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9年十二月,司馬遹的長子司馬虨生病,司馬遹請求給他封王,賈南風不肯。幾天后,司馬虨病重,司馬遹為他向神仙祈禱。趁司馬遹心神不定時,賈南風宣稱司馬衷患病,派人將他請到寢宮。司馬遹進宮后,賈南風卻避而不見,把他安置在另外的房間,派婢女陳舞假稱司馬衷的命令賜給司馬遹三升酒,讓他全部喝掉。司馬遹既無心也沒那個海量,推辭不肯喝,陳舞脅迫道:“不孝??!天子賜酒而你不喝,難道酒中有臟物嗎?”這時,賈南風現(xiàn)身,讓黃門侍郎潘岳先寫了一封草稿,又讓小婢女承福拿著紙、筆和草稿,趁司馬遹喝醉,詐稱司馬衷下詔命他抄寫。說一句題外話,這個潘岳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子和大才子,也叫潘安,他后來也因此喪命。拿到證據(jù)后,賈南風立即交到司馬衷手里,說司馬遹準備謀反。腦子不大靈光的司馬衷居然忘了司馬遹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召集公卿大臣,宣布道:“太子大逆不道,賜死?!?/span>賜死太子?公卿大臣們非常震驚,但拿過信一看,全都傻眼了,沉默不語,因為這封信就是謀反的證據(jù)。信是這么寫的:“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當入了之。中宮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當手了之。并與謝妃共要,刻期兩發(fā),勿疑猶豫,以致后患。茹毛飲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許當掃除患害,立道文為王,蔣氏為內主。愿成,當以三牲祠北君?!?/span>盡管文字有些凌亂,意思卻是清楚無誤的。大意是:老爹啊,你要是搞不定,就讓我來吧,我要親手殺了賈氏。僅憑一封信,就要殺了太子,張華率先不同意,請司馬衷慎重考慮。裴頠表示,應該比較下字跡再做決斷,萬一是假冒的呢?裴頠的話提醒了所有人,王公大臣們立即找來司馬遹平日的文書,經過比對,盡管有人懷疑,但沒人敢斷定一定不是真的。由于張華等人的堅持,賈南風擔心事情生變,暫時讓步不殺司馬遹,但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顢頇的司馬衷一語定音,司馬遹就此被廢。除夕之夜,當別人都在闔家團圓的慶祝新春時,司馬遹卻成了階下之囚,連同太子妃王惠風和三個兒子一起送到金墉城,凄凄慘慘戚戚。至于他的母親謝淑妃,賈南風當天就給殺了。此時,一件奇葩的事情發(fā)生了。司馬遹的岳父王衍聽說他被廢后,立馬上表,請求讓女兒王惠風和司馬遹離婚。念在王衍是世家大族,又是親戚的面子上,賈南風同意了他的請求。于是,當司馬遹送往金墉城時,王惠風卻被王衍領回了家。臨別之時,王惠風失聲痛哭,之后再也沒有嫁人。僅僅是將司馬遹廢黜,怎能讓賈南風放心?在她的指使下,一個太監(jiān)主動自首,說是曾經想要參與司馬遹的政變,還說得有鼻子有眼。任憑賈南風擺布的司馬衷立馬將這份自白書傳示王公大臣,然后派東武公司馬澹將司馬遹押往許昌宮關押。司馬遹被送往許昌宮時,東宮屬官不顧禁令前往伊水為他送行,一時間,碼頭上相對而泣。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去可能就是永別。短短數(shù)日間,從太子變成庶人,司馬遹心有不甘,給王惠風寫了一封信,陳述那天晚上被誣陷的經過,希望能通過王衍呈給司馬衷。然而,司馬遹似乎忘了,王衍既然迫不及待的讓女兒和他離婚,又怎么可能為他洗刷冤屈嗎?等待他的是石沉大海。公元300年二月,長子司馬虨病逝,司馬遹的心也死了一半。太子無辜被廢,肯定有人不服,率先站出來為司馬遹討公道的是司馬遹在東宮的親信,右衛(wèi)督司馬雅和常從督許超。由此觀之,司馬遹并非十足的奸惡之徒,那些看起來令人發(fā)笑的行為十之八九是為了自保,或者是被人有意污名化。他們和殿中中郎士猗都對賈南風的胡作非為心懷不滿,想要撥亂反正,將其廢黜,迎回司馬遹。然而,僅憑他們三人的威望還遠遠不夠,必須拉攏重臣。