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谷趣事 杜 華 西拉木倫大峽谷,在我看來它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奇觀,因為我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在近乎于平原的渾善達克沙地上,怎么會無端裂出一道深溝?這大自然也太神奇了吧,神奇的讓人不可思議。 神奇也好,不解也罷,這地貌涉及的學(xué)問深且奧,不是我這等人物研究的課題。至此,我覺得自己和這峽谷已無半點兒關(guān)系??墒朗聼o常,一次偶然的機會,還是讓我同這峽谷、這河流扯上了關(guān)系,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響水電站下游五公里處,有朋友的幾間房舍,已閑置多年,這位置算是西拉木倫大峽谷的中心地段了。2019年夏天,我和幾個朋友來這里野營了一宿,玩得很是開心。這里的景色確實非同一般,為此,在酒席上我即興作了段順口溜:西拉木倫峽谷深處,隱一處玫瑰莊園。河水清澈見底,河灘細沙綿綿。兩岸青山相對,景色氣象萬千。芳草沁人心脾,花開爭香斗艷。清晨百鳥鳴翠,夜晚鹿鳴林間。吃手把肉、響水魚,喝百老泉水擼羊肉串。品文化、品歷史、品潢源,可談天說地、可山南海北神侃。看清清綠水、看綠綠青山,看靜靜夜空,看晴晴藍天。趟木倫河水,感天然純凈,戲人間愉歡。朋友聽后都拍響了巴掌。 第二天,我逗朋友:“這地方不錯,這樣閑著豈不可惜?不如我來開個旅游點兒,掙著錢就分你些,掙不到就算給你看門打更了,你覺得怎樣?” 本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朋友很爽快答應(yīng)了:“什么錢不錢的,你經(jīng)營吧,總比閑著強?!?/span> 2020年初夏,我和妻子研究了一番后還真來了。不全是為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更多的還是覺得有利可圖。 攤子算是開起來了,但效果不好,和預(yù)想的差了很多。這年,因為疫情和修路的原因,我的旅游點兒生意慘淡,一天忙三天閑,心情很是不好。初來時,滿眼是好景色,滿腹是好心情,可時間一長,就反過來了,看啥都不順眼,都覺單調(diào)枯燥。手機沒網(wǎng),電視沒信號,晚上想看看書,打開燈,浩浩蕩蕩的小飛蟲就從沙窗的空隙中飛進來,撲到你的身上臉上,鉆進耳里鼻里眼里嘴里,攪得心煩意亂六神不安。關(guān)上門窗,潮濕悶熱的空氣又讓你透不過氣來。沒辦法,我們夫妻二人只好關(guān)上燈,打開門窗,躺在床上大眼瞪著小眼地看屋頂?shù)奶旎ò灏l(fā)愣…… 一塊風(fēng)水寶地,因這種不可逆的因素變成雞肋。攤子鋪開了,吃不飽,餓不死,失望和期望的情緒交替上升,扔不下,就得守著“雞肋”肯。 每天都在焦慮中度過,但靜下心來想,這種焦慮是毫無用處的,咱就是一凡人,有些事情是無法左右的,日子總要過下去,何必跟自己過不去?什么叫適應(yīng)環(huán)境,自己和大自然如此貼近,如若細細觀察實踐,總能體會到些什么。哪怕是看螞蟻上樹,或許也能從中有所感悟,這也算是打發(fā)時光的一種方式吧。 這方法果然奏效,接下來一段時間,還真發(fā)生了幾件我一生中從未經(jīng)歷過的趣事。 老鷹和麻雀 我們夫婦是端午節(jié)前搬到此處的,這時節(jié)正是麻雀的繁殖期。 說起麻雀,想必是婦孺皆知了。有人的地方幾乎都有它的身影,這種依人類而居的群居鳥類,幾乎無處不在。它是雜食性動物,蟲、糧、草籽,只要能吃進嘴里,都是它的食物。建國后,國家曾一度把它列為“四害”之一,號召全民除之,那段時間,這一物種險遭滅頂之災(zāi)。后來,國家出臺政策加以保護,它才又獲重生??