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七上12課《<論語>十二則章》課堂實錄(徐杰老師執(zhí)教)及評析

 追夢教師袁建國 2021-11-06

精致語文徐杰老師


七上12課《<論語>十二章》課堂實錄
(徐杰老師)

      【評析】

      瀏覽徐杰老師的公眾號,看到了徐老師剛剛貼出的《<論語>十二章》課堂視頻,情不自禁地打開觀看,一開始便被徐老師高超的課堂教學(xué)藝術(shù)所吸引——不愧是“精致語文”,課堂總體以“問答式”教學(xué)呈現(xiàn),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設(shè)置得非常巧妙,整堂課如行云流水一般,學(xué)生處處在學(xué)語文,而又不著一點痕跡。感佩之余,覺得把這節(jié)課整理成“課堂實錄”,更有利于自己學(xué)習(xí),也便于同行們欣賞。于是用了一天的時間,反復(fù)欣賞,逐句斟酌,形成了下面的“課堂實錄”。因為用了大量的精力,還加上了“評析”,姑且算作“原創(chuàng)”吧。若有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

      另,徐老師的視頻亦同時貼出,供大家學(xué)習(xí)交流。

      師: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一篇新的課文,剛才大家都讀過了。誰能說一說這篇文章跟教材里的其他課文有什么不同。

      生:這是孔子的一篇文章。

      師:說的話不錯,但是如果是考試的話得零分。為什么?

      生:這篇文章不是用白話文寫的,它是用文言文寫的。

      師:他這就答對了。我問的是“有什么不同”,得答出“不同”來。

      生:其他課文是有故事的,這篇課文只是一個一個句子,它蘊含的是道理而不是故事。

      師:記敘文講的是故事,有完整的情節(jié),他這篇課文是一句一句的,我們把這一句一句的文言稱之為什么?一句一句的就叫“章”。還有什么不同?

      生:每一句開頭都有“子曰”。

      師:他看到了每一句開頭都有“子曰”。什么叫“子曰”?(生:孔子說)哦,都是孔子說的,當(dāng)然也有是其他弟子們說的,比如這篇文章通篇都是說的話。那么說的話對應(yīng)標題中的哪個字?

      生:語。

      師:這個“語”就是說的話。

      【評析】

      由“不同”引入,不顯山不露水,卻將“文言文”“語錄體”等特點,通過學(xué)生的粗讀、猜想、試答展示出來,學(xué)生有閱讀,有思考,而且學(xué)生很感興趣。

      師:好。看標題。剛才那位男生讀課文,他說這篇文章叫《論語12章》,我想請這個男生說這個“論”為什么讀二聲而不讀四聲呢?

      生:因為“”(四聲)是討論,而孔子說的一些話,一些蘊含哲理的。

      生:讀“論”(四聲)的話就是討論,他就沒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道理,就好像是平民百姓說一些隨隨便便的話。“論語”是有倫理的這樣一種語言,所以我認為讀“論”(二聲)。

      師:這個說法倒是很清晰的。但是,實際不是這樣,因為這個話里面有的是倫理有的不含倫理啊。這個讀論(二聲)是因為它是“編纂”的意思。

      師:這樣看來,標題的意思就是編纂的孔子和他的弟子所說的話,我們摘取了12句,今天咱們就學(xué)12句,把課文題目讀一讀。

      (生讀課文)

         【評析】

      由“子曰”一詞,將學(xué)生的目光引向標題,緊接著引導(dǎo)學(xué)生析題,重點理解“論”的字音和字義,過渡自然,重點突出,方法得當(dāng),極為精致。

      師:同學(xué)們剛才是眾聲喧嘩地讀,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分別讀,一則一則地讀,開火車。

      生: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師:好的,你現(xiàn)在告訴徐老師,前面為什么是“不亦說(yue)乎”?你不讀成“不亦說(shuo)乎”呢?

