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軍一個團長和三個營長的戰(zhàn)斗故事 三打紅山包,是在我志愿軍第65軍統(tǒng)一部署下,由194師582團在開城前線談判帳篷旁邊組織的一場陣地攻防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斗雖然爭奪的幾個山頭并不算大,我軍投入的兵力也不算多,但因為作戰(zhàn)的時機正處于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同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lián)合國軍”停戰(zhàn)談判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刻,作戰(zhàn)地點又在談判帳篷以南僅5公里處,交戰(zhàn)的炮火聲雙方談判人員都能聽得到,所以這場戰(zhàn)斗影響極為重大。 “紅山包”就是板門店正南約五公里、砂川河以東約一公里的西場里北山。西場里北山連同其正北方約七百米處的67高地、正南方約三公里的86.9高地一線,為敵軍前哨陣地。砂川河以西為我軍陣地。西場里北山原本是青山,由于敵我雙方反復爭奪,不斷遭到雙方炮火轟炸,青山變成了紅山,戰(zhàn)士們便稱它為“紅山包”。 “三打紅山包”,即是從1952年9月6日至10月6日之間,我582團三次攻打紅山包,第三次同時攻打67高地,奪取陣地后,經過艱難防守,打退敵軍無數次攻擊,使敵軍最終被迫放棄,我軍占領紅山包和67高地的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斗雖然打得艱苦,也付出了一定的人員傷亡,但我軍指戰(zhàn)員以英勇不屈的精神,高超的指揮藝術,炮兵步兵嚴密的協(xié)調配合,堪稱經典之戰(zhàn)。戰(zhàn)前準備,團長張振川親自到前線偵察敵情在攻打紅山包之前,為了偵察敵情地形,張振川團長先是派兩名偵察員,夜間潛伏到河東敵軍陣地一側,白天觀察一整天,摸清敵人的工事、障礙、活動規(guī)律等,晚上撤回來報告情況。在偵察員潛伏偵察之后,張振川團長又親自帶突擊隊的一營營長張善交和連排長們利用夜間摸過河去,實地看沖鋒道路、部隊準備待機位置、步炮兵如何有效協(xié)同等。當王道邦軍長兼政委知道這一情況后,嚴肅地批評了這位才29歲的張振川團長:“你團長過河干什么?地雷炸死你!那是突擊隊的事!”師政委陳亞夫連忙解圍:“軍長,你不用擔心,他已經叫偵察員把道路上地雷大搬家了。前邊還有小分隊掩護他們?!避婇L聽后才消了氣。大家心里明白,軍長說是批評,而實際上是關心愛護,擔心這位年輕有為的團長兼政委發(fā)生什么意外。為了確保敵情準確,師長趙文進要求捉一個活的來了解敵陣地內部情況。張振川團長派偵察組潛伏到67高地和西場里北山之間,等到第五天,終于抓回來一個“活的”。給師長報告后,趙師長高興地說:“好,干得很漂亮!”在摸清敵情后,張振川團長一邊親自組織突擊隊有針對性地進行模擬訓練,一邊組織力量夜間潛入敵陣地前挖出了能夠容納第一突擊隊4個組70人的隱蔽洞。同時,參加協(xié)同作戰(zhàn)的炮兵、坦克部隊選擇好了最佳發(fā)射陣地。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攻擊命令。1952年9月6日18時,582團一連及九連三排在炮兵403團、43團和坦克5團的配合下,向紅山包發(fā)動攻擊。經過15分鐘的炮火準備,隱蔽在敵陣地前的一連第一爆破組僅用5分鐘就炸掉敵三道鐵絲網。接著,第二爆破組迅速占領并鞏固了突破口。突擊隊在張善交營長的率領下,冒著爆破煙霧沖上山頭,以火箭筒、60炮、無座力炮等,逐個摧毀了敵地堡,激戰(zhàn)僅9分鐘,便全部占領敵陣地,全殲守敵54名,繳獲輕機槍兩挺。爾后,我軍主動放棄陣地。9月7日上午,敵軍又以一個加強排上山防守。二打紅山包時,張振川團長原本是要讓三營打的,但一營營長張善交要求一定要帶部隊再打一次。因為一打紅山包后,團長批評他占領陣地后見洞就炸,沒活捉俘虜。張善交向團長保證:“這次我攻上去一定給你捉幾個活的回來?!睆堈翊▓F長見一營的指戰(zhàn)員勁頭很足,上一次進攻中傷亡也不大,便批準由張善交帶隊二打紅山包。582團二打紅山包時,軍首長命令195師584團同時攻打距紅山包正南方約三公里的86.9高地,兩點同時打。