梢?,這種鳥對人類雖有些危害,但對保持生態(tài)平衡還是有益的…… 初來的幾天,房子山墻處安放水箱的鋼管里,已孵出兩窩小麻雀。它們的叫聲先是很小,后來一天比一天聲大,一整天不停地索食,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它們的父母不停地喂,它們不停地叫,實在是太煩人了。那天,正在午休的妻子實在忍無可忍,就央求我:“實在是大吵了,你滅了它們不行嗎?”我也正有此意,于是,我搬上梯子,找了根木棍,打算把它們處理掉。 搭好梯子,蹬上去,正要把木棍捅進鳥巢時,它們的父母急了,一只叼著螞蚱的麻雀圍著我上下翻飛,叫聲凄厲絕望,又似哀鳴。得到信息的幼鳥們知道危險已經(jīng)來臨,嚇得鴉雀無聲。 我的手停住了,這叫聲讓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那年,正是國家號召除“四害”的年代,而且還有報酬。我們生產(chǎn)隊規(guī)定,每除掉一只麻雀,不論大小,計0.5分勞動日,也就是說,除掉20只麻雀,可得1個勞動日。 好像也是端午節(jié)的前幾日,那天下午,我和我的同伴兒逃學(xué)后沿著河邊的土崖縫中開始掏麻雀的雛鳥,我踩著同伴兒的肩膀一窩接一窩地掏,它們的父母也是這樣鳴叫,可我是充耳不聞,整個一個下午,我倆掏了百余窩,420只,兩個藥盒裝得滿滿的。晚上記工分時,我把沒長毛的麻雀往會計的辦公桌上一倒,很多社員都驚呼起來。盒底的小麻雀大多被上面的壓死,而活著的就滿桌亂竄亂叫,會計花了十多分鐘才數(shù)準確。那時,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天不落一月才掙30個勞動日,而我倆一下午就掙了21個,得有多少人羨慕。為此,盡管我那天逃了學(xué),但還是受到了母親的表揚…… 400多只幼鳥就這樣被我殘害,那時,我不但沒一點愧疚之心,相反,還很是得意。但今天,我的手軟了…… 妻子見我灰溜溜地回屋,樂呵呵地說:“下不了手了吧?我也后悔了,都是生命。” 后來,我們再聽這些雛鳥叫時,就不覺那么吵了,有時,還聽出了調(diào)調(diào)。 沒幾日,第一窩雛鳥放飛了。一個月后,第二窩雛鳥又在同一巢穴中發(fā)出叫聲。我真佩服麻雀們的勤勞。 幾個月的相處,麻雀對我們已經(jīng)沒了敵意。院里安放了一口大鍋,游客們來時,為了體驗原始風(fēng)味,都喜歡在外面煮肉燒飯,一些殘渣剩飯被遺留在空地上,這可是麻雀們難得的美食。有一次,一位游客發(fā)現(xiàn)一只麻雀在我腳下啄食,十分驚愕:“這兒的麻雀咋不怕你?”我笑著回答:“你不傷害它,時間一長,它自然不怕你了?!钡拇_,人和動物之間,只要有了善意,沒了敵意,就能和平相處。 一日中午,我正在外燒水,怱聞一陣急風(fēng)呼嘯而下,幾只麻雀驚叫亂飛,有一只不知是慌不擇路,還是有意為之?竟然鉆進了我的褲腿里,那天,我穿著拖鞋,它鉆進后站在我的腳背上,我明顯感覺到它的兩只小爪在瑟瑟發(fā)抖。過了好半天,它覺得危險解除了,才鉆出來飛走。 原來是一只雀鷹打攪了它們平靜的生活。俯沖下來的雀鷹捉走了一只麻雀,正好是鉆進我褲腿這只的伴侶。因為從那天開始,這窩雛鳥只有一只親鳥喂食了。 親鳥更加辛苦,雛鳥叫得更歡,而我的心卻更加沉重。動物間的關(guān)系我們很難理解,都是為了生存,不能因為同情可憐麻雀就責(zé)怪雀鷹殘忍,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雀鷹也要活著。但我還是可憐那只失去伴侶的麻雀。那天,我把一些米飯灑在離鳥巢不遠的空地上,拿了只小凳子,坐在旁邊觀看著這只不知是父親還是母親的麻雀,食物離鳥巢不到10米,它不停地往返啄食,一分鐘喂食十余次…… 有了我的幫助,雛鳥們終于可以健康成長了。那天,我看到一只只雛鳥從巢中飛出,心里竟有了說不出的滋味。