片

圖片

圖片

2814

北宋 鈞窯天青釉大盤

估價(jià):HKD 400,000 - 600,000

直徑24.7厘米

來源:

香港家族珍藏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91 號

近似例可參考倫敦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藏鈞窯天青釉盤,館藏編號 PDF A2。亦可參考一件尺寸較大的鈞窯天青釉盤,2018年3月22于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538號。

圖片

圖片

2815

金/元 鈞窯天青釉玫瑰紫斑溫碗

估價(jià):HKD 300,000 - 500,000

直徑17.5厘米

來源:

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90 號

相關(guān)例子見于《東洋陶磁名品圖錄》,松岡美術(shù)館 ,1991年,頁45;及《鈞瓷雅集:故宮博物院藏及出土鈞窯瓷器薈萃》,北京,2013年,圖 48。

圖片

圖片

圖片

2813

金 鈞窯天青釉玫瑰斑大碗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直徑23厘米

來源:

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88號

可參考兩件飾類似簡潔抽象紫斑的鈞窯大盌,一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刋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2012年,圖 38;一件藏倫敦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藏品編號 PDF A3。

圖片

2816

北宋/金 東溝窯天青釉盤

估價(jià):HKD 80,000 - 120,000

直徑17.8厘米

東溝窯位于河南汝州市山峪鄉(xiāng)東溝村東,以燒造青瓷聞名,產(chǎn)品兼具汝窯及鈞窯風(fēng)格,胎骨多呈灰色,釉質(zhì)較鈞窯細(xì)膩平滑,釉下氣泡亦較鈞瓷細(xì)密,釉色有天青、蔥綠、粉青,但以天青居多,器物多開細(xì)小冰裂紋,但亦有不開片的例子。

圖片

2817

五代/北宋 越窯青瓷刻花鴛鴦蓮瓣紋瓜形蓋盒

估價(jià):HKD 80,000 - 120,000

高8.4厘米

來源:

日本私人珍藏

展覽:

一新美術(shù)館,《百年好合:中國古盒藝術(shù)》,香港,2017年,圖錄25頁

此越窯青瓷瓜形盒體形小巧,其器身刻鴛鴦花紋,活潑靈巧,與同期刻劃簡單的瓜形蓋盒有明顯分別,盒身花紋可能受唐代晚期金銀器的裝飾風(fēng)格影響。

龍泉

圖片

圖片

2822

北宋 龍泉青瓷雙鳳耳弦紋盤口瓶

估價(jià):HKD 500,000 - 800,000

高32.3厘米

來源:

英國私人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64 號。

此瓶線條優(yōu)美,全器刻花工整利落,通體施淡青泛黃釉,瓶肩上的浮雕鳳鳥紋十分罕見,與瓶頸上七弦竹節(jié)紋互相輝映,相得益彰。在已知關(guān)于北宋早及中期龍泉青瓷的資枓中暫時(shí)未發(fā)現(xiàn)有相同例子。 

可參考其他北宋早期以弦紋作裝飾的盤口瓶,包括一件北宋越窯青瓷弦紋盤口瓶,1954年于威尼斯《Arte Cinese Chinese Art》展中展出,圖錄圖版398號;及一件北宋定窯白釉弦紋穿帶瓶,著錄于《世界陶磁全集—12—宋》,東京,1977年,頁161。另可比較浙江省龍泉博物館藏一件造型近似但頸部無弦紋的盤口瓶。

圖片

2824

宋/元 龍泉青瓷拱花牡丹紋蓋盒

估價(jià):HKD 400,000 - 600,000

直徑17厘米

來源:

英國家族珍藏,入藏于198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77 號一新美術(shù)館,《百年好合:中國古盒藝術(shù)》,香港,2017年,圖錄40頁

盒蓋面以浮雕刻劃單朵牡丹盛開于枝端,花朵凌跨整個(gè)盒面。此裝飾手法及構(gòu)圖在龍泉青瓷中十分罕見,應(yīng)受宋代漆器上的花卉設(shè)計(jì)及剔漆技法所影響。在已發(fā)表的資料中暫時(shí)還未發(fā)現(xiàn)近似的龍泉青瓷蓋盒。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元代龍泉窯青釉單朵牡丹紋印花模,刋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2012年,圖錄圖版158,其印模上的花紋造型與此拍品十分相似。

圖片

圖片

2826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釉蓮瓣盤

估價(jià):HKD 200,000 - 400,000

直徑16.8厘米

來源:

