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原有日產量為10噸的某生產裝置投資額約為100萬元,現擬建相似的生產裝置,生產能力比原有的增加兩倍,用生產能力指數法估計投資額需增加約為( )萬元。(已知生產能力指數n=0.5,?=1) A.73 B.80 C.90D.100 2.在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編制方法中,根據已建成的類似項目的投資額、生產能力和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估算擬建項目投資額的方法是( )。 A.資金周轉率法 B.沒備費用百分比估算法 C.生產能力指數法 D.造價指標估算法 3.根據資金周轉額和周轉速度之問的關系,對構成流動資金的各項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進行估算的方法稱為( )。 A.擴大指標估算法 B.分項詳細估算法 C.生產能力指數法 D.縮小指標估算法 4.下列情形中,只能采用概算指標法編制建筑單位工程概算的是( )。 A.初步設計深度不夠,不能準確計算工程量.但工程采用的技術比較成熟且有類似概算指標可以利用 B.初步有一定深度,能汁算出擴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量 C.有詳細的施工圖設計資料,能準確汁算分部分項工程量 D.沒有初步設計資料,無法計算出任何工程量 5.項目總投資中的流動資金估算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設備費用百分比估算法 B.資金周轉率法 C.生產能力指數估算法 D.分項詳細估算法 6.單位工程概算包括( )。 A.設計概算 B.建筑工程概算和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 C.建筑工程概算 D.安裝工程概算 7.宜采用概算定額法編制建筑單位工程概算的是( )的單位工程。 A.初步設計達到一定深度,建筑結構方案已經肯定 B.初步設計深度不夠,不能準確地計算擴大分部分項工程量 C.有詳細的施工圖設計資料,能準確計算分部分項工程量 D.沒有初步設計資料,無法計算出工程量 8.關于施工圖預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采用單價法編制施工圖預算時,需要套用相應的材料、人工和機械臺班定額用量 B.采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時,不直接套用預算定額單價 C.單價法與實物法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計算工程量的方法不同 D.單價法與實物法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計算間接費和利稅的方法不同 9.采用( )編制出來的施工圖預算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實際水平,誤差較小。 A.實物法 B.單價法 C.實物法和單價法 D.以上都不對 10.下列關于工程量清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其他項目費列項內容主要包括利潤和稅金 B.工程量清單是由投標人編制并發(fā)出的 C.非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不得使用工程量清單計價 D.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 11.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關于確定分部分項工程項目綜合單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特征的描述與設計圖紙不符,投標人應按設計圖紙確定綜合單價 B.綜合單價中不需考慮招標文件中要求投標人承擔的風險費用 C.綜合單價中應考慮招標人和投標人承擔的所有風險費用 D.招標文件中提供了暫估單價的材料,應按暫估單價計入綜合單價 12.依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規(guī)定,綜合單價中不應涉及的內容是( )。 A.間接費 B.利潤 C.風險因素 D.規(guī)費 13.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關于投標人編制其他項目費報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暫列金額應由投標人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 B.材料暫估價應由投標人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 C.專業(yè)工程暫估價應由投標人根據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自主確定 D.總承包服務費應由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中列出的內容和提出的要求自主確定 14.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08),若因非承包人原因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其工程變更價款的確定方法是( )。 A.合同中有類似的綜合單價的,參照類似的綜合單價確定 B.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的綜合單價的,由承包人提出并確定綜合單價后執(zhí)行 C.若該項工程量變化在合同約定幅度以內的,其綜合單價及措施費應予以調整 D.若該項_丁程量變化在合同約定幅度以外的,其綜合單價應予以調整,但措施費不能調整 15.下列關于索賠費用的計算方法,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索賠費用的計算方法分為分項法和總費用法兩大類 B.在實踐中,絕大多數工程索賠均采用總費用法 C.總費用法是當發(fā)生多次索賠事件后,重新計算出該工程的實際總費用,再從這個實際總費用中減去投標報價總費用,計算出索賠金額 D.修正的總費用法是對總費用法的改進,即在總費用計算的原則上,去掉一些不合理因素,使其合理 16.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規(guī)定,分部分項工程費應按( )的乘積計算。 A.清單工程量與工料單價 B.清單工程量與綜合單價 C.預算工程量與綜合單價 D.預算工程量與工料單價 17.按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規(guī)定,措施項目費( )。 A.應采用綜合單價計價 B.應由招標人根據企業(yè)情況自行報價 C.應采用工料單價計價 D.應根據擬建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參照綜合單價組成確定 18.措施項目清單的金額,應根據擬建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參照( )組成確定。 A.綜合單價 B.工料單價 C.其他項目費 D.工程量清單 19.下列關于工程承包合同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可調值總價合同適用于工期較短的項目 B.當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時,承包商承擔的風險較大 C.