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祖宗的詩詞歌賦,如天上星河一般燦爛輝煌。從《詩經(jīng)》開始,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但是除了像《愛蓮說》、《將進酒》、《水調(diào)歌頭》、《念奴嬌·大江東去》等流傳千古的佳作外,也有一些頗具情趣意境的打油詩。我平時在不經(jīng)意間收集了一些,現(xiàn)在拿出來與大家來分享共賞。 唐朝詩人中最著名的兩位大神,“詩仙”李白和“詩圣”杜甫其實是好朋友。有一次李白很長時間沒見到杜甫,突然一見發(fā)覺杜甫清瘦了不少,于是調(diào)侃贈詩一首: 《戲贈杜甫》唐 · 李白 飯顆山頭逢杜甫, 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 總為從前作詩苦。 明朝第一才子解縉,以機敏聞名。 年輕時鄉(xiāng)試第一,有點得意忘形。當時下著小雨,地滑摔了一跤。鄉(xiāng)親們見狀哈哈大笑,解縉不慌不忙地吟道: 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其實解縉最出名的是一副對聯(lián),用來諷刺錦衣衛(wèi)指揮使紀綱的。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span> 大文豪蘇東坡天生詼諧,愛開玩笑,是一位有趣的靈魂段子詩人。他有個朋友叫陳季常,非常怕老婆。于是蘇東坡寫了首調(diào)侃詩: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節(jié)選) 龍丘居士亦可憐, 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這首詩也是“河東獅吼”的由來。 蘇東坡還有位好朋友叫張先,八十歲時娶了十八歲的小妾。這種喜事蘇東坡當仁不讓地賦詩打趣一下:《戲贈張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 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 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東坡除了調(diào)侃朋友外,對生活也充滿了熱愛,做得一手好菜。東坡肘子東坡肉,還有竹筍燜豬肉。 《竹筍燜肉詩》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被稱為“揚州八怪”的鄭板橋,原名鄭燮,乃康熙年間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進士,才名甚高,擅書法和畫竹。 最為著名之事便是用他的“板橋體”寫下了讓后人贊嘆不已的橫額:“難得糊涂”! 他曾經(jīng)給山東巡撫畫過一幅《墨竹圖》并題詩說: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有一次大雪天,鄭板橋遇見一群吟雪作詩之人,被邀請賦詩一首。他胸有成竹,隨口吟道: 《詠雪》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 飛入梅花總不見。 前三句看起來就像大白話,毫無詩意,眾人哈哈大笑。誰料到了最后一句,一下子將全詩從低谷推向奇峰,從庸俗推向意境,在之人無不為之驚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