張振川團長告訴張善交,占領陣地后部隊不撤,讓敵人來攻,以便大量殺傷敵人,也看看敵軍攻擊規(guī)模。待三打時,真正把陣地占領下來,把我軍防御陣地推過砂川河去。9月19日18時,582團一連在炮兵403團、43團和坦克5團的緊密配合下,經過10分鐘的炮火準備,向紅山包發(fā)起第二次攻擊。一連從發(fā)起沖擊到完全占領陣地,僅用了4分鐘。這次二打紅山包,張善交有了經驗,攻上陣地后就迅速組織殲滅了陣地表面上的敵人,把敵軍的小坑道和隱蔽洞口上安排沖鋒槍手堵起來,組織小聯(lián)絡員(朝鮮族戰(zhàn)士)喊話,加上手榴彈在敵坑道口上的爆炸威脅,不但活捉了二十多名俘虜,還繳獲了敵人大批槍彈裝備,占領了敵人挖的大隱蔽部和小坑道。一連攻上紅山包后,張振川團長派九連帶火箭筒、重機槍組替換一連防御。敵軍在飛機、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步兵發(fā)動了多次進攻,都被九連打了回去。如此反復幾次后,張振川團長下達了撤回的命令。三打紅山包和67高地,三營營長孟令春、二營營長王守忠率突擊隊沖鋒陷陣 根據65軍的命令,582團在三打紅山包時,要同時攻占紅山包正北方向約700米的67高地,195師584團要二打86.9高地,并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爭取攻占并守住這三點,把我軍陣地推過砂川河東,站穩(wěn)腳跟,爭取在談判中把軍事分界線劃到敵人那邊去。張振川團長根據65軍、194師首長的作戰(zhàn)部署,確定由三營營長孟令春帶突擊隊三打紅山包,由二營營長王守忠?guī)粨絷牴ゴ?7高地。為了靠前指揮,團前指由德物山向前移至100高地前無名高地二營四連的主坑道內,距紅山包隔河相望,只有幾百米。在用幾個彈藥箱子拼起來的桌子上,鋪著一張軍用地圖,四邊坐著炮兵、坦克部隊和步兵團首長。為了做好戰(zhàn)前準備工作,夜間派出小分隊,排除了敵陣地前的地雷,切斷了敵通信線。從9月28日起,師炮兵群及配屬582團的炮兵403團、43團和48團,不斷對紅山包和67高地進行破壞性射擊。10月2日凌晨,兩支突擊隊在兩位營長的率領下進入出發(fā)地域隱蔽,17點30分進入敵陣地前屯兵洞隱蔽待命。1952年10月2日20時,在65軍的統(tǒng)一指揮下,板門店正面戰(zhàn)場25公里的地段上,我軍萬炮齊鳴,敵軍陣地上硝煙彌漫,爆炸聲響徹云霄。雖然敵25公里的前沿陣地遭我軍炮火轟炸,但我軍真正要打的只有三個點:67高地、紅山包、86.9高地。經過15分鐘的炮火準備,我步兵突擊隊發(fā)起攻擊。戰(zhàn)斗開始后,三營營長孟令春這一路攻紅山包最先占領陣地。突擊隊雖然是新上來的三營七連,但有參加二打紅山包一連的7名戰(zhàn)士當向導,戰(zhàn)斗進行得比較順利。當突擊隊占領第一道戰(zhàn)壕,孟令春沖進戰(zhàn)壕向團長報告戰(zhàn)況時,不知道從哪里投來的手榴彈在孟令春腳下吱吱冒煙,而孟營長只顧向團長匯報,對危險全然不知,身旁的通信員朱永福眼急手快,撿起來投出戰(zhàn)壕,手榴彈還沒有落地就爆炸了,險些要了孟令春營長的命。第三次攻打紅山包,七連僅用45分鐘就占領敵軍全部陣地,全殲守敵一個加強排,共斃敵22名,俘敵39名,繳獲輕重機槍8挺,噴火器2具,繳了幾十支美國的卡賓槍。爾后,七連將陣地交八連堅守。二營營長王守忠率領五連突擊隊正要向67高地發(fā)起沖鋒時,通信聯(lián)絡突然中斷,部隊失去了團首長的指揮。關鍵時刻,王守忠營長果斷下達戰(zhàn)斗命令,五連一、二排從67高地南北兩側發(fā)起攻擊,僅3分鐘便占領了敵表面陣地,敵人鉆進坑道和地堡進行頑抗,指戰(zhàn)員們逐個向地堡投炸藥包、塞爆破筒,將12個大小地堡全部解決。經過一小時激戰(zhàn),完全占領67高地,全殲守敵一個加強排,其中斃敵60名,俘敵14名,繳獲輕重機槍9挺,60炮2門,還有其它武器器材。戰(zhàn)斗結束后,五連留下三排堅守67高地,主力于10月3日4時撤回砂川河以西我軍陣地。由于67高地對周圍陣地有鉗制作用,我軍攻占后,敵軍進行了瘋狂地反撲。3日14時30分,五連三排奉命將陣地移交六連堅守。從3日起,敵軍就以排連、最后以營的兵力,在飛機、大炮、坦克支援下,向67高地進行反撲。打到第三天,六連從兩個排打到只能整編一個加強班。敵人噴火坦克沖上我陣地,陣地變成一片火海。六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已多處負傷,雙目失明。在敵人又一次沖上我陣地時,他用步話機呼喚團長:“向我陣地開炮!”