當采用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時,合同單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調整 D.當采用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時,必須按照事先確定的工程量進行結算 20.某工程合同價確定方式為:承包方按照發(fā)包方提出的工程量清單填報單價,最后的工程總價按照實際完成的工程量結算。這種合同屬于( )。 A.純單價合同 B.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 C.不可調值單價合同 D.可調值總價合同 21.沒有施工圖,工程量不明,卻急需開工的緊迫工程,宜適用( )。 A.不可調值總價合同 B.可調值總價合同 C.純單價合同 D.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 22.承包人在工程變更確定后的( )天內,提出工程變更的報告,經工程師確認后調整合同價款。 A.7 B.10 C.14 D.28 2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規(guī)定,因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漏項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變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的綜合單價,由( )提出綜合單價,經發(fā)包人確認后執(zhí)行。 A.監(jiān)理工程師 B.總監(jiān)理工程師 C.發(fā)包人 D.承包人 24.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規(guī)定尾留款( )。 A.比例為工程總造價的10%~15% B.用作質量保修金 C.在工程結算時撥付 D.用作備料款 25.假定某一建筑承包工程的結算價款總額為2000萬元,預付備料款占價款的25%,主要材料和結構件金額占工程價款的62.5%。按照理論扣回方式,預付備料款起扣點是( )萬元。 A.500 B.800 C.1200 D.1500 26.某工程合同價為l000萬元,合同中約定采用調值公式法進行工程價款動態(tài)結算,其中固定要素比重為0.2,調價要素A、B、C在合同總價中所占比重分別為0.15、0.35、0.3。結算時,三項要素的價格指數分別增長了10%、15%、25%,則該工程的實際結算款是( )萬元。 A.942.5 B.1015.6 C.1067.5 D.1142.5 27.在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中,反映竣工項目全部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的文件是( )。 A.基本建設項目概況表 B.基本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總表 C.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 D.竣工財務決算說明書 二、多項選擇題 1.設計概算可分為( )。 A.單位工程概算 B.設備及安裝單位工程概算 C.單項工程概算 D.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概算 E.建設項目總概算 2.建筑單位工程概算常用的編制方法有( )。 A.預算單價法 B.擴大單價法 C.概算指標法 D.實物法 E.類似工程預決算法 3.設備安裝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有( )。 A.預算單價法 B.擴大單價法 C.概算指標法 D.實物法 E.類似工程預決算法 4.建設項目總概算是確定整個建設項目從籌建到竣工驗收所需全部費用的文件,它是由( )匯總編制而成的。 A.各個單項工程綜合概算 B.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概算 C.預備費用概算 D.各個單位工程綜合概算 E.各個設備及安裝單位工程概算 5.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08),下列建沒項目中,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有( )。 A.國有資金占投資總額50%以上的建設項目 B.國有資金占投資總額不足50%,但國有投資者實質上擁有控股權的建設項目 C.全部使用外資的建設項目 D.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的建設項目 E.全部使用自有資金的建設項目 6.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造價應由( )組成。 A.間接費 B.措施項目費 C.其他項目費 D.規(guī)費和稅金 E.分部分項工程費 7.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 50500――2008),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應包括( )。 A.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 B.企業(yè)管理費 C.利潤 D.措施費 E.規(guī)費 8.下列關于建筑安裝丁程不可調值總價合同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通常適用于工程規(guī)模較大,技術復雜的大中型建筑安裝工程 B.采用這種合同,承包方承擔了通貨膨脹風險 C.通常適用于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建筑安裝工程 D.通常適用于工期較短,工期在一年以內的建筑安裝工程 E.采用這種合同,承包商只承擔了實物工程量、成本和工期等因素的風險 9.《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規(guī)定,變更合同價款的確定方法包括( )。 A.合同中已有適用于變更工程的價格,按照合同已有的價格計算變更合同價款 B.合同中只有類似變更丁-程的價格,可以參照此類似價格確定變更價格,計算變更合同價款 C.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變更合同的價格,由工程師提出適當的變更價格,經承包人確認后執(zhí)行 D.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變更合同的價格,由工程師提出適當的變更價格,經建設單位確認后執(zhí)行 E.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變更合同的價格,由承包人或發(fā)包人提出適當的變更價格,經對方確認后執(zhí)行 10.按索賠目的的不同,工程索賠可分為( )。 A.承包商索賠 B.業(yè)主索賠 C.工期索賠 D.費用索賠 E.工程變更索賠 11.由于業(yè)主提供的圖紙有缺陷,導致工程暫停l5天,則承包商可以提出索賠的內容包括( )。 A.利潤 B.人員窩工費 C.機械窩工費 D.增加的現場管理費 E.延誤的工期 12.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08),下列款項中,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工程進度款支付申請應包括的內容有( )。 