勤勞的麻雀有時會遭厄運,人何曾不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間本來就存在著相互依賴又相互矛盾的關(guān)系,比如人和麻雀,它為什么依人居而居?可能是人類能提供它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抑或是能得到人類的庇護?而當它們的種群過于龐大時,又危害到了人類的利益,所以才被當成“四害”?這些因素也許不必糾結(jié),存在即為合理。但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是我們每個人的必要修為。 妻子有時逗我:“你這個曾經(jīng)殺害麻雀的'劊子手’,現(xiàn)在咋還和它們成'朋友’了?” 我聽后只能尷尬笑一笑,因為我不知如何回答她。 小貓與松鼠 峽谷的地貌仍處于原始狀態(tài),方圓幾十里只我一家。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植物多樣豐富,動物種類很多。在這里生活,雖然缺失了現(xiàn)代生活氣息,少了和親人、朋友們相聚的時光,卻有了和一些小動物們交流互動的機會。這在別人看來,或許是荒誕無聊之舉,但對我這個閑人來講,卻從中獲取了很多情趣,偶爾心中會閃出些奇異的感悟,這也算是人生經(jīng)歷中的一次收獲吧…… 房子的山墻邊堆放些方木,人少的時候,有兩只松鼠經(jīng)常光顧。一只膽大,一只膽小,膽大的我給它起名叫寶寶,膽小的叫貝貝。沒人時,我試探著一點點靠近,貝貝先逃,寶寶就站在木板上聞聞嗅嗅,還時不時用前爪撥弄嘴角,像是扮鬼臉,樣子十分滑稽可愛。它先是在我靠近約五米時逃,后來是四米、三米、兩米、一米、五十公分,這距離成了臨界點,我站著不動,它也不動,如再想靠前,它便逃走,幾次都是這樣。 為了打破這一僵局,我拋出了誘餌。最先,我拿了一小塊饅頭片,放在離我約五十公分的木板上,貝貝在很遠處觀望,寶寶則經(jīng)不住誘惑,來來回回在木垛上轉(zhuǎn)了幾圈,就小心翼翼湊上前把它吃掉。嘗到甜頭,這小家伙蹲在木板上不走了。我又掰下一小塊饅頭片,放在離我約四十公分的木板上,它猶豫了一下,還是湊上去吃了。這樣,四天的功夫,我手拿著饅頭片,它湊上來直接啃食了。那樣子可愛極了,小嘴的頻率非???,牙齒像切割機一樣鋒利,它一邊用牙齒啃食,一邊用兩爪往嘴里的食囊中推送,不一會兒,脖下處的兩邊就鼓起來,這時它就退到一邊的木板上,不緊不慢地享用起食囊里的美食來。而此時,貝貝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湊了上來…… 這是一幅非常美妙的畫面,常常令我激動不己。每天早晨,我都要喊兩嗓子:“寶寶、貝貝!”它們聽到后無論在什么位置,都要吱吱叫幾聲作為回應(yīng)…… 一個月后,我和松鼠的游戲還沒結(jié)束,又有一新的角色粉墨登場。 那天下午,我去房后弄柴,突然聽到草叢里有貓叫,我尋聲“喵喵”叫它,它只回應(yīng),卻怎么也不肯露面。后來,我心生一計,去廚房拿了塊把肉,湊到他叫的地方再叫,它聞到肉香經(jīng)不住誘惑,就小心翼翼扭扭捏捏走出草叢。好一只漂亮的小黃貓。 百姓們常說,貓就是個嫌貧愛富的家伙,這話不無道理,“有奶便是娘”是貓的本性。有肉吃,黃貓自然把這兒當家了。 這個小東西的到來,憑空給我們夫婦增添了很多樂趣,因為它比麻雀和松鼠更通人性。 這家伙是個自來熟,好像我們很早就是它的主人。餓的時候,它就圍著你不停地蹭呀舔呀,叫聲細細的、嗲嗲的,親切中帶著乞求,但它的吃相很是不雅,那狼吞虎咽的樣子,顯示出貓科動物骨子里的野性。吃飽喝足后,它的樣子更加可愛,它會用很長時間把自己“洗漱”得干干凈凈,然后趴在我們身邊,呼嚕呼嚕地酣睡起來,溫順的模樣讓我心里甜滋滋的。 三天后,它做了一件“震驚峽谷”的大事令我們意想不到。那天夜里它不睡了,不停地在地上走動并叫著,偶爾跳到床上用前爪輕輕撓我的手背,接著跳下床又用力去撓門。