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展覽:

一新美術(shù)館,《宋元明-龍泉青瓷》,香港,2016年,圖錄圖版3號

南宋晚期以蓮瓣紋作裝飾的龍泉青瓷器十分常見,但如此盤般造型規(guī)整,釉色俱佳者則較難得。相關(guān)例子可參考康蕊君編,《玫茵堂中國陶瓷》,卷一,倫敦,1994-2010,編號 542。

圖片

2821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印牡丹紋瓶

估價(jià):HKD 200,000 - 300,000

高14.4厘米

來源:

仇焱之舊藏,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 拍品297號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67 號

上世紀(jì)七十年代韓國新安郡海底曾打撈出大量宋末元初的瓷器,其中包括數(shù)件與此拍品外形相近的龍泉印花雙環(huán)瓶,體型大小各異,刋于《新安海底文物》,國立中央博物館,1977年。

圖片

圖片

2819

南宋 龍泉青瓷鼓形蓋盒

估價(jià):HKD 200,000 - 300,000

高7.7厘米

來源:

香港重要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78 號

此蓋盒青釉瑩潤,線條精簡,器腹的梅花銜環(huán)貼紋清晣,與整體器形匹配。一件造形相同的龍泉青瓷鼓形蓋盒曾展出于蘇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玫茵堂展館;另可參考一北宋耀州窯刻花鼓形蓋盒,刋于鴻禧美術(shù)館《中國歷代陶瓷選集》,臺北, 1990年,頁112。

圖片

2818

北宋 龍泉青瓷劃花鴻雁蘆草紋碗

估價(jià):HKD 180,000 - 250,000

直徑25.6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

出版:

類同的龍泉青瓷蘆雁紋盌可參考《中國美術(shù)展シリーズ宋元の美術(shù)》,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1978年,頁18;另一例著錄于《世界陶磁全集 — 12— 宋》,東京,1977年,頁199。

展覽:

一新美術(shù)館,《宋元明龍泉青瓷》,香港,2016年,展品1號

圖片

2820

北宋 龍泉青瓷八方八卦爐

估價(jià):HKD 120,000 - 200,000

高10.5厘米

此青釉香爐釉色及亮度都帶有耀州窯青瓷的影子,唯八方造型及器身的八卦印紋卻鮮有在耀州窯青瓷上出現(xiàn),其胎土密度與耀州窯亦有差異,因此極有可能是龍泉青瓷受北方耀州窯影響之下的產(chǎn)品。與此器外形及花紋相同,但體型略小的北宋龍泉八卦爐,可參考《梅子初青:龍泉青瓷圖集》, 西冷印社出版,2005年,頁56。

圖片

2825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荷葉式小蓋罐

估價(jià):HKD 120,000 - 180,000

高7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小罐釉色柔和,器形小巧,荷葉形罐蓋與簡素罐身外形匹配,線條優(yōu)美。其淡粉青釉色予人一種寧靜平和的感覺。一龍泉青瓷荷葉形小蓋于1972年湖州妙西渡善村陳家山南宋嘉熙三年(1239 年)墓出土,其蓋形及釉色與此蓋罐上的荷葉蓋基本一致,見于《青色流年:全國出土浙江紀(jì)年瓷圖集》 ,文物出版社,2017年 , 頁 279。另可參考一體型略大、器身刻蓮瓣紋配荷葉蓋的南宋龍泉蓋罐,藏大英博物館,刋于Nigel Wood著《Chinese Glazes》,倫敦,2011年,頁78。

圖片

2823

南宋 龍泉青瓷把杯

估價(jià):HKD 80,000 - 120,000

高11.3厘米

來源:

英國家族珍藏,入藏于197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51 號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藏一件相同的龍泉把杯,現(xiàn)展于大英博物館,館藏編號PDF212,可資比較。

耀

圖片

圖片

2828

北宋 耀州窯印花纏枝牡丹紋碗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直徑17.6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35 號

此盌釉光亮麗,印紋清晣,乃宋代耀州窯印花盌上乘之作。相關(guān)例子可參考康蕊君編《玫茵堂中國陶瓷》,卷1,倫敦,1994-2010年,圖 431;及《日本出光美術(shù)館藏品圖錄:中國陶磁》,東京,1986年,圖 93。

圖片

圖片

2830

五代/北宋  耀州窯淡青釉蕊心花形碗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直徑13.3厘米

來源:

重要香港家族珍藏,入藏于198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39 號

此盌胎體致密,器壁輕薄,線條優(yōu)美,五條起線出筋凌厲,乃耀州窯早期制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外形相同的北宋耀州窯花形盌,刋于《玉貌清明:故宮珍藏兩宋瓷器精品集》,澳門,2012年,展品99號;另一相同例子見于康蕊君編《玫茵堂中國陶瓷》,倫敦,1994-2010,編號 1475。

圖片

2829

北宋 耀州窯黑釉筒式瓶

估價(jià):HKD 240,000 - 300,000

高24.4厘米

來源:

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年,圖版45號

此黑釉筒式瓶十分罕見,在已發(fā)表關(guān)于宋代瓷器的資料中暫未見同例,但從器型、胎土密度,及瓶身撇腳等特征,極有可能為北宋耀州窯場所產(chǎn)之物。其形態(tài)獨(dú)特,烏黑釉色陪襯簡素外形,淡雅樸實(shí),似是文人花器。北宋時(shí)期耀州窯除主要生產(chǎn)青瓷之外,亦生產(chǎn)小量柿釉及黑釉瓷器。與此瓶外型相近的耀州青瓷筒式瓶,可參考日本大和文華館藏一件北宋耀州青瓷刻蓮紋瓶,及中國陜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一件耀州青瓷刻牡丹紋瓶,著錄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編《耀州窯:中國中原に華ひらいた名窯》,大阪,1998年,頁66、67

圖片

圖片

2827

五代/北宋 耀州窯淡青釉青瓷盞托一套

估價(jià):HKD 150,000 - 250,000

直徑15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

此類耀州窯淡青釉青瓷傳世數(shù)量稀少,如此原套的盞及托更屬難求。相關(guān)出土例證多見于國內(nèi)博物館收藏,上世紀(jì)中后期對這類釉色青中汎藍(lán)的青秞器來歷眾說紛紜,一說是五代柴窯,一說是汝窯前身,另一說為耀州官用青瓷,早年國內(nèi)及日本專家則稱之為「東窯」。近世在較多出土資料支持下,此類淡青釉青瓷的身份較為明確,可歸納為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耀州窯淡青瓷。五代黃堡窯址曾出土與此拍品外形相同的淡青瓷杯托的殘片,現(xiàn)藏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窯博物館,可參考Nigel Wood編《Chinese Glazes》,倫敦,2011年,頁112。另于河北省平泉縣小吉溝遼墓中亦發(fā)現(xiàn)器形相近的例子,刋于日本常盤山文庫中國陶磁研究會會報(bào)5《青磁(東窯)》。

圖片

圖片

圖片

2831

南宋 吉州窯木葉盞

估價(jià):HKD 300,000 - 400,000

直徑15.5厘米

來源:

John Sparks,倫敦,根據(jù)標(biāo)簽,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12 號

此盌貴于葉形工整,脈絡(luò)清晣,葉與盌間的大小比例匹配,為吉州木葉天目上乘之作??蓞⒖家患蝗毡径椤钢匾幕?cái)」的木葉天目茶盌,現(xiàn)藏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shù)館,刋于《東洋陶磁の展開》,大阪,1990年,頁40。

圖片

圖片

2835

南宋 吉州窯玳瑁斑斗笠盞

估價(jià):HKD 50,000 - 80,000

直徑15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05 號

相近例子可參考小山富士夫編《陶磁大系 —38— 天目》,東京,1974年,圖101、102。

圖片

圖片

2834

南宋 吉州窯剪紙貼鳳梅紋盞

估價(jià):HKD 150,000 - 200,000

直徑12.8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 ,《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 年,圖版 106 號

圖片

圖片

2832

南宋 遇林亭窯黑釉金彩壽山福海碗

估價(jià):HKD 200,000 - 400,000

直徑12.5厘米

展覽:

香港大學(xué)美術(shù)博物館,《大繁若簡 - 宋金元朝的單色釉瓷》,2012年,圖版109號

有一件相關(guān)的黑釉金彩文字盌近例,被日本定為「重要美術(shù)品」,出版于小山富士夫編,《陶磁大系 — 38 — 天目》,東京,1974年,圖28、29;及《龍泉集芳 — I》,東京,1976年,頁222。

圖片

圖片

圖片

2833

南宋 建窯黑釉油滴銀斑紋碗

估價(jià):HKD 200,000 - 300,000

直徑12.7厘米

來源: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90年代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