A.應撥付的工程預付款 B.應增加和扣減的索賠金額 C.應增加和扣減的變更金額 D.應抵扣的工程預付款 E.應扣減的質量保證金 三、案例分析題 某建筑公司承包了一工程施工項目,工期6個月。 1.合同中關于工程價款的內容: (1)合同固定總價1600萬元; (2)開工前業(yè)主向承包商支付的預付款按估計工程價款的20%計算。并在最后兩個月平均分攤扣回; (3)業(yè)主從笫一個月起,從承包商的工程價款中,按5%的比例扣保留金。施工索賠款作為保留金計算基數。 2.每月實際完成工作量情況如下表所示: 月份 1 2 3 4 6 合計 完成工作量金額(萬元) 100 300 400 400 200 200 1600 3.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1)3月份,由于施工設備出現故障而停工3天,造成窩工10天,承包商計算出的損失額共計8000元; (2)4月份,因業(yè)主提供的電源出故障,造成施工現場停電,影響到關鍵路線施工,總工期因此拖延2天,承包商計算出的損失額為6000元; (3)5月份,出現了罕見的洪澇天氣,影響到關鍵路線施工,工期因此拖延5天,承包商計算出的損失額為9000元。 承包商就上述三個事件,分別在事件發(fā)生的當月提出費用索賠和工期索賠。 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若不考慮承包商的索賠要求,3月份該工程應結算工程款為( )萬元。 A.304 B.320 C.380 D.400 2.若不考慮承包商的索賠要求,5月份該工程應結算工程款為( )萬元。 A.30 B.1 60 C.190 D.200 3.關于承包商的索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為( )。 A.3月份的費用索賠和工期索賠均不成立 B.4月份的費用索賠和工期索賠均成立 C.5月份的費用索賠和工期索賠均不成立 D.3月份的費用索賠成立,但工期索賠不成立 4.該工程在保修期間發(fā)生屋面漏水,業(yè)主多次催促承包商修理,但承包商一一再拖延,最后業(yè)主另請丙施丁企業(yè)修理,修理費2萬元。該筆修理費的處理方式為( )。 A.從承包方的保修金中扣除 B.由業(yè)主提出索賠 C.由于業(yè)主已自行修理,故費用由業(yè)主自己承擔 D.由丙施工企業(yè)向該工程原承包商結算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直接帶人公式C2=C1(A2/A1)n×?得C2=100×30.5×1=173(萬元),因此投資額增加約為173-100=73(萬元)。 2.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生產能力指數法定義的理解。 3.B 【解析】本題考查分項詳細估算法的概念。 4.A 【解析】本題考查建筑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 當初步設計深度不夠,不能準確計算工程量,但工程采用的技術比較成熟且有類似概算指標可以利用時,可采用概算指標法來編制概算。 5.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流動資金估算的方法。項目總投資中的流動資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項詳細估算法,個別情況或者小型項目可采用擴大指標估算法。 6.B 【解析】單位工程概算分為建筑工程概算和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兩大類。 7.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建筑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當初步設計達到一定深度,建筑結構方案已經肯定時,可采用概算定額法編制建筑工程概算。 8.B 【解析】本題考查施工圖預算編制方法的相關知識。選項A的正確說法應該是采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時,需要套用相應的材料、人工和機械臺班定額用量;選項CD的正確說法是單價法與實物法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中間步驟,也就是計算人工費、材料費和施工機械使用費這三種費用之和的方法不同。 9.A 【解析】采用實物法編制施工圖預算,由于所用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的單價都是當地當時的實際價格,所以編制出來的施工圖預算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實際水平,誤差較小。 10.D 【解析】本題考查有關工程量清單的相關內容。 11.D 【解析】本題考查分部分項工程項目綜合單價的確定原則。選項A的正確說法是若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特征的描述與設計圖紙不符,投標人直以招標文件描述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特征確定綜合單價;選項B、C的正確說法是綜合單價中應該考慮招標文件中要求投標人承擔的風險費用。 12.D 【解析】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是綜合單價法的一種,它不包括規(guī)費和稅金。 13.D 【解析】本題考查投標人編制其他項目費報價的相關知識。選項A的正確說法是暫列金額應按招標人在其他項目清單中列出的金額填寫;選項B的正確說法是材料暫估價應按招標人在其他項目清單中列出的單價計入綜合單價;選項C應該是專業(yè)工程暫估價應按招標人在其他項目清單中列出的金額填寫。 14 . A 【解析】本題考查《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規(guī)定的工程變更價款的確定方法。選項B的正確說法是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的綜合單價的,由承包人提出綜合單價,經發(fā)包人確定后執(zhí)行。選項CD的正確說法是若該項工程量變化在合同約定幅度以外的,其綜合單價及措施費應予以調整。 15.B 【解析】在實踐中,絕大多數工程索賠均采用分項法。 16.B 【解析】分部分項工程費是指清單工程量與綜合單價的乘積。注意,工程量清單應采用綜合單價計價。 17.D 【解析】措施項目清單的金額,應根據擬建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參照綜合單價組成確定,因此選項D正確。 18.A 【解析】措施項目清單的金額,應根據擬建丁程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參照綜合單價組成確定。 19.A 【解析】不可調值總價合同通常適用于工期較短的項目。成本加酬金合同對于業(yè)主來說風險較大,選項B有誤;采用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時,合同單價和工程量都允許調整,選項CD有誤。 20.B 【解析】此題考核的是建設丁程承包合同價格的分類。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通常是由發(fā)包方委托設計單位或專業(yè)估算師提出總工程量估算表,即“工程量概算表”或“暫估工程量清單”,列出分部分項工程量,由承包方以此為基礎填報單價。最后工程的總價應按照實際完成工程量計算,由合同中分部分項工程單價乘以實際工程量,得出工程結算的總價。 