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京劇院準備排演新編劇《楊靖宇》,主角分A、B角,一級演員、副院長張康年挑大梁是自然的,B角歸了三十來歲的青年演員趙齊賢。 特意邀請來的導演阿城是業(yè)內(nèi)老前輩了,第一次開碰頭會老頭就咂吧嘴——幾年不見,張康年成了標準“領(lǐng)導干部體形”,估計過了一百八十斤。阿城半明說半暗勸地告訴他:這個體形對塑造“楊靖宇”這一英雄人物不合適。 張康年自己也清楚:三尺二的腰圍穿上“抗聯(lián)”的破舊軍裝是箍得難受,這幾年忙著當官,上下左右應(yīng)酬,能保住嗓子不倒就不錯了,甚至事先還要關(guān)照劇本組,把人物的“打”戲都往“做”上靠,翻跟頭的事干脆不考慮。 阿城也無奈,好在到正式排練還有一個月,臨走時候給張康年留下了“減10斤!最好減20斤”的“作業(yè)”。 張康年訂了“節(jié)食吃素”的計劃,可第一天就因為陪省文化廳的視察組被打亂了。第二天院級領(lǐng)導聚會,第三天演出包裝公司請客.....老婆一天一盅的養(yǎng)身湯又絕不肯停.....眼看排練日期臨近,張副院長徹底放棄了減肥,自我排解:“舞臺又不是電影,再說現(xiàn)在還能跟幾十年前那樣要求演員'處處貼近人物’???” 阿城看著有點不好意思的張康年半分鐘,心里默念:干脆這回培養(yǎng)新人得了??苫仡^看見趙齊賢,老先生氣得要吐血——比一個月前胖了有十斤! 趙齊賢低頭不敢分辨,其實從他被列入主角,院里的同事、當初戲校的同學、五花八門的親戚.....就開始輪番給他“賀喜”,一個月喝酒二十多場,每回他都是念叨著“可熬出來啦”,喝躺下拉到。 阿城叫聲苦:戲難排啊。 ...... 舞臺上,楊靖宇高聲唱著:“旬日來缺糧少米筋疲力盡,剩一付錚錚鐵骨在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