我以為它要拉屎尿尿,就下床開了門,它出去后一夜未歸。 早晨起床,發(fā)現(xiàn)它正在門口趴著,見我出來,它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然后就圍著我蹭舔,蹭了幾圈,轉(zhuǎn)身往西邊方向走了幾步,見我沒動,它又折返回來接著蹭,蹭完又往西走。我終于明白了它的意圖,這是要往某一處引我呀。出于好奇,我跟著它走了過去,拐過墻角,眼前的情景讓我一下愣住了:西墻根的水泥地上,整齊地擺放著五具鼠類尸體,它們一字排開,打頭的是一只松鼠。 一種不樣的兆頭籠罩了我的心頭,我蹲下身細看,預(yù)判得到證實,就是那只可愛的寶寶。我的頭一下大了,舉起手就要打貓,而此時的貓正在我的褲角下蹭來蹭去,我舉起的手又無力垂下。此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天大的錯誤,貓本來就是鼠類的天敵,不論是老鼠和松鼠,消滅它們是貓的職責(zé)所在,也是本性。這如同人類對待豬羊一樣,無論羊羔、豬仔多么可愛,最終都逃脫不了被屠宰的命運。貓邀功請賞的行為是人類訓(xùn)化的結(jié)果,是潛移默化的,是骨子里的,沒有過錯,可那只小松鼠的慘死也讓我大為傷感。此時的我,真不知道是該為貓的成就慶喜,還是為松鼠的喪命悲傷? 從那天起,我再呼喚貝貝,也沒了回應(yīng),心里更不是滋味。 那些天,妻子見我愁眉苦臉的樣子,便猜透了我的心思,笑著勸我:“別想這些沒用的了,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別人看來就是見怪不怪,你就是閑得。這世上相生相克的東西太多了,小貓和松鼠的相遇也許是偶然,但其結(jié)果一定是必然,你能管了?” 我想了想,覺得也對。 喜鵲和烏鴉 住在深山峽谷中,雖有諸多不便,但這里景色宜人,空氣清新,倒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閑來無事,可趟清清河水,可看綠綠青山,可聽百鳥鳴翠……心情很是不錯。可自從喜鵲和烏鴉闖入院內(nèi),這鳥語就變了旋律。 最先入住的是一對喜鵲,它們在房子?xùn)|約40米處的一棵大榆樹上搭建鳥巢,夫婦倆每天忙忙碌碌,偶爾叫上幾聲,我非但不煩,反倒覺得增添了些喜氣,喜鵲老鴰登旺枝嘛。 可好景不長,這氛圍就變了。喜鵲夫婦剛建好鵲巢,還沒來得及享受勞動和愛情的成果,就闖來了兩只烏鴉。 烏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鳩占鵲巢”。面對兩個不勞而獲的家伙,喜鵲夫婦當然不肯拱手相讓,于是“戰(zhàn)爭”爆發(fā)。喜鵲“喳喳”,烏鴉“嘎嘎”,如狼嚎犬吠,噪亂之極。它們從空中打到樹上,又從樹上打到空中,戰(zhàn)斗持續(xù)了整整一天,喜鵲夫婦終因體力不支敗下陣來。一只喜鵲還被烏鴉啄傷,它右翅膀的兩片羽靈從羽翼中斜落下來,像丟盔卸甲的敗將,很是狼狽。打不過,只能落荒而逃,烏鴉追了一陣后返回,站在鵲巢頂?shù)臉渲ι稀案赂隆⒏赂隆钡貧g叫著,這是慶祝勝利的叫聲。 本以為沖突到此結(jié)束,誰知道戰(zhàn)斗才剛剛開始。 第二天一早,我還沒起床,外面喜鵲、烏鴉的叫聲又響成一團。我急忙穿衣出去觀看,十幾只喜鵲正在圍攻那兩只烏鴉。原來,喜鵲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搬來了援兵。喜鵲采用車輪戰(zhàn)術(shù),四只喜鵲攻擊,其余的站在樹枝上“吶喊”助威,打一會兒,再換上另一撥。兩只烏鴉不愿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就狂叫著奮力抵抗,整個場面實在是太亂了,太吵了,太煩了。 我試圖把它們驅(qū)趕出去,就大吼著把一個圓紙殼片拋向空中,它們發(fā)現(xiàn)這不明飛行物后,還是有些害怕,就飛到稍遠的樹上繼續(xù)打斗。