21.C 【解析】純單價合同形式主要適用于沒有施工圖,工程量不明,卻急需開工的緊迫工程。 22.C 【解析】工程變更確定后的14天內,承包人應當提出變更工程價款的報告。 23.D 【解析】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的綜合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綜合單價,經發(fā)包人確認后執(zhí)行。 24.B 【解析】尾留款一般規(guī)定為工程總造價的3%~5%,選項A有誤;一般采取兩種扣款方式,一是當工程款累計撥付達到工程造價的一定比例時,停止撥付,余款作為尾留款,二是從第一次支付工程款開始,每次扣留規(guī)定比例的保留金,因此選項C有誤;尾留款和備料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選項D有誤。 25.C 【解析】直接代公式得: T=2000-2000× 25%/62.5%=1200 07元)。 26.D 【解析】本題考查建設丁-程費調值公式法的計算。 工程的實際結算款=1000×(0.2+0.15 ×110%+0.35×115%+0.3×125%)=1142.5(萬元)。 27.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于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的理解?;窘ㄔO項目竣工財務決算表反映竣工項目全部資金來源和資金占用情況。 二、多項選擇題 1.ACE 【解析】設計概算分為三級概算,即單位工程概算、單項工程綜合概算和建設項目總概算。 2.BCE 【解析】建設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包括選項 BCE三項內容。 3.ABC 【解析】設備及安裝單位工程概算的主要編制方法包括選項ABC三種,選項E屬于建筑單位工程概算的編制方法,注意概念的區(qū)別。 4.AB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建設項目總概算編制方法的理解。 5.ABD 【解析】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 6.BCDE 【解析】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造價由分部分項工程費(含利潤)、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guī)費和稅金組成。 7.ABC 【解析】本題考查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應包括的內容。綜合單價是指完成一個規(guī)定計量單位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或措施清單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企業(yè)管理費和利潤,以及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所以,本題答案為ABC。 8.BD 【解析】不可調值總價合同承包方承擔的風險較大,主要適用于工期較短的項目。 9.ABE 【解析】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于變更工程的價格,由承包人或發(fā)包人提出適當的變更價格,經對方確認后執(zhí)行。 10.CD 【解析】選項AB屬于按照索賠主體不同的分類。 11.BCDE 【解析】本題考查承包商費用索賠的相關內容。 12.BCDE 【解析】本題考查工程進度款支付的相關內容。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工程進度款支付申請應包括的內容有:本周期完成的工程價款、累計已完成的工程價款、累計已支付的工程價款、本期已完成的計日工金額、應增加或扣減的變更金額、應增加或扣減的索賠金額、應抵扣的預付款、應扣減的質量保證金、應增減的其他金額、本周期實際應支付的工程價款。 三、案例分析題 1.C 【解析】由于每個月按5%扣除保留金,因此不考慮索賠因素,第3個月應結算工程款為400×(1-5%)=380(萬元),選項C正確。 2.A 【解析】5月份要扣除5%的保留金,同時預付備料款也開始扣回。 預付備料款=1600× 20%=320(萬元), 因此第5個月應結算的工程款為200×(1-5%)-320/2=30(萬元)。 3.AB 【解析】承包商應承擔3月份發(fā)生的損失,因為這是由于承包商自己原因引起的,所以選項A正確,選項D有誤;同理,選項B正確;5月份發(fā)生的情況,承包商可以索賠工期,但是費用索賠不成立。 4.A 【解析】在保修期未滿以前,如果承包商未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修補工作,業(yè)主有權雇傭他人來完成工作,發(fā)生的費用由承包商負擔。 一、單項選擇題 1.雙代號網絡計劃中.虛箭線的主要作用是( )。 A.連接、分解、斷路 B.聯(lián)系、分解、搭接 C.區(qū)分、連接、搭接 D.區(qū)分、聯(lián)系、斷路 2.在網絡計劃實施過程中,當某項工作進度比原計劃最早開始時間拖后.拖延的時問剛好等于其總時差,則該工作( )。 A.不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 B.必將影響工程總工期 C.不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 D.對其后續(xù)工作及工程總工期均無影響 3.雙代號時標網絡計劃中,D工作有四項緊后工作,其工作總時差分別為6周、4周、7周和5周,D工作的自由時差為3周,則D工作的總時差是( )周。 A.3 B.6 C.7 D.8 4.某網絡計劃的執(zhí)行中,檢查發(fā)現D工作的總時差由3天變成了一1天,則D工作( )。 A.工期拖后1天,影響工期l天 B.工期拖后3天,影響工期l天 C.工期拖后4天,影響工期l天 D.工期拖后4天,影響工期3天 5.某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M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8天,持續(xù)時間為5天,該工作有三項緊后工作,其最早開始時間分別為第16天、第18天、第21天,則工作M的自由時差是( )天。 A.3 B.5 C.8 D.10 6.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N有四項緊前工作,其最早完成時間分別是第16周、第19周、第22周和第20周,則工作N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 )周。 A.16 B.19 C.20 D.22 7.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H的持續(xù)時間是7天,最早完成時間是第l3天,總時差是9天,則工:作H的最遲開始時間為第( )天。 A.15 B.16 C.20 D.22 8.某工程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M的最早開始時間為第6天,其持續(xù)時間為5天,其緊后工作N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分別為第l4天和第16天,則工作M的自由時差為( )天。 A.3 B.4 C.5 D.6 9.完成某丁作的最短持續(xù)時間為8天、最長持續(xù)時間為16天、最可能持續(xù)時間為15天,則該工作的持續(xù)時間是( )天。 A.13 B.14 C.15 D.16 10.