想來想去,他們挑中了車騎將軍、趙王司馬倫。之所以選中司馬倫,除了他是宗室,更重要的是他夠狠,還握有兵權。通過心腹孫秀,他們成功說動了野心勃勃的司馬倫。暗中謀劃時,孫秀勸說司馬倫道,司馬遹是個強干之人,如果將他迎回來,以后肯定不會對您言聽計從。況且,司馬倫當初在關中逼反氐族和羌族時,朝廷想要治他的罪,甚至要殺了孫秀,是通過巴結賈南風才免除罪責的,被眾人視為賈黨。所以,即使他們現(xiàn)在通過政變將司馬遹迎了回來,司馬遹心里也不一定會感激他們,最多是將功抵罪,還可能借機除掉他們。既然如此,還不如緩一緩,等到賈南風將司馬遹殺了,那樣就可以借為司馬遹復仇的名義廢黜賈南風,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司馬倫大喜,拍著孫秀的肩膀道:“你就我的子房啊?!?/span>計議已定,孫秀還決定加把火,故意向外泄露有人想將司馬遹迎回來的消息。更絕的是,他們還勸說賈南風和賈謐趕緊殺了司馬遹,斷了朝中大臣的念想。果然,在流言蜚語和司馬倫的慫恿下,賈南風動了殺心,讓情夫兼太醫(yī)令程據(jù)配置了一副毒藥,讓黃門孫慮前往許昌毒殺司馬遹。讓孫慮無語的是,司馬遹對此早有防范,每天都是親自做飯,求生欲特別強。頗費了一番周折,司馬遹始終不肯服藥,孫慮惱羞成怒,追到廁所里用藥杵將他活活打死,慘叫聲響徹整個許昌宮。司馬遹既死,司馬倫和孫秀覺得時機已到,抓緊了行動。四月,在政變發(fā)動前,司馬倫派司馬雅找到張華,對他道:“趙王想要與您一起匡扶晉室,為天下除害,讓我來通知您。”張華畢竟是老臣,又在朝野中有一定的威望,司馬倫想將他拉攏過來,為政變成功后洗地,也能爭取更多支持。不料,張華還是拒絕了,氣得司馬雅生氣道:“刀都架到脖子上了,還想置身事外嗎?”扭頭就走。得知司馬遹被殺的那一刻,張華應該很明白,賈南風已經犯了眾怒,但他畢竟是賈南風一手提拔的,平日里也待他不薄,所以他不忍心參與廢黜賈南風,道義又讓他沒有向賈南風告密。張華不愿參與,司馬倫又將圖謀告訴了齊王司馬冏和梁王司馬肜。司馬冏的母親和賈南風平素有仇,他欣然參與,身為宗室的司馬肜經過權衡利弊,也加入了司馬倫的陣營。起事當天,司馬倫先召集宮中宿衛(wèi)頭領,假借司馬衷的名義道:“皇后和賈謐殺害太子,陛下命我前往廢黜皇后,你等謹遵詔令。事成以后,賜以關中侯,不從者誅三族?!?/span>首先,給賈南風定罪,是她殺害了太子,這件事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同情太子的也不在少數(shù),可以獲得眾人的支持。其次,是皇帝下的命令,還是讓趙王兼車騎將軍親自執(zhí)行,跟著他肯定沒錯。最后,事成有賞,不參與要誅三族,如此強烈的反差,如何選擇還不明白嗎?強大的道義號召和威逼利誘下,宮中宿衛(wèi)頭領一致表示,將緊密團結在趙王的麾下,圓滿完成廢后的光榮任務。當天夜里,在宿衛(wèi)的配合下,司馬倫等人偷偷潛入宮中,先將司馬衷接到東堂,控制在手中,然后將賈謐拉過來一刀砍了。時值深夜,賈南風被外面的嘈雜之聲所驚醒,放下懷中的小鮮肉,沖到外面,司馬冏已然殺氣沖天的出現(xiàn)在眼前。“詔書都是在本宮這兒發(fā)出去的,你能有什么詔書?一定是矯詔!”賈南風怒斥道,沖出寢宮,找到司馬衷,喊道:“我是皇后,他們能廢我,也能廢了你!”想要奪回司馬衷的控制權。但此時,司馬衷的身邊站著司馬倫、司馬冏和司馬肜三人,宿衛(wèi)也已倒向他們,賈南風一介女流如何搶得過?看了看站在身邊的三人和眼前的賈南風,司馬衷困惑了,該聽誰的呢?想了很久,他都沒有想出一個答案,太難了,超出智商范圍了。賈南風厭惡的看了一眼司馬衷,問司馬囧道:“是誰想要起事的?”面對賈南風兇狠的眼神,司馬冏慫了,供認道:“梁王和趙王。”這時,賈南風說了一句特別有哲理的話:“系狗當系頸,反系其尾,何得不然!”意思是說,你們這群狗,我平常對你們太好了,應該將繩子套在你們脖子上。然而,事已至此,一切為時已晚,當著司馬衷的面,司馬倫宣布將賈南風廢為庶人,暫時囚禁在建始殿。自始至終,司馬衷沒有說過一句話,好似一個行走的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