      生:這個字是通假字,它的意思是高興,通那個“悅”

      師:說得真好,這個通的是表示快樂的“悅”字。這12則當(dāng)中還有沒有通假字???

      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這有“有”通“又”,是多余出來的。

      師:我今年51歲,怎么說呢?

      生:五十有一。

      師面向一生:你今年多大啦?

      生:我今年13歲。

      師:用文言告訴我。

      生:十有三。

      師:好像聽起來有點拗口,十年有三,是吧?第二則——

      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師:不錯。告訴徐老師,三省吾身”這個“三”是什么意思?

      生:多次的。

      師:為什么不是三次呢?

      生:因為它就是一個泛指,所以說它不是一個確切的數(shù)字。

      師:請坐。其實在這里有人認為,這個三也可以確指。但是在文言中,大多時候的“三”是指多數(shù),它不是確指。對吧?這12則中有沒有表示多的?

      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span>

      師:是不是真的有三個人?怎么翻譯?

      生:它的意思是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

      師:她說的真好!請來讀第三則。

      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師:很好。下面——

      生: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師:徐老師覺得他這里面有一個句子的停頓,要再讀得明顯一點就好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徐老師為什么不要停頓?

      生:這個“可”是可以的意思,”以“是憑借的意思。

      師:憑借這個事情成為老師。說的真好!停頓一下,就是兩個詞,兩個意思。后面省略掉了一個“之”,憑借這一點做老師啊。你來接著讀——

      生: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師:徐老師想到一個字,你們看看這個字,對應(yīng)剛才所讀的這一則當(dāng)中哪個字?(師板書)

      生:這個字對應(yīng)的字,我認為是“”,因為它從字體上來,是有一個人在外面,然后兩個X有點像兩點下面一個豎折。

      師:對,這就是一張網(wǎng),這個字就對應(yīng)著“學(xué)而不思則罔”中的“罔”。現(xiàn)在就猜猜看,這個“罔”什么意思?如果這個像個人,像個魚被網(wǎng)在網(wǎng)里面了;網(wǎng)在網(wǎng)里面,這個人就是沒有自由了,自己沒有思想的自由。所以,如果老師講什么你們就信什么,書本說什么,你們就信什么,這就叫“學(xué)而不思則罔”。對,一定要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斷。接下來繼續(xù)讀。

      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師:好的。稱贊誰的話呀?你們的老師表揚你們的時候,應(yīng)該是什么語氣?你把這種老師對自己最喜歡的弟子的那種語氣讀出來。

      生讀:(略)

      師:請坐!這個弟子是他最喜歡的,那么徐老師想問一下,“賢哉,回也”本來的句式應(yīng)該是什么???(生答)對,這種句式叫倒裝。好,對顏回的喜歡讀出來了。接著讀——

      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師:為什么你讀“好”(四聲)?

      生:“好”是喜好的意思。

      師:接著讀——

      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師:好的。告訴徐老師這個“飯”是什么意思?

      生:飯指吃。

      師:跟你今天在食堂里吃飯那個飯是兩碼事是吧?嗯,請坐。那個飯是名詞,這里的飯是動詞,這種現(xiàn)象叫做詞類活用。這個是名詞用作動詞。你看看咱們會場的角落里有個飲水機,假如你跑到那個地方去喝水,在文言中說“飲水”可以不可以用?說出理由。

      生:我覺得應(yīng)該是不對的,因為飲水機里的水可能是熱的,而水在古文中是冷水的意思。

      師:他說話特別好,我特別喜歡他。因為飲水機里頭的水也可能是熱的。所以請記住,這個水在文言文中是指什么呢?是熱水。那么我現(xiàn)在就想問問,大家知道熱水在古代叫什么呢?

      生:湯。

      師:你怎么知道呢?