某雙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M的持續(xù)時間是7天,最早完成時間是第l3天,總時差是9天,則工作M的最遲開始時間是第( )天。 A.15 B.16 C.20 D.22 11.工作A有三項緊后工作B、C、D,其持續(xù)時間分別為5天、6天、7天,且B、C、D三項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分別為第13天、第15天和第13天,則工作A的最遲完成時間是第( )天。 A.5 B.6 C.8 D.9 12.某工程網絡計劃中,E工作的總時差為5天,自由時差為4天,在檢查實際進度時發(fā)現該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延長了6天,則E工作的實際進度對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及總工期的影響是( )。 A.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2天,并使總工期推遲1天 B.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2天,并使總工期推遲2天 C.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2天,但不影響總工期 D.使其緊后丁.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1天,但不影響總工期 13.在網絡計劃中,工作自由時差與總時差的關系通常是( )。 A.內由時差=總時差 B.自由時差>總時差 C.自由時差≥總時差 D.n由時差≤總時差 14.在單代號網絡計劃中,某工作的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最小值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之差是( )。 A.本工作的自由時差 B.緊后工作的自由時差 C.本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問間隔 D.本工作的總時差 15.某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B與其緊后工作E、G之間的時間間隔分別是3天和6天,工作E和G的總時差分別為5天和3天,則工作B的總時差應為( )天。 A.3 B.6 C.8 D.9 16.下圖所示的單代號網絡計劃的關鍵工作是( )。 A.工作B、E、F B.工作C、D、F C.工作C、E、F D.工作B、D、F 17.在網絡計劃的檢查過程中,發(fā)現某工作的實際進度延后了3天,而該工作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分別為7天和4天,則此工作的進度拖延( )。 A.不影響總工期,但其后續(xù)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3天 B.既不影響總工期,也不影響其后續(xù)工作的正常進行 C.將使總工期延長3天,但不影響其后續(xù)工作的正常進行 D.將使總工期及其后續(xù)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均推遲3天 18.按工作間邏輯關系和持續(xù)時間的確定程度區(qū)分,網絡計劃可以分為( )。 A.雙代號和單代號網絡計劃 B.單目標和多目標網絡計劃 C.局部和單位工程網絡計劃 D.確定型和非確定型網絡計劃 19.若某工程網絡計劃的計算工期等于計劃工期,則該網絡計劃中的關鍵工作是( )的工作。 A.時標網絡計劃中沒有波形線 B.與緊后工作之間時間間隔為零 C.最早完成時間等于最遲完成時間 D.開始節(jié)點與完成節(jié)點均為關鍵節(jié)點 20.在網絡計劃中,丁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各緊前工作的( )。 A.最遲完成時間的最小值 B.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大值 C.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小值 D.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2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網絡計劃中工期的是( )。 A.計算工期 B.要求工期 C.完工工期 D.計劃工期 22.某項工作有兩項緊后工作A和B,A的最遲完成時間是11,B的最遲完成時間是18,A的持續(xù)時間是6,B的持續(xù)時間是15,則本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是( )。 A.8 B.3 C.5 D.6 23.在工程網絡計劃中,工作E有三項緊前工作,其最早開始時間分別是第26周、第22周和第18周,三項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分別是6周、8周和9周,則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 )周。 A.26 B.30 C.32 D.35 24.工作E有四項緊前工作A、B、C、D,其持續(xù)時間分別為2天、6天、7天、5天。最早開始時間分別為第8天、4天、6天、l0天,則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為第( )天。 A.10 B.12 C.13 D.15 25.下列關于工作總時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總時差是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B.總時差是在不影響其后續(xù)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C.總時差是在不影響其后續(xù)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D.總時差是在不影響其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 間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26.有甲、乙連續(xù)兩項工作,甲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4天,乙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是第10天;甲工作和乙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分別是4天和5天,則甲工作的自由時差是( )天。 A.0 B.2 C.4 D.6 27.在工程網絡計劃中,工作M的最遲完成時間為第28天,其持續(xù)時間為6天。該工作有兩項緊前工作,它們的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為第12天和第15天,則上作M的總時差為( )天。 A.5 B.6 C.7 D.8 28.下列關于單代號網絡圖的繪圖規(guī)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必須正確表達已定的邏輯關系 B.特殊情況下可以出現循環(huán)回路 C.嚴禁出現雙向箭頭或無箭頭的連線 D.嚴禁出現沒有箭尾節(jié)點的箭線和沒有箭頭節(jié)點的箭線 29.