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由于學(xué)習(xí)成本過高,文字便成為了統(tǒng)治階級奴役人民的工具。簡單來說,就是普通的百姓如果想要學(xué)會看書識字,從小就要脫離勞動去學(xué)堂讀書。而當時一般的家庭很難做到這一點。 因此,大部分家庭在孩子出生以后,都會讓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yè),為家出力,而不讓他去讀書。畢竟讀書識字在當時并不是必需品,而一日三餐卻必不可少。這就導(dǎo)致了當時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文盲。 而這也剛好滿足了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無論在哪個時代,想要改變命運,知識都必不可少。身為統(tǒng)治者的皇帝,在這方面的要求則更高。作為一代女皇的武則天,更是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才智。 武則天的上位史 武則天能夠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帝,其過人之處不言而喻。曾作為唐太宗妃子的武則天,由于容貌出眾,被李世民招入宮中。 然而這一段時期的武則天并沒有太多耀眼的表現(xiàn)。李世民并未對她有太多的關(guān)愛,但卻讓她與太子李治有了一段接觸。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當時的制度,武則天由于沒有生下孩子,因此只能出家為尼。 當李治登基后,在一次祭拜李世民的過程中,二人再次相見。于是李治便將武則天召回,并納為自己的妃子。從此武則天的人生才開始迎來了飛躍。 她先是成功地當上了皇后,之后由于李治體弱多病,開始輔助李治處理朝政。漸漸地,武則天開始具備了足夠的政治資本,而李治也十分愿意讓武則天替他分擔(dān)皇帝的重任。于是便有了二圣臨朝的局面。 李治去世之后,太子李顯繼位當了皇帝。此時已成為皇太后的武則天依舊臨朝聽政。雖然李顯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但李顯卻沒有繼承武則天太多的政治頭腦。這就讓武則天從幕后轉(zhuǎn)到幕前成為了可能。 由于李顯體弱多病,因此大臣們更多的是依賴于武則天。漸漸地,朝堂上的天平開始向武則天傾斜。然而由于當時人們的觀念還不能接受女人來當皇帝的事實,因此武則天還欠缺一個契機才能正式上位。 之后便出現(xiàn)了一個關(guān)鍵性的人物,為武則天的上位鋪平了道路。這位在武則天的登基之路起到關(guān)鍵作用的人便是裴炎。 左右皇族的大臣 裴炎在李治作為皇帝時期便是朝中重臣,十分受到李治的器重。李治在彌留之際,更是將裴炎列為了顧命大臣,來幫助太子李顯治理國家??梢娕嵫自诔械牡匚慌c實力。 而裴炎的表現(xiàn)也十分對得起李治的信任。為了能夠治理好國家,裴炎可謂兢兢業(yè)業(yè)。然而李顯的表現(xiàn)卻讓這位裴大人大失所望。在李顯成為皇帝之后任人唯親,無論有無才干都要封官。 這一舉動自然引起了大臣們的不滿。裴炎也在這件事上與李顯發(fā)生過數(shù)次爭辯,但李顯卻不以為意,并明確表示,天下都是自己家的,自己完全有這個權(quán)力。這樣的態(tài)度讓裴炎大為惱火。 于是在裴炎的帶領(lǐng)下,大臣們開始紛紛繞過李顯,直接向武則天請示匯報。如此一來,武則天無形中便得到了大臣們的擁護。可以說,武則天的上位,有相當大的成分是李顯送去的助攻。 于是,為了明確大臣們的態(tài)度,武則天進行了一個試探性的舉動,下旨廢除了李顯,貶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皇帝。這一舉動看似合情合理,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但行廢立之事的人,其實才是真正的掌權(quán)者。 如果大臣們對這一舉動極力反對,武則天便不會再妄想皇帝的寶座。而她的這一做法卻得到了以裴炎為首的大臣們的支持。在裴炎看來,廢除掉李顯有很大的必要。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新任皇帝李旦十分清楚武則天是怎樣的人物,因此為了保住性命,李旦對武則天惟命是從。這下裴炎有些不知所措。原本是為了李家的江山著想,沒想到卻讓武則天的羽翼越來越豐滿。 為了不辜負李治對自己的信任,裴炎開始為了保衛(wèi)李氏的權(quán)力而奮斗。他在朝堂上直接引用呂后亂政的典故,來提醒武則天適可而止。這一舉動直接激怒了武則天,曾為自己帶來威信的人,現(xiàn)在卻成為了敵人。 而此時的武則天已經(jīng)不再需要裴炎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大臣們經(jīng)過武則天的馴化已經(jīng)大部分成為了自己陣營的一員。這些人在察覺到武則天與裴炎的矛盾之后,漸漸地與裴炎開始疏遠。 就在裴炎為大唐的命運憂心忡忡之際,忽然聽到長安城中的小孩子都在唱一段歌謠:“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shù)钭?/strong>”聽到這首歌謠,裴炎頓時覺得渾身發(fā)冷,忙叫人調(diào)查是誰教小孩子唱的歌謠。 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裴炎得知是駱賓王編造的這段歌謠。裴炎聽后哈哈大笑。原來這段歌謠類似于一段密碼,“兩片火”是“炎”字,“緋衣”是“裴”字。 這首歌謠其實就是駱賓王在向裴炎傳遞一個信息:我有意助你造反起義,事成之后您就是殿上高坐的王爺。 此時的駱賓王正在與徐敬業(yè)謀劃,推翻武則天。以裴炎的才能,一定能解讀出歌謠的含義。如果裴炎有意加入,一定會予以回應(yīng)。如果無意加入,這也只不過是一段小兒歌謠而已。 對于駱賓王的這一邀請,裴炎寫了一封密信對其進行回應(yīng)。但此時的武則天早已對裴炎的一舉一動有所警惕。密信在半路途中便被武則天派出的密探截獲。 當武則天拆開密信時,只看到上面寫著“青鵝”兩個字。眾人不解其意,而武則天沉吟片刻之后,便派人將裴炎抓來殺掉。大臣們大驚失色,不管怎樣裴炎也是托孤重臣,怎么可以平白無故便抓來殺掉。 武則天看著為裴炎求情的人們,冷笑著說道:“這封密信便是裴炎里應(yīng)外合的證據(jù),看不明白便把字拆開看看!” 原來,在繁體字中,“鵝”字寫作“鵝”,“青”字拆開分別是“十、二、月”三個字,“鵝”字拆開分別是“我、自、與”三個字。這就是說,十二月左右,裴炎會為叛軍做內(nèi)應(yīng)。 大臣們面對鐵證,只能閉口不言。在眼看著宰相裴炎被武則天殺掉的同時,每個人也在暗自思量:武則天的才智如此過人,以后在她手下只有安分守己才能活命了。 結(jié)語 權(quán)力自古以來對每個人都是巨大的誘惑,因此渴望能夠擁有權(quán)力的人都對其趨之若鶩。這就導(dǎo)致權(quán)力的擁有者會成為眾矢之的。為了順利完成計劃,類似文字游戲的暗號密碼便應(yīng)運而生。 這些密碼包含極為關(guān)鍵的隱含信息,作為當權(quán)者如果不能將其破譯,便只能任人宰割。正確地破解這些隱語便成為了當時的統(tǒng)治者的必備技能。 ![]() 武則天作為一名女性成為皇帝,其風(fēng)險比男性皇帝更大。而她的才智也在告訴人們,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這一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