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家,或大或小,或簡單或溫馨,或黯淡或悲傷。對我們而言,它本是個溫馨的字眼。然而,似乎有很多人卻有回不去的家。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的耳邊可能常常會聽到這些類似的話:“我兒子長年在外工作,有時兩年才回來一次,我們做父母的眼巴巴地盼著他能多回家看看?!薄芭畠和饧薜诫x家好遠的地方,每年逢年過節(jié)打錢回來,可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她了?!薄白优诳佳?,說學習忙,常常一個電話打過去沒半分鐘就掛了?!薄鋵崳丶乙惶苏娴挠心敲措y嗎?人可以忙到幾年不回一次的地步嗎?或許是因為路途遙遠而路費高,是不是也就意味著錢比親情更重要?那會定期打錢而幾年不回一次的子女是在認為錢可以代替親情嗎?而我想問的是:他們,為什么不想回家? 朋友X今年三十有余,長年在外地跑項目,以前一有空便想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梢换丶也怀^兩天,他便買票離開,因為父母不是在電話里問就是回家問他什么時候帶女朋友回。在此之前,X認識了外地的女友,由于女友沒在體制內工作且工資不高,父母不同意見面并一直為兒子張羅著本地的相親工作。慢慢地,他大半年才回家看一次,每次不過兩天。 朋友H在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做汽修,他認真好學,想在未來的幾年自己獨立門戶,哪怕再辛苦他也心甘情愿。他的父母都是學校領導,想他回家做教育工作,憑借多年的人脈能讓兒子過得穩(wěn)定又清閑。H從小到大都是個順從聽話的好兒子,唯獨這一次,他摔開房門沖出去,將父親氣得高血壓驟升,斜躺著半天才恢復正常。而后H好久不曾回家,母親再怎么勸說都沒有用。 父母們想:我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怎么到頭來還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我不過是想他能活得更好。是呀,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當我們只看到現(xiàn)實的“利”之時,是否有理解過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最讓我迷惑的是,生而為人,我們就一定要“成功”才行嗎?我們一定要賺更多的錢才能享受生活之樂嗎?我們一定要走上別人羨慕的道路才是幸福嗎?我好想說,自己選擇的路,就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我們?yōu)槭裁床荒芫芙^父母的期待,勇敢做自己? 可現(xiàn)實告訴我,很多子女都選擇了妥協(xié):不惑之年的Y本是不婚主義者,在父母雙雙脅迫下去相親,只因家里不能在他這代斷了香火;剛過而立之年的D不想這么快生孩子,兩邊老人都在催生,讓她痛苦不堪……我有機會在心理咨詢室見到他們時,一個搬出了家鄉(xiāng)去了外省,卻備受“良心”的煎熬;一個正在與老公鬧離家,她不想回去,卻無時無刻不面對父母的“關心”?;蛟S,妥協(xié)也是一種愛吧!因為子女們知道,父母恩,不能忘。只是以恩換來的妥協(xié),真的就不是傷害嗎?他們的不想回家 真是父母想要的嗎? “我愛你,與你無關?!蓖蝗幌肫鸬倪@句話,能讓我看到愛是個偉大的字眼。只是,愛若背上太多的期待與過分的干預,它還是原先那個純真的字眼嗎? 有愛便有期待。多希望,這種期待,是我期待你能過得隨心,過得自在,過得幸福呀…… |
|
來自: 聽風8uzu6ykfns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