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學霸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我目前還沒有這種經(jīng)驗,但有一位老先生卻體驗過,他就是曾被周恩來夸獎為“文武全才”的干毅教授。 干毅教授獲得的是劍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而且他們一家三代,包括他本人在內(nèi)的11個人都是名校博士(沒算他的女婿季肖達博士)! 干毅的大女兒干榮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學博士,兒子干高雄和干小雄都是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外孫女季英慧畢業(yè)于美國麻省理工,獲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博士學位。 我是真的很好奇,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學霸家族,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能獲得怎樣不同的教育呢? 其實,對于干毅一家來說,他們并不認為自己有多么出眾的智商,反而很看重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 干毅的大女兒干榮珠博士就分享過自家的教育秘籍,她說:父親雖然話不多,但他用行動教會了我們很多,尤其是狠抓小學階段讓他們受益匪淺。 干榮珠博士 那么,如何狠抓小學階段呢? 專注的習慣要從小養(yǎng)成 干榮珠教授分享了一句人生格言,這句話是他的父親說的:“學習一定要有規(guī)矩,絕對不能三心二意?!?/p> 其實,孩子們每天一起上課學知識,之所以一天一天差距越拉越大,就是在于專注力不同。 所以在小學階段,與其逼著孩子回家后多學多少時間、報什么課外班,還不如狠抓專注的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不可忽視的品格培養(yǎng)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對孩子提出過這樣的要求:你就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管! 但干毅教授卻認為:“無論做什么事,講道德是前提!” 這里的道德包括了孩子也要承擔家庭中的責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擔家務等。 正是因為從小接受了品格教育,所以干毅的后代不光學習好,而且不啃老,他們才能成為各行各業(yè)受人尊重的精英。 堅持閱讀、堅持學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是一場馬拉松,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干榮珠教授回憶:父親從來不要求我們考高分,但他不允許我們偷懶、浪費時間。如果浪費時間就會被嚴肅批評。 干榮珠教授上小學的時候,家里的條件并不好,白天她要上課,放學后還要隨著家人去地里干農(nóng)活,每天回家都很累。但即使是這樣干毅也還是每天堅持陪著孩子看書。 正是在這樣的堅持下,干榮珠和兄弟姐妹才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最終實現(xiàn)了夢想。 我寫過那么多學霸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愛閱讀,而且多數(shù)學霸不光愛看書,還會總結(jié)出一套好的閱讀方法。 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有了好的閱讀方法才能讓閱讀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 家長也要適當教孩子一些好的閱讀方法,提升閱讀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