      生:赴湯蹈火這個成語里面,湯的意思是熱水,所以說這個應(yīng)該是指熱水。

      師: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xué)對文言文的理解。赴湯蹈火,特別是男生,一定要把赴湯蹈火這個成語記住,以后要給女生寫信,經(jīng)常要用到。湯是熱水,古時候你看咱們古人就講究酸水就叫水,熱水就叫湯。那么我現(xiàn)在問啊,我們現(xiàn)在喝的湯在古代叫什么呢?

      生:羹。

      師:你怎么知道叫羹?

      生答,略。

      師:跟現(xiàn)代相比,同樣一個字,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對吧?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為叫古今異義。比如在古代的時候,長河落日圓,這個“河”指什么?(生:黃河)專指黃河?,F(xiàn)在如果說個河,就是一條小河,我看咱們外面就有河,對吧。文言在發(fā)展過程當(dāng)中,某個字的字義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繼續(xù)往下讀——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

      師:繼續(xù)讀——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師:好,謝謝!我想問一下,子在川上曰,“川”是什么東西?。?/span>(生:河)你看它是怎么寫的呀?就是河流對吧?請你來讀——

      生: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師:什么叫“匹夫”???

      生:是平民老百姓。

      師:有個成語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做老百姓也有責(zé)任,對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匹夫興亡,天下也有責(zé)。匹夫有的時候也指壞人,對吧?我們看三國演義里面兩軍對陣,年齡大一點的就被別人罵“老匹夫”是吧?接著讀——

      生: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span>

      【評析】

      通過比較傳統(tǒng)的“開火車”的方式讓學(xué)生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非常自然地融合了對字詞的音、形、義的理解和把握,并且結(jié)合學(xué)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綜合運用。

      對于文言文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倒裝句、省略句,還有學(xué)生朗讀等,都進行了非常有效地講解和訓(xùn)練。將眾多重要的知識點分散放在了輕松的“開火車朗讀”之中,設(shè)計不可謂不巧矣!

      師:謝謝。我覺得咱們班同學(xué)的預(yù)習(xí)工作做得很好,這幾則都讀過了,接下來我想請同學(xué)們對照課文注解,再把12則讀一讀,有不理解的地方,拿起筆在邊上打個問號好不好?

      生讀。

      師:有沒有不理解的句子?請你來。

      生:第一句中的“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亦”是什么意思?

      師:有沒有人能幫幫他的?

      生:也的意思。

      師:你能不能說一下整句話的意思?

      生答略。

      師:第一,“亦”是也的意思。第二,翻譯的時候要翻譯成反問的句式。剛才這位男生說學(xué)而時習(xí)之,這個習(xí)是什么意思?

      生:溫習(xí)。

      師:這個習(xí)啊,有人說是溫習(xí),有人說是預(yù)習(xí),也有人說是做練習(xí),也有人說這個習(xí)是運用和實踐,哪一個更好呢?這個習(xí)的繁體字是這樣寫的(師板書),上面是一個羽毛的羽,下面是一個白,對吧?它的原意是小鳥練飛,這個老鳥啊,把飛翔的知識教給了小鳥,小鳥就會飛嗎?不會,小鳥得自己從樹上練起來,來實踐這個知識。所以呢,論語研究的一個專家,把這個“習(xí)”翻譯成實踐和運用,我覺得有道理,供你們參考吧。還有哪個同學(xué)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大家看第52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個斯夫”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師:有人能幫他嗎?沒有,徐老師來說,這個“夫”在這里就是一個語氣詞,前面的“斯”是什么意思?就是河水,對吧?那么那個“夫”如果是語氣詞,我們翻譯的時候,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哪個字比較好呢?(生:?。┻@時光啊,就像這流水呀,就這意思。還有嗎?

      生:請大家看一下52頁的“不義而富且貴”,為什么要加一個“且”?

      師:富且貴是同時滿足,在古代是兩層含義,富就是家里有錢,貴呢,出色高貴,就是既有錢,家里又高貴。就是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白富美。

      生:為什么教材選擇《論語》的這12章,而不是其他的?

