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聽群里說附近超市的菜賣光了,米面斷貨,我一陣冷笑。我一開冰箱,發(fā)現(xiàn)今天的菜沒有了,沒有辦法,就去菜市場買了點。價格還行,沒有怎么漲,但是都是賣剩下的。還有人在搶,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口罩等藥品早就夠了,也不會讓大家餓著。 說起囤糧,我就想起屯鹽,我家吃了三年,說什么也不囤了。剛剛我媽要去買米面,我吼了兩句,不敢囤了。 可以稍微買點,這種日常東西,真的沒有缺過。只是被商家忽悠,百姓怕漲價,老頭老太是最喜歡搶的,那年的鹽也是。 今天最開心的就是超市了,大半年的存貨總算賣出去了。真是服了這些人,我們這里風平浪靜。我網(wǎng)購了一點生活必需品,10斤大米,洗衣服一桶,口罩100只,家里油鹽都不需要買,夠吃夠用好幾個月的量。 理性對待“屯日用必需品”這件事,只是擔心疫情反復,現(xiàn)在“民生”問題,上面很重視。當然了,每個人每個家庭的方式不同,大爺大媽的這種反應也屬于正常。她也是想響應政策宣導,做好防御。 網(wǎng)友李濤說:我們鎮(zhèn)上已經(jīng)很多的店鋪,都沒大米,食用油可賣了。丈夫又打算屯米,疫情期間屯了九百斤,吃到長蟲還沒吃完。真是無語了。超市老板高興壞了,陳東西、次品都被搶走了。深入骨髓的窮怕了。餓怕了。 大概率搶了沒用,但萬一真打仗,沒準備的就得挨餓。老一代人經(jīng)歷多了,但有的人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和平年代。那年疫情開始的時候,口罩開始斷供了。到處找。發(fā)現(xiàn)有藥店還有。立馬買了十包。也沒想到后來那么嚴重??谡謨r格漲了一百倍,還買不到。當時只是想平時也用。多買點,也壞不了。沒想到,幫了大忙。 這與各地讓家庭儲備點生活必需品有直接關系。再有人故弄玄虛。跟風炒作。本來普通的一件事變成全國范圍的搶購。老年人是主力,不惜體力,不惜金錢,不惜貨物優(yōu)劣。超市樂了,積壓的貨清空了。百姓腦子應該清醒一些吧,不應將此建議理解偏了。 有人調(diào)侃說,屯糧的大爺大媽們,記得及時定期翻曬糧食。糧食屬于貴重稀缺物品,建議租賃倉庫專門屯糧,雇專員24小時輪班值守保管,確保糧食安全萬無一失。記得倉庫里安裝全方位攝像頭,另外倉庫要地勢高的,排水良好,別讓糧食受潮。 不要恐慌,適當存儲一些是對居民和國家都有好處的,這幾年糧食都是大豐收。國家糧倉有限,新糧入不了庫,所以要化整為零。國家糧倉要大量儲存,居民也要儲存,這樣整個國家更加安全穩(wěn)固地應對難以預料的風險。 變相促消費,今天是都賣了,然后一段時間也是沒人買,一個樣,一個人就是一個人,消費永遠都那些?,F(xiàn)在賣多了,以后半年也是賣不動,沒人買。 聲明:原創(chuàng)文章,請尊重原作者,勿抄襲到其它平臺。關注作者,天天看內(nèi)涵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