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去年發(fā)布的iPhone12系列上,全系搭載OLED屏,iPhone11成為了蘋果最后一款使用LCD屏的數(shù)字系列機型。如果說售價5499元起步的iPhone12系列用OLED屏是應該的,但現(xiàn)在,連千元機都開始普及OLED屏了。 10月28日發(fā)布的Redmi Note11系列,也拋棄了上代的LCD屏,使用了三星OLED屏,Redmi Note11 Pro的起售價,僅為1479元(京東雙11特惠價,原價1699元)。 不到1500元的手機都用上了OLED屏,雖然還是有很多用戶喜歡LCD屏,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智能手機留給LCD屏的時間,是越來越少了。 LCD有眾多缺點:顯示效果差、功耗高、無法使用屏下指紋LCD屏歷史悠久,1968年由美國發(fā)明,日本將其發(fā)展壯大,成為了主流的顯示屏。但LCD屏有眾多缺點,比如顯示效果差、功耗高、無法使用屏下指紋。 LCD屏依賴背光系統(tǒng),無論是色溫、色差,還是顯示效果都比自發(fā)光的OLED屏差不少。以iPhone13和iPhone11的屏幕參數(shù)為例,前者對比度200萬:1、最大亮度1200尼特,后者對比度僅為1400:1、最大亮度625尼特。 由于背光層的存在,LCD屏幕的功耗也會比OLED屏幕高出不少,手機進入5G時代后功耗增加,為了讓手機盡量輕薄、又要控制電池容量,OLED屏就成了更好的選擇。 而且屏幕指紋,以及即將普及的屏下攝像頭,都需要借助OLED屏的高透光性才能做到,這也是手機廠商逐漸拋棄LCD屏的重要原因。 至于OLED屏存在燒屏的問題,在技術不斷打磨之后,現(xiàn)在發(fā)生的概率已經很低了,一款使用了三四年的OLED屏手機,屏幕也一切正常。 OLED屏的成本在不斷下降在智能手機發(fā)展的初期,大部分機型采用LCD屏,只有少數(shù)高端旗艦使用OLED屏,原因是成本太高。 成本高首先是因為韓國廠商三星、LG占據(jù)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隨著國產面板商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的崛起,韓國廠商不再具有壟斷性的優(yōu)勢。 根據(jù)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市場收益為210億美元,三星以48%的收益份額位居第一,國產面板商京東方排名第二,收益份額為15%。 京東方不僅已經成為蘋果的供應商,還將為2022款三星Galaxy A73提供OLED屏幕。三星之所以不用自家的屏幕,而是選擇了京東方,原因是京東方的OLED屏成本比三星更低。 小米在1500元的Redmi Note11 Pro上使用OLED屏,還是三星屏,說明OLED屏的成本已經比LCD屏高不了太多。 在小米的帶動下,其他手機廠商勢必會跟進,今后會有大量這個價位的機型會搭載OLED屏,以提高產品競爭力。未來我們甚至能在千元以下的手機上,看到OLED屏。 智能手機留給LCD屏的時間,確實已經不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