      師:這個事情我得問編輯啊。咱們這次的編輯是徐老師微信好友,我問好以后告訴你好不好?他們這樣選是有道理的,肯定是適合你們學(xué)的。對不對?還有什么問題?

      生:還是52頁的第一章,"飯疏食"的"疏"是什么意思呢?

      師:疏是什么意思?指的是粗糧,有錢人家吃細糧,沒有錢的人家吃粗糧。

      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舍”是什么意思?

      師:有沒有誰能解釋?這個舍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認為是停止的意思。

      師:晝夜不停,請坐。還有嗎?

      生:我有一句話意思不太理解,就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條件這么苦了,為什么他還感到是快樂的呢?

      師:其實你不是對句子的本身內(nèi)容不理解,你覺得過那么苦的日子,他怎么就會那么快樂呢?其實古代啊,有一些有精神追求的人,他們就覺得只要能夠吃飽,能夠有衣服穿,但是他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比如說他讀一本書讀得特別快樂,這個時候他就忘記了生活的貧苦。這樣說能理解吧?所以有一個成語,就是寫古時候的這樣的仁人志士的,這個成語叫安貧樂道。

      【評析】

      這一部分重點是疏通文意,但徐老師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滴灌”。他讓學(xué)生自讀,畫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提出來,這樣以來,老師的教學(xué)就有了針對性,用最少的課堂時間解決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解決問題”不是由老師自己解決,而是先由學(xué)生自行解決,學(xué)生解決不了的,老師再進行講解。

      也不是學(xué)生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一些沒必要解決的,徐老師僅是巧妙地一帶而過,基本上沒有浪費課堂時間。

      個別非常重要的問題,學(xué)生沒有提出來,徐老師巧妙地引出來,進行了材料的必要補充。

       我所不理解的是,這種方法是先進的,但有兩個問題徐老師沒有采用這種方法,而是自己把答案直接說了出來,是不是美中不足呢?

      師:整體都很有價值,好。接下來。論語當(dāng)中的很多話呀,其實那么多年過去了,有些話在今天我們還在用,成了固定的用法,把它稱為成語。你看,成語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語。而論語中就出現(xiàn)了不少的這種固定短語。咱們小學(xué)里學(xué)過的成語,大多數(shù)都是四個字的;論語中有些成語,還有三個字的,還有五六七八個字的,甚至于某一句話都能成為成語。我們看一下徐老師找了一找,這十二章當(dāng)中出現(xiàn)了這么多的成語,我們自由地把這些成語讀一讀,好不好?自己讀下來。

      生讀:不亦樂乎、三十而立、從心所欲、溫故知新、疏食飲水、擇善而從、三人行必有我?guī)?、不舍晝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奪志。

      師:爭取把這些詞語記下來,好不好?來,讀起來。

      生再讀。

      師:好,現(xiàn)在不看書,同座或者前后位之間互相解釋解釋這些成語的意思好不好?來,開始互相考一考這些成語的理解。

      生同桌練習(xí)。

      師:什么叫三十而立?

      生:三十而立,就是三十歲就有一個好成就。

      師:不是立起來啊,是有成就。

      師:什么叫擇善而從?。?/span>

      生答。

      師:很好。什么叫知命之年呢?

      生:50歲。有沒有哪位同學(xué)對這些成語仍然不清楚的?都沒用了是吧?現(xiàn)在我就把這些成語來用一用。

      師:徐老師今天早上起來一想,哎呀,今天已經(jīng)是星期三了,不知不覺就星期三了,是吧?然后我就感嘆一聲說——

      生:逝者如斯!

