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這條長河中,時光是水,心靈是舟,它們不斷地催促我揚帆,讓我一直前行。而沿途遇到的小花與野草,大山或海洋,無論是多么美麗的風景,都已被我拋諸腦后,不復再見。恰是這不能回頭的彼岸,我有幸遇到了許許多多有情懷的人兒,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我的三位老師——是他們,教我學習,促我成長。 在小學三年級時,我第一次觸摸到了“理想”這個詞。理想是什么?我在作文本上寫上——我的老師夢。而這顆理想的種子是當時教我們班數(shù)學的魏老師播下的。 說起魏老師,他的外表并不出眾,卻使我記憶猶新。他那時常微笑的面龐微胖微胖的,使得一雙眼炯炯發(fā)光;而這雙眼經(jīng)常瞇著,卻擅長捕捉每一個學生的細節(jié)。哪個學生愛摸頭啦,哪個娃子怕見老師啦,哪個小家伙一見漫畫就愛不釋手啦……在好幾年前,他還笑著說我——上課回答問題時,一緊張就抓愛衣角的習慣!你看,學生在課堂上一個不經(jīng)意的小動作,他能記得比你自己還清楚呢! 除此之外,他還非常關心學生。還記得當時有部分同學是留守少年,學校專門安排一名老師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在寒冷的冬天,這些留守的同學大部分會感冒,而且一拖就是一星期。魏老師知道后,立馬買來生姜與紅糖,天天用他那個缺了口的破壺熬上兩次生姜紅糖水,并且一直堅持到學校放寒假。還比如哪個學生的進步最大,哪些學生有進步,他會立馬獎勵筆、本子或書;哪些學生在退步,他會拿出周末的時間去幫學生免費補課,查漏補缺;誰家有困難啦,他也會抽空去家訪,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適當讓我們學習雷鋒,捐出一部分零花錢,而他一定捐得最多,買得最多…… 那時,我九歲,長在一個經(jīng)濟落后的小鄉(xiāng)村,老師們的工資也不會高。身邊陸陸續(xù)續(xù)有其他老師離開了,但魏老師一直都守在那兒。他曾笑著對我們說:“成為一名老師就是我的理想,不論在哪兒教書都是教?!?/div> 后來在小學畢業(yè)時,我才從同學那里聽到魏老師的故事——他曾有個非常聰明可愛的女兒,也是留守青少年,在一次過馬路時為了救一個比她更小的孩子而被撞倒,后搶救無效。自此以后,魏老師就一直守在女兒曾呆過的學?!瓕Υ耍以诟袀耐瑫r更深深地佩服起他來:魏老師不是過多地沉浸在個人的悲痛里,而是將這份對女兒的愛轉(zhuǎn)換成了對眾多留守青少年與學生的愛,無私地奉獻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說真的,要是這樣的老師都不佩服,我還能敬佩誰呢?就這樣,成為一名老師的理想便深深刻在了我的腦里,揮抹不去。 回顧以往,在一千多年前,尊師重道的韓愈曾瀟灑地寫下了這句話: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倍蠋熯@個職業(yè),在我看來就是“術業(yè)有專攻”,你的參與度越高,自然而然會成為一位有激情的老師。就在讀初二時,我在眾多師者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位令我敬佩的人——教英語的吳老師,是她將這句話演繹得淋漓盡致。 她有五十多歲,卻精神氣十足,教起書來非常有特色。當上課鈴聲響起時,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走進來的是一個拿書擋住臉、頭戴卷發(fā)的“外國”人,不禁詫異,議論紛紛。隨著一聲“Good morning, my dear classmates”的到來,我們才發(fā)現(xiàn)那是吳老師,不禁哈哈大笑!她告訴我們:學習一定要有參與感,當你主動學習與融入這種環(huán)境時,你就會獲得非凡的體驗!下次讓小明或小紅來當一天英語老師! 除了造型,吳老師還注重用游戲的方式來帶領我們學習。仍記得有一次,吳老師在英語課時突然宣布一個好消息——到操場上去玩游戲!隨后,老師向我們說明了游戲規(guī)則:過山車(get on the train) ,學生們手拉手,圍成圈,邊走邊說要練習的句子或單詞,老師和一個圈里的學生手撐手扣住哪個學生,學生需說出所操練的句子或詞。在游戲的過程中,吳老師就像老鷹抓小雞一般,不放過我們?nèi)魏我粋€人。有的同學即使沒有回答出來,在老師的鼓勵與其他伙伴的幫助下,也能快速掌握英語單詞或句子。 除此之外,她還喜歡講名著故事,并且鼓勵我們自主學習,讓我們試著用英語給其他同學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在物質(zhì)尚且缺乏的年代,她還找來各種各樣的表演道具,即興表演,讓我們體會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就在那時,成為老師的理想之花綻放得格外美麗,我更加堅定地朝著自己喜歡的文科方向行走。 可自此以后,我再也沒能見到這樣的老師與這般歡樂的課堂了?,F(xiàn)在的教育似乎都非常急功近利,大家都在爭分奪秒地抓成績,卻忽略了要培養(yǎng)一顆又一顆愛上學習的心。不得不說,這讓人感到無奈與遺憾。 有人說,大學是自由的殿堂。對此,我深以為然。就在自由的大學里,我遇到了第三位讓我記憶深刻的老師——譚老師。那時的他五十來歲,一邊教著我們文學概論,一邊繼續(xù)他的學術研究。 實際上,文學概論這門學科并不算有趣,甚至可以說乏味無比,可譚老師卻能帶領我們見識一個又一個志趣非凡的古人。在古人之中,他最愛莊子;在我看來,他也像莊子。平時的他總是字正腔圓,講起課來擅長以故事來引入話題,在犀利的言辭之間充滿著對萬事萬物的贊美。另外,想必我們都聽過莊子為亡妻擊鼓的故事,卻不知道這樣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有一次,譚老師在講“生死觀”的話題時,他打開了話匣:“人們都道死是一件痛苦的事,我卻想說,死對很多人亦是一種痛快,一種解脫!當老伴因胃癌晚期躺在病床上時,我希望她早點離開人世——你知道她躺著有多痛苦嗎?生活無法自理,無法說話,什么都不能吃,連喂進口中的水都能從鼻子里流出來……她一生勤儉節(jié)約,任勞任怨,沒想到好不容易熬到了頭,在老年時卻要遭受這樣的折磨!每當我看到她痛苦的神情,我難受無比!當時我就想到了安樂死,可咱們中國社會不允許這么做……所以,當老伴終于解脫了后,我為她感到開心?!甭牼幌?,聞者難免動容。就是這一番話,深深影響著我的生死觀的形成——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要自在地活著,不論在哪一天離開人世,踏實前進,熱愛過,體驗過,就值了! 不到幾年,我還聽到了他被武漢大學聘為終身導師的好消息,真為他感到開心。就是這樣一位樂觀豁達、樂學好學的譚老師,讓我在領略古人風采的同時還感悟到了人生真諦,促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慢慢地在這條路上前行,我漸漸感受到了三位老師給我?guī)淼臐撘颇挠绊?;盡管眼前的我還算不上優(yōu)秀,但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優(yōu)秀老師會是我的目標。而今,哪怕我與老師們再也不見,但他們的情懷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心里——記住,就是一輩子。
|
|
來自: 聽風8uzu6ykfns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