單代號網絡計劃圖中,相鄰兩項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等于緊后工作的( )和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之差。 A.最早完成時間 B.最遲完成時問 C.最遲開始時間 D.最早開始時間 30.某網絡計劃在執(zhí)行中發(fā)現G工作還需作業(yè)6天,但該工作至計劃最早完成時間尚有5天,則該工作( )。 A.正常 B.總工期拖延1天 C.不影響總工期 D.不能確定是否影響總工期 31.在工程網絡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若某項工作進度比原計劃拖后,而拖后的時間未超過其自由時差,則( )。 A.總工期及后續(xù)工作均不受影響 B.不影響后續(xù)工作,影響總工期 C不影響總工期,影響后續(xù)工作 D.對總工期及后續(xù)工作均有影響 32.如果某工程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延誤,應在未完成的工作中選擇適當對象壓縮其持續(xù)時間,選擇的對象應是( )。 A.后續(xù)總時差小的非關鍵工作 B.后續(xù)總時差大的非關鍵工作 C.尚未完成的關鍵工作中資源強度大或直接費用率高的工作 D.尚未完成的關鍵工作中資源強度小或直接費用率低的工作 33.網絡計劃中的關鍵線路一定是( )的線路。 A.總時差為零 B.自由時差為零 C.不包括虛箭線 D.總的工作持續(xù)時間最長 34.在工程網絡計劃中,判別關鍵工作的條件是( )。 A.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開始之間的時距最小 B.該工作與其緊前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為零 C.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為零 D.該工作最遲開始時間與最早開始時間的差值最小 二、多項選擇題 1.按代號的不同區(qū)分,網絡計劃可以分為( )。 A.雙代號網絡計劃 B.單代號網絡計劃 C.標注時間網絡計劃 D.時間坐標網絡計劃 E.多目標網絡計劃 2.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項虛擬工作,一般起著工作之間的( )的作用。 A.聯(lián)系 B.區(qū)分 C.斷路 D.替換 E.分段 3.節(jié)點是網絡圖中箭線之間的連接點.在雙代號網絡圖中,節(jié)點的類型主要有( )。 A.起點節(jié)點 B.過渡節(jié)點 C.終點節(jié)點 D.中間節(jié)點 E.特殊節(jié)點 4.雙代號網絡圖中的邏輯關系是指工作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包括( )。 A.工藝關系 B.連接關系 C.先后關系 D.組織關系 E.以上都是 5.下列關于雙代號網絡圖繪圖規(guī)則的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 A.嚴禁出現循環(huán)回路 B.箭線嚴禁交叉 C.必須只有一個起點節(jié)點和一個終點節(jié)點 D.嚴禁出現雙向箭頭或無箭頭的連線 E.必須嚴格按照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繪制 6.雙代號網絡圖繪制規(guī)則有( )。 A.必須正確表達已定的邏輯關系 B.可以使用母線法繪制 C.圖中嚴禁出現循環(huán)回路 D.圖中嚴禁出現箭線交叉 E.網絡圖的終點節(jié)點只有1個 7.工作持續(xù)時間的計算方法有( )。 A.定額計算法 B.三時估算法 C.經驗估計法 D.老師評分法 E.現場測定法 8.某分部工程雙代號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其存 在的作圖錯誤有( )。 A.節(jié)點編號有誤 B.存在循環(huán)回路 C.存在多余的虛工作 D.有多個起點節(jié)點 E.有多個終點節(jié)點 9.網絡圖中,關鍵工作是( )的工作。 A.自由時差為零 B.總時差最小 C.時標網絡圖中無波形線 D.時間間隔為零 E.最遲開始時間與最早開始時間差值最小 10.某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H與其緊后工作K和M的時間間隔分別為3周和6周,工作K和M的總時差分別為5周和3周,下列關于該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說法中,正確的為( )。 A.工作K和M的時間間隔為3周 B.工作M的自由時差為9周 C.工作H的總時差為8周 D.工作H的自由時差為3周 E.工作K的自由時差為8周 11.在工程網絡計劃中,判斷其關鍵工作與關鍵線路的方法有( )。 A.自由時差為零的工作是關鍵工作 B.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 C.雙代號網絡計劃中無虛箭線的線路是關鍵線路 D.雙代號網絡計劃中由關鍵節(jié)點連成的線路是關鍵線路 E.單代號網絡計劃中由關鍵節(jié)點連成,且其時間間隔均為零的線路是關鍵線路 12.支持在線免費播放的手機電影網站包括以下哪幾個( )。 A.星空影院 B.我不卡影院 C.愛視網D.日夜電影網 E.星辰影院 13.網絡計劃調整的內容有( )。 A.非關鍵工作時差的調整 B.要求工期的調整 C.關鍵工作時差的調整 D.工作之間邏輯關系的調整 E.資源投入的調整 14.網絡計劃實施中的控制主要包括( )。 A.檢查并掌握工程的實際進展情況 B.掌握工程成本的控制情況 C.分析產生進度偏差的主要原因 D.確定相應的糾偏措施或調整方法 E.保證項目按照合同要求的工期按時完工 15.調整網絡計劃非關鍵工作時差的方法有( )。 A.延長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B.縮短工作的持續(xù)時間 C將工作斷開,分段完成 D.將工作在其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范圍內移動 E.將工作在其最早完成時間和最遲開始時問范圍內移動 三、案例分析題 根據某工程項目的各項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和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編制的單代號網絡計劃如下圖所示:(時間單位:月) 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該廠程項目的計算工期為( )個月。 A.20 B.22 C.21 D.26 2.該單代號網絡計劃中的關鍵線路為( )。 A.①一③一④一⑦一⑨ B.①一②一⑤③一⑨ C.①一③一⑥一⑧一⑨ D.①一③一⑤一⑦一⑨ 3.工作B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為( )個月。 A.1 B.2 C.3 D.4 4.工作K的最早完成和最遲完成時間分別為( )個月。 A.12,15 B.3,16 C.13,15 D.15,l6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本題考查虛箭線的作用。 2.C 【解析】這種情況下不影響總工期,即不影響其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 3.C 【解析】由于D不是以終點節(jié)點為箭頭節(jié)點的丁作,因此其總時差等于其緊后工作總時差的最小值與本工作的自由時差之和,即4+3=7(周)。 4.C 【解析】本題考核對計劃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判斷。