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是怎么拍出來的?掌握4個字“拍攝要領(lǐng)”,拍出好看的風景 有個網(wǎng)友給侍墨留言,他說:老子拍照的時候沒想這么多。 侍墨想了一下,老子西出函谷關(guān)的時候,攝影技術(shù)還沒傳到中國。這位“老子”可能是在西天呆得太久了吧? 不過,既然提到了“老子”,侍墨就想借用老子的“順勢而為”來作為攝影口訣,和大家聊一聊風光攝影。 因為,風光攝影中的山山水水,高樓大廈,都可以“順勢”拍攝。 接下來,就是點評時刻—— 圖1:照片來自粉絲“Copitel”。 粉絲留言:請老師講講這張打卡照片。 侍墨點評一:這張照片一看就是站在高處,用長焦鏡頭拍攝的。 采用了三分法構(gòu)圖。 天空1/3,夕陽紅是暖色;地面2/3,山脈河流是冷色。 冷暖對比強烈,是一張不錯的風光攝影作品。 圖1-2 照片中,還有兩片紅色的湖水。 準確的說,是湖水反射了落日的顏色。 如果您仔細看原圖,還會發(fā)現(xiàn)湖水的前方有兩條山路(也有可能是河流)。 是的,這兩條“路”就是視覺引導線了。 山路的線條比較平緩,所以,橫向取景,用三分法構(gòu)圖是比較合適的。 圖2:照片來自粉絲“北海Noc”。 粉絲留言:嘿嘿(表情)。 侍墨點評二:這張照片拍得也挺驚艷的。 同樣是用夕陽和山脈作為冷暖對比, 同樣是用蜿蜒的河流作為視覺引導線。 山間炊煙裊裊,人間煙火氣息。 好看,真好看,沒毛病。 圖2-2 這兩張照片,一張是橫著拍的,一張是豎著拍的,拍攝主題相似,效果也差不多。 拍攝風景照片,先要搞清楚攝影主體的“起勢”。 山有山勢,水有水勢。山水的走勢,是陡峭?還是平緩? 然后,我們順著山水的走勢來取景構(gòu)圖。 順勢而為,可以讓攝影主體的優(yōu)點“最大化”呈現(xiàn)。 圖3:照片來自粉絲“Ab196”。 粉絲留言:大回灣風景。這張照片怎樣?請點評。 侍墨點評三:說實話,這個拍攝環(huán)境不錯。 天上白云飄飄,證明風力不小。 有風、有云,肯定會產(chǎn)生局域光。 所以……攝影主體就被云彩擋住了光。 這么多的房子,全在陰影里面了。 黑黢黢的。 圖3-2 攝影,攝影,光影效果還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攝影主體,沒有光影效果是很難看的。 風光攝影,遇到局域光,有可能會在地面形成斑駁的光影。 房子多,有亮有暗,就很好看。 要是房子全是暗的,那就不好看了。 等于沒有光影效果。 圖4 正確的拍攝方法可以參考上圖。 小房子是攝影主體,要處于光線照耀的區(qū)域。 或許有人會說,云彩怎么飄,不由人控制。 那么,為什么你不多等一會兒呢? 我們在拍攝風光攝影的時候,經(jīng)常會站在一個位置“守株待兔”。 你知道我們是在等什么嗎? 就是在等大風把那片云彩吹開,等到有光線落在攝影主體上面。 順著光線的方向拍照,沒錯的。 圖5:照片來自粉絲“VsirF”。 粉絲留言:這張如何? 侍墨點評四:說實話嗎?這張照片的拍攝環(huán)境挺好的。 遠處的山脈山勢平緩,三分法構(gòu)圖用得也對。 白云和雪山與地面形成了強烈的顏色對比。 視覺沖擊力也有的。 圖5-2 但是呢,照片中的“視覺中心”太多了。 散在地面的這些牲畜,應(yīng)該是牛羊吧? 大部分都是黑色的。 天空云彩這么厚,光線肯定是平淡的。 所以黑顏色的牛羊,看上去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小黑塊了。 用牛羊作為“視覺中心”,是風光攝影中比較常見的拍攝手段。 視覺中心的作用,是畫龍點睛。 既然是點睛,就不能太多。 試想,如果一個美女的臉上全是眼睛……那會是什么效果? 所以,要不就離的遠一點,讓這些牛羊看上去緊湊一些; 要不就離河岸近一點,減少牛羊的數(shù)量。 