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各位印友們好,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很多印友覺得 篆刻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數(shù)刻刀了, 所以,隨著我們物資的越來越豐富, 市面上各種精美的刻刀層出不窮, 扁的、方的、雕花的等等, 只要印刻的不滿意, 印友們總覺得是刻刀不夠好, 就不斷的買各式各樣的刻刀, 一拉開工具包, 整的跟要做滿漢全席一樣。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事實上,印刻的好不好, 跟刻刀真沒有多大關(guān)系, 在物資匱乏的古代 很多篆刻大家用的刻刀非常普通, 有的是拿生鐵打的,有的是用鋼條磨的, 有的甚至直接就用鐵釘、修腳刀開刻了, 治出的印也非常精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吧! △古代的鑰匙 清代書法家王澍也愛好篆刻, 據(jù)說,有一回他外出游歷在返程的路上, 路過他的叔祖虛谷先生家, 進去拜會了一下叔祖, 準備繼續(xù)坐船回去, 在等船來的間隙, 他看見桌案上有一把斷掉的鑰匙, 一時興起就拿了一枚印石, 用這只斷掉的鑰匙篆刻了 “虛谷”二字的姓名印, 這一軼事被清代詩人阮葵生 記錄在《茶余客話》里, 說王澍這枚印章刻得 “蒼秀中饒生動之致,印出儼似禿筆書?!?/span> 可惜這方印我們現(xiàn)在看不到了。 △王澍 △虛舟子賞鑒(王澍自用?。?/span> △釘子 他給自己取這個號背后的含義 就是他曾經(jīng)非常喜歡用鐵釘刻印, 篆刻家黃高年曾說: “龍泓山人刻印,常喜以鐵釘代刀, 戲自號曰鈍丁,千古傳為美談” 說是這樣刻出來的印更為蒼茫古樸。 △丁敬刻 △一鉤涼月掛西樓(丁敬刻) 篆刻家吳昌碩也用鐵釘刻過印, 據(jù)說是吳昌碩的好友朱硯濤 曾經(jīng)在宴會上拿出一方印石 請他當場刻印作為紀念, 可是吳昌碩出門赴宴沒有帶刻刀, 身邊也沒有人帶刻刀, 情急之下,他直接要一枚大鐵釘, 當場就刻了一方“安吳朱硯濤收藏金石書畫章”。 而且,吳昌碩刻印還有個做印的小妙招, 就是將印面在舊鞋底上磨蹭,褪去銳鋒, 因此顯得頗有渾厚蒼茫。 △吳昌碩 △修腳刀 據(jù)說在三十二歲時 家鄉(xiāng)來了一位號稱是篆刻名家的文人, 求他刻印的人很多,門檻都要踩禿了, 齊白石也拿了一方壽山石去求刻名章。 過了幾天去取,此人退還石章說: “磨磨平,再拿來刻!” 齊白石只好磨了再拿去, 反反復(fù)復(fù)數(shù)次, 齊白石一怒之下,收回石章, 不就刻印嗎?有什么了不起,自己刻, 并當夜用修腳刀刻成一方印, 一代篆刻大家的處女作就這么完成了。 ![]() △老手齊白石(齊白石刻) △鋼條 近代元朱文第一人陳巨來, 他早年用高碳鋼刻印, 后來同門好友張魯庵 給他提供了英國貨鷹立球牌的封鋼, 然后自己把鋼條磨成刻刀, 后來在階級斗爭形勢高壓下, 陳巨來怕被人套上“封資修”的帽子, 刻刀材質(zhì)改用國產(chǎn)高碳鋼、封鋼、白鋼, 陳巨來還曾風趣地自嘲: “我磨的刀,永遠是斜的, 像小腳女人的腳?!?/span> △陳巨來 所以說,刻刀只是一個工具, 印刻的好不好還是在于自身,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一個人的綜合實力不夠的話, 就算是用了鑲金邊的刻刀, 印也就那么回事, 屏幕前的您說呢? 思考問題 請問他是誰? 在藝術(shù)上有成就的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怪癖,北宋有一位書法家非常喜歡玩石頭,甚至還跟石頭結(jié)拜成兄弟,請問您知道他是誰嗎?您還知道哪些藝術(shù)家的怪癖? 金石君會在所有留言的印友中隨機抽取一名幸運印友,贈送一個仿瓷小墨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