總時差一最遲開始時間一最早開始時間,總時差減少了4天,就是工期拖后4天??倳r差為一1,說明影響工期1天。 5.A 【解析】工作有緊后工作,自由時差=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時間間隔=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一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本題中工作M的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8+5=13。 M與第一項工作的時問間隔=16一13=3。 M與第二項工作的時間間隔=18―13=5。 M與第三項工作的時間間隔=21―13=8。 取最小值3。 6.D 【解析】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7.A 【解析】H的最早開始時間=H的最早完成時間一持續(xù)時間=13―7=6(天)。 H的最遲開始時間=H的最早開始時間+總時差=6+9=15(天)。 8.A 【解析】工作M的自由差=工作N的最早開始時間一工作M的最早完成時間=工作N的最早開始時間一工作M的最早開始時間一工作M的持續(xù)時間=14―6―5=3。 9.B 【解析】本題考查采用“三時估算法”計算工作持續(xù)時間。 工作持續(xù)時間=(8+4×15+16)/6=14(天)。 10.A 【解析】本題考查最遲開始時間的計算。 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一持續(xù)時間總時差等于最遲完成時間減去最早完成時間,本題中已知最早完成時間是第13天,總時差是9天,所以最遲完成時間=13+9=22(天)。 最遲開始時間=22―7=15(天)。 11.B 【解析】本題考查最遲完成時間的計算。最遲完成時間等于各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因為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一持續(xù)時間,所以B、C、D三項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分別是8天、9天、6天,其中D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最小,所以選D工作最遲開始時間6天。 12.A 【解析】“E工作的總時差為5天,自由時差為4天,在檢查實際進度時發(fā)現該工作的持續(xù)時間延長了6天”,由此可知E工作的實際進度使其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推遲2天,并使總工期推遲1天。 13.D 【解析】在網絡計劃中,工作自由時差與總時差的關系通常是自由時差≤總時差。 14.A 【解析】本題考查自由時差的計算。本工作的自由時差等于緊后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減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 15.C 【解析】工作總時差=(該工作的各個緊后工作的總時差+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根據E為5+3=8; 根據G為3+6=9; 取最小值為8。 16.D 【解析】學習時的做法:計算時間參數,求出總時差最小。 考試方法: 從答案中求證:關鍵線路由關鍵工作組成,在不計算時間參數的情況下,由起點節(jié)點到終點節(jié)點形成的線路上各項工作持續(xù)時間之和的最大值所對應的線路就是關鍵線路,這條線路上的工作就是關鍵工作。 A答案:6+2+5=13; B答案:4+5+5=14; C答案:4+2+5=11; D答案:6+5+5=16。 因此選擇D。 17.B 【解析】如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M天,而該工作的總時差為A,自由時差為B,此時:若M≤A,M≤B,則對總工期和緊后工作無影響。 18.D 【解析】本題考查網絡計劃的分類。 19.C 【解析】本題考核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以網絡計劃的終點節(jié)點為箭頭節(jié)點的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等于計劃工期,最早完成時間等于計算工期。當計算工期等于計劃工期時,最遲完成時間等于最早完成時間。 20.D 【解析】工作的最早開始時問等于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 21.C 【解析】工期泛指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在網絡計劃中,工期一般有選項ABD三種。 22.B 【解析】某項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等于各緊后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A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11―6=5;B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18―15=3,因此最小值為3。 23.C 【解析】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三項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為:26+6=32;22+8=30;18+9=27,選最大值32即為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 24.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雙代號網絡計劃時問參數的計算。最早開始時間等于各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A、B、C、D的最早完成時間分別是第10、10、13、15天,所以工作E的最早開始時間為第15天。 25.A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總時差的定義??倳r差,是指在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26.B 【解析】甲的自由時差=乙的最早開始時間一甲的最早完成時間,甲的最早完成時間一甲的最早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4+4=8,甲的自由時差=10―8=2。 27.C 【解析】 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一最早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最早開始時間=其緊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的最大值=15 最早完成時間=15+6=21 總時差=28-21=7。 28.B 【解析】單代號網絡計劃圖中.與雙代號網絡計劃圖一樣,嚴禁出現循環(huán)回路。 29D 【解析】本題考查時間間隔的概念。 30.D 【解析】因為該題沒有給出最遲完成時間,所以不能判斷是否會影響總工期。 31.A 【解析】自由時差一定小于或等于總時差,所以拖后時間如果未超過自由時差,就一定不會超過總時差,則對總工期及后續(xù)工作都沒有影響。 