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的作品里反復(fù)出現(xiàn)球鞋、舊的牛仔褲、白T恤、銀手鐲意象。雖然難免偏執(zhí),可是多么自我,不被潮流和世俗左右,有本色美。她的書里沒有“卷首玉照”,沒有做作的作者簡介,作品就是最好的說明。喜歡銀飾的女子,就是這樣的吧。她們一定不是出身富豪之家,不然就會像F1女繼承人塔瑪拉家里那樣有無數(shù)珠寶。僅2019年她家被盜的那次,珠寶就價值2個億之多,而且珠寶因為太過昂貴,早已被轉(zhuǎn)移或被镕掉重塑,再也追不回了。安妮寶貝后來改名叫慶山。她也借筆下人物說出對名牌服飾和奢侈品的看法,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讀者愛她了。一個過于耽溺于時尚潮流之中的人,無論是在裝扮上還是在寫作上,都會失去自我。而安妮寶貝的文字,有一種淡定從容,自說自話,可是說得動人。很多年前第一次在師大圖書館遇到到安妮寶貝的小說時,我其實根本讀不進(jìn)去。因為那時撇家舍業(yè)忙于學(xué)位考試,心里不夠安靜?,F(xiàn)在到了潮平兩岸闊的中年,因此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的《素年錦時》也的確比當(dāng)年的《告別薇安》和《蓮花》更有味道。 她筆下的女子大多如互為映照的雙生,面目重復(fù),甚至在不同小說里有許多反復(fù)出現(xiàn)的情節(jié):手上的銀鐲子發(fā)出細(xì)微的聲響。出嫁那天下轎車時,穿著繡花鞋的腳,踩進(jìn)水洼里,落英繽紛,花瓣濺到婚紗上。一個與另一個心愛的男人有了關(guān)系,甚至有了他的孩子。她們互為對方需要......也許人生就是不斷的重復(fù),寫作的人,只是不斷地改寫與重寫,比如張愛玲。這張夏天時拍的圖模糊了,剛好模糊掉歲月的痕跡,產(chǎn)生一種假象,讓一個像另一個的影子:學(xué)生是一個正當(dāng)美好年華的女孩子,老師是一個曾有過美好年華的女子。這樣像我平常不戴眼鏡看到的人和事,很是美好。太好的人,太愛的人,我們是不是都愿意他們想像?兩個人手上有非常相像的銀手鐲,說明在很多方面我們也相像。這讓我想起某天看到的一個女子。她其實一點都不老,臉上沒皺紋,可是被人誤以為上了年紀(jì),實在是因為戴了太多的金飾。金表、寬的粗重的金鐲子、金戒指、金耳釘、金項鏈......而且包包和身上衣服都是時尚名牌,是絕大多數(shù)有了一點閱歷、財富和年紀(jì)的女子的選擇。她們的人生熱烈奔放,過于燦爛,肯定讀不進(jìn)去安妮寶貝。而沉浸于銀飾中的女子,可能沒有太多的財富,也沒有太多對物的貪婪渴求。她們就像安妮寶貝筆下的女子,有清剛絕然的自我,有一意孤行的勇氣,更有安靜豐富的內(nèi)心。她們一定愛棉布的衣裙,自然的黑發(fā),也一定能讀懂安妮寶貝千篇一律中細(xì)微的變化。黃金炫然奔放,很少人能駕馭它,戴出高貴與雅致。而內(nèi)斂的銀最安全,它本來就是和歲月相親相融的,隨著時間的疊加,慢慢失去剛出爐時淡粉的光澤,卻變得溫厚篤定。我身畔的穿著球鞋牛仔褲戴著銀飾的女孩子墨惜,畢業(yè)離開后去了沈陽,好像我們還不曾親近夠。我手腕上的銀鐲是母親留下的。我先生去云南,買了兩只銀鐲,一只給母親,另一只給了比母親年紀(jì)還大的她的遠(yuǎn)房外甥女。這只銀鐲沒有任何花紋,但是像雪一樣白,像月光一樣亮。也許它品質(zhì)太美好,實在不需要花紋了。雖然母親生前只戴了一次,但母親去世后我就戴在右手腕上,再沒除下過它。慢慢地,銀鐲和我融為一體。我敲擊鍵盤時,偶爾它會因為碰撞發(fā)出輕微聲響,似乎在為我的奔忙配音:好好戴你的銀,好好寫你的字,讓以后的日子都好好的。是要畢業(yè)了,彼此都很舍不得。她一次次來看我,就為了相處的時刻多一些,再多一些。我們都相信,在銀的映照守護(hù)下,可以更好地欣賞美好,并因此發(fā)出質(zhì)樸淡定的光。我還堅持認(rèn)為,是我影響她走上文學(xué)道路,病并引以為傲。因為我在詩人葛筱強的一篇文章里讀到了葦岸寫給他的第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話令我記憶深刻:“有一本《外國名人傳》,它的原序中有這樣一句'愛好真正的詩歌(文學(xué))的人——每一代人中都有很多——是世界上智力方面最最優(yōu)等的人?!覍⑦@句話視做是我們的最好的酬勞?!?/span>是的,從那一時刻起,以至到現(xiàn)在,都有銀在提醒我們,有最好的酬勞,要像銀一樣端然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