      師:你們真厲害!就這樣,要把這個成語放在一段話中去說,給你們兩分鐘時間夠不夠?開始??梢源蚋垢澹部梢詫懸粚?,都行。

      生準備。

      一生答。

      師:這話是對的,就是太簡單了一點。還有同學(xué)更簡單地說,徐老師讓我們用逝者如斯夫去造句,最簡單了。你要有情境。我找個沒有舉手的同學(xué),你肯定是知道的。

      生:每天睡覺之前,我都會三省吾身,思考今天的成績與得失。

      生:他已經(jīng)到了知命之年,常常感嘆逝者如斯。

      師:是串燒吧!串燒很好,請坐。還有一位男生舉手,請你。

      生:盡管他已經(jīng)過了知命之年,可以從心所欲,但他仍然溫故知新。

      師:請坐。你們難道說的就是徐老師這樣的人嗎?還有一個機會,不要刻意搞串燒啊,搞一個帶情景的說法。就是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當(dāng)中去運用。比如說啊,徐老師到咱們學(xué)校來上課,你們的徐校長跟我是好兄弟。徐校長跟我講,說你今天不要走了,今天晚上我們溫一壺酒,好好聊一聊。我說好呀,好兄弟都好久不見了,我們要好好喝一喝,聊一聊,真是不亦樂乎——看徐老師營造了說話的環(huán)境。

      生:我們不應(yīng)該循規(guī)蹈矩,因為學(xué)而不思則罔,只學(xué)習(xí)不思考,那么我們就不能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我們就會感到迷惑。

      師:你是一個好班主任。這道理講得蠻通透的,但是前面第一句最好去掉,這跟循規(guī)蹈矩沒有關(guān)系,是吧?好的,造句我們先到這,好不好?接下來,我們看這些成語,我們再來把成語玩一玩。論語啊,就是對話,對吧?既然是對話,它就有對話的情境,就是有人問,有人答,可以理解這意思吧?學(xué)生問道:先生,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呢?你們回答——

      生齊答。

      師:因為那個時候啊,不像我們寫字這么方便。那時候每一個字要刻在竹簡上面,所以越簡潔越好,他就省略掉了問話的人,直接把回答寫下來了,對吧?我們再來看——孔子問道,子輿呀,你平時是怎么做自我反省的呢?

      生答。

      師:這就叫問答成語。你們現(xiàn)在選一則,能夠補充問的話,或者補充回答的人回答,你把他問答這個成語的問答補充完整。兩分鐘時間,直接寫在書上。

      生準備。

      師:誰來把問答讀出來?

      生:孔子弟子問:怎樣可以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生:學(xué)生問道:先生,思考和學(xué)習(xí)哪個更重要?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師:哦,原來老師回答的是學(xué)習(xí)和思考同樣重要,對吧?

      生:孔子問:什么是仁呢?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師:非常好。

      生:學(xué)生問老師:怎樣才能做到更高效地學(xué)習(xí)?子曰:知之者不如樂之者。

      師:哎呀,你是懂得學(xué)習(xí)的。我覺得同學(xué)們真聰明,在問的時候,加上老師。如果更加表示一點文氣,把老師改成先生,就更有意思了。

      生:一個弟子問:先生,你覺得顏回是個怎樣的人?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師:我們時間就到了,今天咱們這一節(jié)課,同學(xué)們熱烈地發(fā)言,積極地思考,我們就把論語12章學(xué)完了,用一個成語說說你學(xué)這節(jié)課的體會。

      生:不亦樂乎!

      師:我覺得最高的學(xué)習(xí)境界就是不亦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祝同學(xué)們學(xué)習(xí)快樂!下課。

      【評析】

      本部分是訓(xùn)練。徐老師從兩個層面進行訓(xùn)練,一是成語,二是對話。

      成語訓(xùn)練采用的是“讀一讀——記下來——解釋意義——造句”這樣的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訓(xùn)練扎實。特別是造句,突出了“語境”,雖然學(xué)生的課堂表現(xiàn)不是太理想,但徐老師的設(shè)計和引領(lǐng)都非常精彩。

      這些訓(xùn)練的設(shè)計,都抓住了教學(xué)重點,都有意識地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使學(xué)生融入其中,設(shè)計也非常巧妙。

2021年11月5日

========================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