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纂修姓氏總裁 延平府知府余姚聞金和 同知衡陽萬延相 通判無錫趙公楷 推官遂安余粘 永安縣知縣宣城蘇民望 刪 訂 荊門州知州邑人蕭時中 普安州知州邑人賴萬玙 ?!≌?/p> 儒學(xué)署教諭順德蘇日登 訓(xùn)導(dǎo)建寧楊繼秀 程鄉(xiāng)李南闈 參 閱 高州府通判邑人陳源湛 長樂縣知縣邑人林思錦 督 刊 永安縣主簿六合夏秉彝 典史豐城陳策 纂 集 邑庠生饒儼 余名世 陳自烝 林奇嵩 經(jīng) 理 耆民賴士文 羅世吉 謄 正 儒童陳舉 張水藩的議論:《纂修姓氏》文字不多,本來可以不要單獨(dú)一讀,因?yàn)楸澈蟮奈恼潞苌?,還是讀一讀。纂是搜集材料編書,修是撰寫,姓氏就把它簡化理解為姓名吧,通俗說就是寫書人的名字。 接下來是“總裁”,總裁以前是稱中央編纂機(jī)構(gòu)的主管官員。也就是說從聞知府到蘇知縣一幫領(lǐng)導(dǎo),都不是作者,只是主管領(lǐng)導(dǎo)。二十幾年前,永安的幾個大儒才寫出一本隆慶志,二十幾年后再寫志,不抄襲是不可能的,古代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內(nèi)容可寫。想寫志又不背黑鍋,第一是扯虎皮當(dāng)大旗,把府里的大小官員都拿來署個名;第二是“曲線救國”,不用“纂修”’,而用“總裁”。這是既符合事實(shí),也是留有余地的稱謂。后人都把其他主管忘了,只記得名列最后蘇知縣,因?yàn)榇蠹叶贾朗鹈詈蟮氖亲鰧?shí)事的。你看在雍正版縣志里“總裁”變成“纂修”了,而且“纂修”者只有一個人。 我們再看下去是“刪訂”, 刪訂是刪改修訂的意思。前面都沒有出現(xiàn)作者,就出現(xiàn)刪改修訂者,刪改修訂什么呢?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也就是當(dāng)時(萬歷二十二年)根本就沒有人寫出縣志初稿,所以沒有作者。那么他們刪改修訂的是誰的東西呢?是不是知縣卓光謨主持下,由李杏、林祥、曾守成、林騰蛟寫的,周賢宣寫序的“舊志”呢?我不知道,你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