【注意】不超過自由時差――不影響后續(xù)工作;不超過總時差――不影響總工期。 32.D 【解析】如果某工程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延誤,應選擇尚未完成的關鍵工作中資源強度小或直接費用率低的工作進行壓縮。 33.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關鍵線路的確定。線路上總的工作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線路為關鍵線路。 34.D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關鍵工作的確定。工作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總時差=最遲開始時問一最早開始時間。所以D是正確的。 二、多項選擇題 1.AB 【解析】網絡計劃的分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其中按照代號的不同可以分為雙代號和單代號網絡計劃。 2.ABC 【解析】虛箭線是實際工作中并不存在的一項虛擬工作,一般起著工作之間的聯(lián)系、區(qū)分、斷路的作用。 3.AC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節(jié)點的理解。 4.AD 【解析】網絡圖中的邏輯關系包括工藝關系和組織關系兩種。 5.ADE 【解析】箭線應當避免交叉,而不是嚴禁交叉,選項B有誤;多目標網絡計劃中可以出現多個終點節(jié)點,選項C有誤。 6.ABCE 【解析】繪圖過程中不宜出現箭線交叉,當交叉不可避免時.可用過橋法或指向法。 7.AB 【解析】工作持續(xù)時間是指一項工作從開始到完成的時間,計算方法有選項AB兩種。 8.ACD 【解析】節(jié)點編號有誤,應該把⑦⑧換一下位置;⑨到⑩是多余的虛工作;存在兩個起點節(jié)點:①和②。 9.BE 【解析】關鍵工作指的是工作總時差最小的工作,選項B正確;由于最遲開始時間與最早開始時間的差值就是工作的總時差,因此選項E也正確。 10.CD 【解析】A不對,題目中沒有說明KM之間的邏輯關系。所以無法判斷他們兩項工作的時間間隔;B不對,因為自由時差是小于等于總時差的,M的總時差題目中給出為3周.所以他的自由時差不可能是9周,大于總時差3周;C正確,在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工作的總時差=rain{與緊后工作的時間間隔+對應緊后工作的總時差}=min{(3+5),(6+3)}=8;D正確.自由時差為與緊后工作時間間隔的最小值;E錯誤,道理同B。 11.BE 【解析】在雙代號網絡圖中,工作總時差最小的工作是關鍵工作,選項B正確;由關鍵節(jié)點 組成,且其時間間隔均為零的線路是單代號網絡計劃的關鍵線路,選項E正確。 12.ABCD 【解析】本題考查網絡計劃檢查的主要內容。 13.ADE 【解析】網絡計劃調整的內容包括六項。 14.ACD 【解析】本題考查網絡計劃實施中的控制的主要內容。 15.AB 【解析】對非關鍵工作時差的凋整通常采用(1)將工作和其最早開始時間與最遲完成時問范圍內移動:(2)延長工作的持續(xù)時問;(3)縮短工作的持續(xù)時間三種方法。 三、案例分析題 1.C 【解析】作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線路.計算各線路的持續(xù)時間之和,最大的那個持續(xù)時間即為計算工期。 考試時作法。對于案例分析題要先看完所有問題后再殲始做,因為有時后面的題目可能會對前面題目的解答有幫助。 2.CD 【解析】各線路的持續(xù)時間之和最大的為關鍵線路。注意一定要檢驗這條線路是否真實存在。依次計算各個選項線路的持續(xù)時間: A:5+5+3+9=22 B:5+4+6+7=22 C:5+5+8+7=25 D:5+5+6+9=25 可知選項CD的線路為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持續(xù)時間之和即為計算工期,所以解完第二題就可以解答第一題,即第一題的工期為25個月,選項C正確。 3.A 【解析】(1)首先計算各項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和最早完成時間;(從起點到終點) ES1=OEF1=0+5=5 ES2=5EF2=5+4=9 ES3=5EF3=5+5=10 ES4=10EF4=10+3=13(有兩個緊前工作2、3) ES5=10EF5=10+6=16(有兩個緊前工作2、3) ES6=10EF6=10+8=18 ES7=16EF7=16+9=25(有兩個緊前工作4、5) ES8=18EF8=18+7=25(有兩個緊前工作5、6) ES9=25EF9=25+0=25 (2)計算相鄰兩項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LAG LAG1,2=ES2一EF1=5―5=0 LAG1.3=ES3一EF1=5―5=0 LAG2,1=ES4一EF2=10―9=1 LAG2,5=ES5一EF2=10―9=1 LAG3,4=ES4一EF3=10―10=0 LA3,5=ES5―EF3=10一10=0 LAG3,6=ES6一EF3=10―10=0 LAG4,7=ES7一EF4=16―13=3 LAG5,7=ES7一EF5=16―16=0 LAG5,8=ES8一EF5=18―16=2 LAG6,8=ES8―EF6=18―18=0 LAG7,9=ES9一EF7=25―25=0 LAG8,9=ES9一EF8=25―25=0 (3)計算工作總時差TFi(從終點向起點) F工作的總時差=0,即TF9=0 TF8=TF4+LAG8,9=04-0=0 TF7=TF9+LAG7,9=0+0=0 TF6=TF8+LAG6.8=0+0=0 TF5=min[(TF7+LAC5,7),(TF8+LAC5,8)]――(有兩個緊后工作7、8,取最小值)=min(0,2)=O TF4=TF7+LAG4,7=0+3=3 TF3=min[(TF4+LAG3,4),(TF5+LAG3,5), (TF6+LAG3,6)]=min[(3+0),(0+0),(0+0)]=0 TF2=min[(TF4+LAG2,4),(TF5+LAG2,5)]=min[(3+1),(0+)]=1 TF1=min[(TF2+LAG1,2),(TF3+LAG1,3)]=min[(1+0),(0+0)]=0 即工作B的總時差為1。 (4)計算自由時差(從終點向起點) 如果工作無緊后工作,FF=計劃工期一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如果工作有緊后工作,FF=該工作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FF9=TP一EF9=25―25=0 FF8=LAG8,9=0 FF7=LAG7,9=0 FF6=LAG6,8=0 FF5=min[LAC5,7,LAG5,8]=min(0,2)=O FF4=LAC4,7=3 FF3=min[LAC3,4,LAC3,5,LAC3,6]=min(0,0,0)=0 FF2=min[LAG2,4,LAC2,5]=min(1,1)=1 FF1=min[LAC1,2,LAC1,3]=min(0,0)=0 即工作B的自由時差為1。 【解析】K有兩個緊前工作B、C ESA=0,EFA=0+5=5 ESB=5,EFB=5+4=9 ESC=5,EFC=5+5=10 ESK=max(EFB,EFC)=10,EFK=10+313 LFK=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總時差=13+3=16 |
|
來自: 新用戶6636HGVI > 《經濟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