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亂世,人命多如草芥,但厄難往往又伴隨著太多的機緣與巧合。 有人說這份機緣與巧合是歷史的必然,但也有說是冥冥天意,還有人說是人定勝天…… 那么,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這些歷史的機緣與巧合呢? 下面,就來看看發(fā)生在三國的一些驚人巧合吧,不知你會如何理解?或許還會顛覆你的認(rèn)知,也可能會出乎你的預(yù)料。 成都三易其主的背后因果 188年,劉焉出任益州牧。死后,其子劉璋繼任益州牧。 214年,劉璋在成都還有一戰(zhàn)之力的情況下,投降劉備。 事后,劉備給了劉璋一個富貴終老的平安結(jié)局。 214年,劉備接替劉璋,成為成都之主。死后,其子劉禪繼位,是為蜀漢后主或蜀漢幼主。 263年,曹魏大將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劉禪也在成都還有一戰(zhàn)之力的情況下,投降鄧艾。 ▲劉璋與劉備 事后,司馬昭同樣給了 “樂不思蜀” 的劉禪一個富貴終老的安樂結(jié)局 劉禪投降時的情形,與劉璋投降時的情形,何其相似,而且都是父子統(tǒng)治成都兩代而終。 這份巧合,不知是否是因果報應(yīng)的結(jié)果? 王平人生的巧合經(jīng)歷,令人驚嘆 219年,曹劉相爭漢水之時,徐晃為主將,王平為副將,徐晃想要依照韓信的兵法 “背水一戰(zhàn)” 。但是,王平再三勸說,韓信的敵人又如何能夠和趙云、黃忠相比呢? 結(jié)果,徐晃不聽勸說,從而慘遭大敗。事后,徐晃反而怪罪王平見死不救,還想殺王平頂罪。 最終,王平無奈渡過漢水,投降劉備。 ▲馬謖與王平 后事,馬謖為主將守街亭時,王平同樣為副將,馬謖同樣想要依照險峻山勢來一招“背水一戰(zhàn)”(憑高視下,勢如劈竹),王平同樣再三相勸,結(jié)果馬謖同樣不聽,又同樣遭致大敗。 這份巧合,不得不令人驚嘆。 馬謖失街亭,句安守麹山,其戰(zhàn)爭經(jīng)過相似的讓人無語 諸葛亮北伐因馬謖街亭之失而敗,姜維北伐同樣遭遇了與馬謖失街亭頗為相似的一幕,只不過一個主角是馬謖,另一個主角是句安。 249年,姜維率眾依麹山筑二城,使牙門將句安、李歆等據(jù)守。 ▲姜維 對此,魏將郭淮使陳泰領(lǐng)討蜀護(hù)軍徐質(zhì)、南安太守鄧艾等率兵圍之,并斷其運道及城外水源,從而導(dǎo)致城中斷糧斷水。 最終,句安因外無援軍,內(nèi)無糧草,率眾降魏。 劉備、諸葛亮、姜維三者的巧合,讓人吃驚 劉備47歲遇到27歲的諸葛亮; 劉諸葛亮47歲遇到27歲的姜維。 諸葛亮是劉備的托孤之臣;姜維是諸葛亮寄予厚望的身后之人。 諸葛亮因劉備的知遇之恩,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姜維因諸葛亮的知遇之恩, “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并且搭上了自己和全家的性命。 ▲劉備與諸葛亮 曹操與司馬家的因果,逆轉(zhuǎn)后人認(rèn)知 曹操出道的第一個官職是洛陽北部尉,也是時任河南尹的司馬防舉薦的,而司馬防則是司馬懿的父親。 但是,根據(jù)考古石碑發(fā)現(xiàn)的司馬芳事跡記載,司馬芳就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芳。 同時,曹芳又是司馬家全面崛起的第一塊墊腳石。 ▲曹操與司馬懿 此外,曹魏的最后一個帝王名為曹奐,而“奐”在《說文》中又指“換”。當(dāng)曹奐將帝位禪讓于司馬炎后,司馬炎給了曹奐一個富貴翁的待遇,而曹奐又是歷代后主中結(jié)局最好的一位。 百年一個大輪回后,司馬家相繼滅亡蜀吳,統(tǒng)一天下。 因此,有人說曹操只不過是司馬家布局天下的一顆棋子,因曹操這顆棋子的關(guān)系,這才為其后代換取了一個富貴平安的結(jié)局。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宿世因果,令人感嘆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一對宿世敵手,一個是矛,一個為盾,誰也離不開誰,誰又奈何不了誰。 當(dāng)諸葛亮死后,司馬懿便再也沒有機會伐蜀了。 同時,諸葛亮偶然遇到的姜維,和司馬懿偶然遇到的鄧艾,同樣也成了一對宿世之?dāng)场?/span> 蜀漢因鄧艾而亡,而鄧艾又因姜維而死。 ▲諸葛亮與司馬懿 此外,諸葛亮有個老師叫司馬徽,而司馬懿又有個老師叫胡昭,字“孔明”??芍^是 “司馬教孔明,孔明教司馬” ,真是一對糾纏不清的冤家對頭。 還有,諸葛亮是被動出山的,而司馬懿同樣也是被動出山的。前者三請而出,后者因逼迫而出。 決定三國命運的三大戰(zhàn)役,為何都與“火”有關(guān),而且都是以弱勝強,細(xì)思令人驚恐 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一把火燒掉了袁紹的烏巢屯糧大營,從而奠定了一統(tǒng)北方的基業(yè)。 赤壁之戰(zhàn)時,周瑜一把火燒斷了曹操一統(tǒng)天下的步伐。 夷陵之戰(zhàn)時,陸遜一把火燒毀了蜀漢一統(tǒng)天下的夢想。 ▲三足鼎立 這三戰(zhàn),都是“以弱勝強”之戰(zhàn)。而且,發(fā)生在短短的20年間,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似乎,有一只冥冥之手,在阻擋強者前進(jìn)的步伐,這才有了后來三國的鼎立之勢。 可能,也正因為這些驚人的巧合,才更增添了三國歷史的迷人光環(huán)。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