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拿起三毛的書,讓我感悟最深的一點是:以前我看到的是三毛的自由,而今看得更多的是她的孤獨。

三毛的一生是隨性而孤獨的一生;我想她原本以為自己可以不再孤獨,因為有了一個寬厚陽光的人追隨她一起去走遍天涯海角,有了一個讓她等六年的荷西在六年后一直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旁。 三毛感動于此,她知道今生是跟一個名叫荷西 的帥氣男孩是離不開的了。 人說走入婚姻殿堂的同時也是兩個家庭的結(jié)合與重組,中外的差異、距離的遙遠,讓兩個家庭并不是能很好地相聚與交流。想想荷西走后的三毛獨自面對著她的婆家人,面對著婆家人的自私與心狠,那又是一種何等孤獨與傷感的滋味! 我本以為,她的身心全部投入到與另一個人的生活之中時,本身的孤獨會褪色不少。盡管荷西看不懂密密麻麻的中國字,但身為枕邊人的他又何能不為自己的妻子感到自豪呢?是的,他是驕傲的,他為自己有一個是作家的妻子感到無比光榮。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平等,荷西愛三毛,他高調(diào)地呵護著自己的妻子。 有夫當(dāng)?shù)萌绱恕浞掷斫獠o條件支持,默默守護無任何怨言,他只是就“賴”上她了,“賴”上獨一無二的她。
三毛是獨一無二的,來不得半點虛假,滿滿的都是對生命的燃燒:她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她可以孤獨到?jīng)]有任何“走近”她的朋友,亦可以自由到天涯海角遍處都是她的朋友;她可以一天一天地撿“垃圾”,亦可以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重新讓它們伸展自己的花容與英姿;她可以不顧一切地只走進自己的生活,亦可以為了愛而甘愿受物質(zhì)上的苦、精神上的累……

可為什么她與他的好景只有六年呢?狠心的“宿命”將憨厚的荷西帶走,徒留她一人,徒留她一人…… 何等的悲哀!本可以不孤獨的她此時更孤寂了,滿心以為自由的時光可以更長久一些。從未想過僅僅只六年的時間便與她深愛的荷西陰陽相隔。 一個骨子里不安分的她失了安分的他,對死的絕望唯有她明白。而我不得不說,荷西走之后的她經(jīng)歷了浴火重生,只是她的美麗再無他陪伴,她變得更自由了,自由得不知該飛往何處。 痛苦于斯。
可我也知曉,三毛算是有了歸宿;生命的意義不僅有愛,還有責(zé)任。
曾以為,孤獨是不懂自己的人太多太多;再覺得,孤獨其實是自己也不懂自己;而到現(xiàn)在卻認(rèn)為,孤獨是自己終于開始了解自己,并熱愛如此這般孤獨而精彩的生命。 每個人最終都是孤獨的,所以不必依附他人,不必獲得所有理解,做好自己、追求自己的生活才是生命一直都要努力的。 孤獨是生命的影子,有影子才有眼前的陽光,才會有更自由地飛翔。 世界很大,自由是孤獨的最終歸宿,請記得,還要讓自己多出去走走。
掃一掃,關(guān)注聽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