圖6:照片來自粉絲“獨耘A0”。 粉絲留言:新疆喀拉峻。 侍墨點評五:和上一張照片相比,這張照片的效果明顯好了很多。 主要就是因為,視覺中心不多,恰到好處。 同樣是用牲畜作為視覺中心,這張照片中只有稀稀拉拉的三五匹馬。 而且分成了兩個區(qū)域。 視覺中心的作用就是吸引讀者的眼球。 滿屏都是,你讓讀者看哪個呢? 圖6-2 這張照片還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構(gòu)圖。 天上的白云、遠處綿延的山脈,以及近處的青草地,三條線組合成了之字形構(gòu)圖。 用長焦鏡頭拍攝,還可以起到壓縮空間的效果。 讓白云、山脈、和青草地,看上去“很近”。 風光攝影中用“之字形”構(gòu)圖,有時候是在拍山,有時候是在拍水。 不過,無論攝影主題是什么,本質(zhì)都是“順勢而為”。 ![]() 圖7:照片來自粉絲“獨耘A0”。 粉絲留言:喀拉峻。 侍墨點評六:還是這座山,還是這一大片云。 這次變成了三分法構(gòu)圖。 右側(cè)騎馬的那些人,成為的照片中的視覺中心。 左側(cè)的一排樹林,很好的呼應(yīng)了右側(cè)那些騎馬的人,視覺重量相對平衡。 ![]() 圖7-2 風光攝影中,經(jīng)常會用人物、車輛、牲畜,甚至是一顆孤獨的樹,作為視覺中心。 有了視覺中心的風光攝影,會顯得特別靈動。 不過,視覺中心可不是越多越好。 這就如同美女臉上的美人痣……有一顆痣的美女是好看的;滿臉都是美人痣的美女……就不太好看了吧? 圖8 風光攝影中,有很多畫面元素都是自帶線條的。 這些線條也是可以成為視覺引導線的。 如果風光攝影中又有引導線,又有視覺中心,那么視覺中心最好是放在引導線的附近。 放在線條的中間,或者是兩端,都可以。 引導線的作用,就是要引導讀者的視線嘛! ![]() 圖9:照片來自粉絲“悠然78…87”。 粉絲留言:請老師點評。 侍墨點評七:這張照片挺有意思。 剛下完雨,公路上還有水漬。 這個公路的線條看上去很“陡峭”,所以豎著拍也行。 順著公路往后看,山林里還有云霧呢! 就是有原物的時候,光線效果不是很好。 所以,天空的畫面占比稍微多了一些。 ![]() 圖9-2 這個小火車,無疑就是視覺中心了。 不過,這個小火車的位置有點靠邊了。 左側(cè)的留白不足。 所以,侍墨的建議是: 要么機位往后退一點,繼續(xù)豎著拍; 要么索性橫屏拍攝,讓公路的線條很明顯一些。 適當減少天空的畫面占比,讓小火車左側(cè)的留白多一些。 圖10 如果天空是比較出彩的,比如說,有漂亮的云彩。 那么,讓天空的畫面占比多一些是沒問題的; 如果用公路作為視覺引導線,用車輛或者行人作為視覺中心,那么視覺中心的位置就不能太靠邊了。 比較合適的方法,就是三分法構(gòu)圖。讓視覺中心前后左右都有留白。 ![]() 圖11:照片來自粉絲“打瞌睡的獅子417”。 粉絲留言:手機就是方便,遛彎兒隨手拍。華為MATE40 pro出品。原片未經(jīng)任何修飾,恭請指正。 侍墨點評八:這張照片沒什么可指正的吧…… 山間云霧繚繞,最難得的是,有云霧的同時,還有光影效果。 晨練的人們是視覺中心;線條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白色的欄桿以及欄桿的影子,還有地面的格子線,都是視覺引導線。 這是三分法構(gòu)圖+引導線構(gòu)圖。 ![]() 圖11-2 本期攝影點評,侍墨送您四個字的攝影口訣: 順勢而為。拍攝風景,山有山勢,水有水勢,建筑物也會有自己的“走勢”。 取景的時候,“順勢而為”可以最大化的體現(xiàn)出攝影主體的特點。 不“順勢”,風光攝影的優(yōu)勢可能就體現(xiàn)不出來了。 看侍墨點評,每天進步一點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