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代交通和通信的極不發(fā)達,古人一旦離別往往就要面臨著“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處境。所以久別重逢對于古人來說,自然是人生一大喜事。但話說回來,“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歲月流逝,年華易老,重逢往往又會引起古人無限的感喟。 ![]()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江南逢李龜年》,便是此類詩作當(dāng)中的一首千古名作。它出自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贈給宮廷歌唱家李龜年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其他詩作表達重逢時的喜悅,以及歲月流逝,年華易老的人生感喟不同的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含蘊極其深遠。 概括來說,就是《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在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的篇幅中,寫出了一個時代的滄桑巨變。它包含了唐王朝的動亂、衰頹,也包含了詩人、李龜年及百姓的顛沛流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江南逢李龜年》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追憶,還是一個時代的史詩。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詩的前兩句“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是杜甫對自己昔日與李龜年相遇的追憶。它的意思是說,當(dāng)年我們在岐王的府邸里經(jīng)常能夠相見,在崔九的堂前我還多次聽過您的音樂。雖然這兩句詩看起來,不過是簡單的敘述,但是它的背后卻包含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 ![]() 據(jù)史料記載,杜甫是因為少年時才華卓著,才得以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書監(jiān)崔九的門庭。而杜甫的少年時期,就是唐代的開元盛世。也正是開元盛世,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藝,才有了杜甫與宮廷歌唱家李龜年相遇的機會。所以包括杜甫、李龜年在內(nèi)的文藝人員,就不僅僅是特定時代的產(chǎn)物,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時代的標(biāo)志和象征。 ![]() 但詩的后兩句,“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卻是到了唐代宗大歷五年(770)。雖然安史之亂已經(jīng)結(jié)束,但是唐王朝從繁榮昌盛的頂峰跌落下來,陷入重重矛盾的局勢早已不可逆轉(zhuǎn)。這一年,杜甫輾轉(zhuǎn)漂泊到潭州(今湖南長沙),時年五十九歲。李龜年也流落到了江南,同樣年紀(jì)不輕。所以此時故人久別重逢,自然是感慨萬分。 倘若仍在開元盛世,大好風(fēng)景的江南,應(yīng)是他們所向往的地方,也理應(yīng)攜手同游。但此刻,他們皆是因為唐王朝的動亂、衰頹,不得不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又恰好重逢在落花時節(jié)這個傷時感懷的季節(jié)。自然是無言中包孕著深沉的慨嘆,痛定思痛的悲哀。 ![]() 縱觀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從少年時的岐王宅里、崔九堂前聽歌,到晚年的落花時節(jié)重逢,這橫跨的四十年歲月,既是詩人的年華易老,也是整個時代的滄??s影。因此,別看《江南逢李龜年》的語言很平易,實際上含蘊極其深遠,讀后耐人尋味,亦感慨萬千。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