我跟過去,它們又飛回來,幾個回合后,它們發(fā)現(xiàn)這個紙殼片沒什么危險,就不再理會我了。 戰(zhàn)斗的結(jié)果自然是以烏鴉失敗而告終。這次該喜鵲們歡呼雀躍了,它們在樹間狂飛亂舞,“喳喳”聲響成一片,是宣告勝利,也是向我示威。 本來,它們的打斗,和我沒什么關(guān)系,只因它們太吵了,影響了我的生活,我才驅(qū)趕它們。可我萬萬沒想到,我的舉動還是卷進了它們的沖突之中。 第二天一早,我去樹蔭下開車,發(fā)現(xiàn)車上落了很多鳥屎,當時沒怎么在意,覺得車停得地方不對,這樹也許是鳥兒們棲身過夜的地方。第二天,我把車停在了另一棵樹蔭下,可早上發(fā)現(xiàn),車上的鳥屎比頭一天還多,而那只受傷的喜鵲也“喳喳”叫著在我頭頂盤旋,那意思像是在告訴我,這地方是我經(jīng)過激烈殘酷的戰(zhàn)斗打下來的,我的地盤你不能占。這下,我明白了,這是在報復(fù)和驅(qū)趕。當時,我沒有氣憤,而是笑了,是我低估了它們的智商。 喜鵲的行為,也讓我有了些反思:是喜鵲、烏鴉影響了我的生活,還是我侵犯了它們的領(lǐng)地?如是后者,它們的反抗就是正義的,而我就有些自私和狹隘了。赤峰市城區(qū)內(nèi),每年冬季都有成千上萬只烏鴉在此棲息,鳥屎遍布大街小巷,其骯臟程度目不忍視,廣大市民們都能寬容接納,而我為什么不能呢……從此,隨它們吵叫,我不再干預(yù)。 烏鴉雖然失敗,但并不心甘,兩只烏鴉時不時飛來干擾一下,偶爾和喜鵲們發(fā)生一點兒沖突,但多數(shù)是轉(zhuǎn)幾圈叫幾聲就走。烏鴉的騷擾,喜鵲也不敢在鳥巢里繁殖后代,這樣,鳥巢就空了下來。 望著閑置的鳥巢,我突然想起了阿富汗,盡管風(fēng)馬牛不相及,可我還是迸出這個奇怪的想法:這個國家打了幾十年,各種勢力你爭我搶,到如今,如同這喜鵲和烏鴉爭斗一樣,毀掉的是家園…… 我不再理會喜鵲、烏鴉的吵鬧,它們也無視我的存在。但有一種東西還是把我們糾纏在了一起一一那就是食物。 那天,家里殺羊,殺完后,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我就倒在筑鳥巢的那棵樹下,忙完后,我拿上鐵鍬去掩埋,到了跟前一看,全沒了。幾十只喜鵲、烏鴉在樹上飛起飛落,又叫又跳,意猶未盡,看樣子是沒怎么吃飽。 我的心情突然好起來:有這多喜鵲、烏鴉幫我清理垃圾,這是好事呀,一是節(jié)省我的時間,二是凈化了環(huán)境,三是減少了對土地的污染,四是滿足了這些家伙的胃口,一舉多得,這無疑是處理拉圾的最好方法。 從那以后,我把剩菜、剩飯、剩魚、剩肉等生活拉圾全部倒在此處,它們照單全收。時間一長,它們竟能認出我來。只要我提著垃圾桶朝那個方向走去,它們就在樹上“列隊”歡叫,盡管這種歡迎儀式很是滑稽。 建立了互信,我不再煩它們難聽瘆人的叫聲,它們也把我當成朋友或救世主了,我再往樹蔭下停車,它們就不往車上拉屎了。而且,每次我開車出去,都有幾只喜鵲飛來“護航”,回來時,它們也會飛來迎接…… 看來,喜鵲、烏鴉也通人性,而且,它們的智商比起其他動物,或許更高些。只要我們不傷害它們,還是能和平共處的。 這類趣事在我的旅游點兒上還發(fā)生了很多,比如:雞與黃鼠狼、野豬與家狗,等等,這些雜七雜八的趣事看似毫無意義,但深思后也并非毫無價值。當今的地球,很多物種的滅絕多數(shù)是人類活動的結(jié)果。如果麻雀滅絕,肯定不是雀鷹所為,而松鼠的天敵也絕不僅僅是貓。地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非常復(fù)雜和脆弱,怎樣才能保持生態(tài)平衡?人類有些方面也沒怎么弄明白,即便采取了些保護性措施,但在全球范圍內(nèi)施實起來也是困難重重。而人類怎樣和其他動物共生共存,更是一個長久的課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