團長張振川從團前指看到敵人火力鋪天蓋地壓下來,我們的戰(zhàn)士一個個倒下去。當他確定陣地表面沒有我軍戰(zhàn)士時,用手一揮,命令炮兵向我陣地上的敵人開了炮。敵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于10月5日上午11時10分重新占領了67高地。我在陣地上的六連的指戰(zhàn)員全部壯烈犧牲,英雄們的鮮血染紅了67高地。怎么辦?大白天,還隔著一道河,敵人的飛機還在空中飛,敵我的炮兵都還在打。陣地一定要推過砂川河以東,攻占敵人陣地后,要不惜一切代價堅守住,這是軍首長的命令。是現在反擊?還是經過準備再攻?這位年輕的團長兼政委張振川面臨著艱難的抉擇!這時,二營營長王守忠打來電話:“團長,干吧!河東屯兵洞內,連輕傷員還能組織兩個加強班。還有四連一個排準備支援六連,已在河東待避洞準備好?!睆堈翊▓F長告訴王守忠:“你先準備好兩個精干的小分隊,準備在炮火急襲后,分兩路一起打上去,等待命令!”王守忠營長高興地說:“好啦,團長!”放下電話,張振川團長連忙同在指揮所的炮兵群、坦克團的首長統(tǒng)一了思想,又打電話向趙文進師長報告了準備立即反攻的決心,得到了師長的批準。沒到十分鐘,我們各陣地上的大炮轟鳴起來,67高地上煙云滾滾。炮火剛一轉移,王守忠組織的兩支小分隊像兩支利箭一樣,直插67高地,把殘存的敵人一掃而光,還捉到了敵人的俘虜。待敵人第二輪飛機飛來時,陣地已經被我軍奪回來了,陣地上的部隊已多數隱蔽好了。我河西陣地上的各種火器一起開火,一架飛機連飛行員被打中,直接栽到了67高地的山腳下。第二天,也就是我軍攻占67高地的第五天,敵人又連續(xù)攻了一天,被我炮兵打掉幾輛坦克,步兵遭毀滅性殺傷。至此,我軍經過五晝夜爭奪,最終占領了67高地。美軍認輸,不再來攻。戰(zhàn)后查明,偽陸戰(zhàn)1團團長因戰(zhàn)敗被撤職,營長自殺。這場戰(zhàn)斗勝利后,19兵團、65軍、194師分別給一大批參戰(zhàn)單位和個人立功受獎,其中582團6連榮立特等功,6連副指導員趙先友被追記特等功;582團另有五個單位榮立一等功,八名個人榮(追)記一等功;還有一批單位和個人榮立二等功。在這場三打紅山包和67高地攻防作戰(zhàn)中,參戰(zhàn)指戰(zhàn)員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敢打敢拼的頑強斗志,周密細致的戰(zhàn)前準備,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是克敵制勝的決定因素。但深入研究這場戰(zhàn)斗,指揮作戰(zhàn)的團長兼政委張振川,親自帶領突擊隊攻打山頭的一營營長張善交、二營營長王守忠、三營營長孟令春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位營長也都立了戰(zhàn)功。這場戰(zhàn)斗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我代表團在談判桌上同敵人的唇槍舌戰(zhàn)。我談判代表團負責人李克農獲悉我軍反擊作戰(zhàn)第三次奪取紅山包和67高地的勝利后,立即打來電話,向65軍軍長兼政委王道邦和194師師長趙文進表示祝賀!隨后,他還聽取了582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的匯報,并邀請我軍師領導陪同其親臨582團,向參戰(zhàn)部隊指戰(zhàn)員進行慰問。他贊譽說:“你們的卓越指揮、英勇戰(zhàn)斗所取得的勝利,有力地支持了我們的談判立場,打擊了敵軍及其談判代表哈利遜的囂張氣焰!我謹代表談判代表團向你們表示熱烈地祝賀和感謝!”這場戰(zhàn)斗的勝利,將我軍實際控制線向東推進了兩公里,避免了砂川河以西我軍主陣地劃為非軍事區(qū),這對保衛(wèi)開城有著重要的意義。戰(zhàn)斗勝利后,志愿軍19兵團(時任司令員韓先楚、政委李志民,轄63軍、64軍、65軍)專門給65軍發(fā)來賀電,對參戰(zhàn)部隊致以親切慰問。19兵團機關報《抗美前線》發(fā)表社論,慶賀開城前線的新勝利。新華社朝鮮前線10月8日、9日電,分別報道了這一戰(zhàn)績。1956年10月,這一戰(zhàn)例被抗美援朝戰(zhàn)爭經驗總結委員會編入《戰(zhàn)例選輯》。指揮這場戰(zhàn)斗的志愿軍582團團長兼政委張振川,回國后先后任194師師長、65軍代軍長、河北省軍區(qū)司令員?,F在石家莊休養(yǎng)。 帶領突擊隊一打、二打紅山包的一營營長張善交回國后,先后任團參謀長、團長、195師師長。1977年因突發(fā)腦溢血不幸英年早逝,年僅51歲。 帶領突擊隊三打紅山包的三營營長孟令春回國后,先后任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師長、山西省軍區(qū)參謀長?,F在山西太原休養(yǎng)。帶領突擊隊攻打67高地的二營營長王守忠回國后,先后任副團長、團長、194師師長、65軍副軍長。已病故。英雄的582團1998年師改旅時被撤銷,裁減下來的156人由該團領導帶領,并入老團長吳國華(1997年轉業(yè)到北京市公安局,任中軍軍弘集團董事長)中軍軍弘安保集團,繼續(xù)傳承“向我開炮”本色,續(xù)寫英雄團隊贊歌。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寫完了這篇記錄老部隊和老首長戰(zhàn)斗經歷的文稿。我1971年入伍到65軍194師服役時,正是王守忠任師長、孟令春任副師長,張善交在兄弟部隊195師任師長。1975年,張振川代軍長到任。在我心里,張振川、王守忠、孟令春、張善交等老首長就像神一樣的存在。在部隊時,就聽說過一些他們的戰(zhàn)斗故事。退休后,出于對老部隊的懷念和對老首長的敬仰,閱讀了許多關于老部隊的歷史資料和回憶文章。了解的越多對老部隊的感情越深,對老首長崇敬越發(fā)強烈。幾位老首長都是唐山地區(qū)人,都是在抗日峰火中參軍入伍,都是從原冀東軍區(qū)48團成長起來的。他們經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洗禮。他們從冀東打到華北,又從華北打到西北,再從西北打到朝鮮。他們?yōu)槊褡褰夥牛轮袊慕⒑蛷娛⒊錾胨?,在槍林彈雨中幸存下來。他們長期在部隊工作,為我軍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他們是國家的棟梁,民族的英雄,軍隊的驕傲,是真正最可愛的人。傳承他們的精神,宣傳他們的業(yè)績,尊重他們的貢獻,是我們這些后來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注:本文資料采自《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六十五軍軍史》、《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一九四師師史》、張振川司令員回憶錄《鏖戰(zhàn)疆場》、孟令春口述:《“紅山包”戰(zhàn)斗回憶》和忠誠等作者的相關回憶文章。原65軍政治部紀檢處處長王明清老戰(zhàn)友對本文提供了重要幫助。 ★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與您一路同行★ 【作者簡介】 李仁清,湖北省枝江市人,從軍四十年,曾在一九四師服役,現居住北京。 
1.來稿字數需要300以上,含個人簡介方可加注原創(chuàng)標識,不加注原創(chuàng)無法添加到個人專輯。 2.本公眾號已經與360個人圖書館同步,不加注原創(chuàng)無法同步360文庫。 3.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后臺大數據會自動過濾,花費時間編輯后將無法推送,請自尊。 4. 了解《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同題作品征文詳情,請點:【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同題作品征文啟事。 5.發(fā)稿郵箱:917141698@qq.com。郵箱來稿需要添加主編微信917141698,以便溝通相關事宜。 6.嚴禁把發(fā)到朋友圈、文學群的稿子私發(fā)編輯或郵箱,閱讀量低于100者,將控制刊推后續(xù)來稿。 7.【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創(chuàng)刊號已經開始籌劃,歡迎廣大軍旅文學愛好者賜稿指導! 8.了解平臺情況點擊: 軍旅原創(chuàng)文學公告。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