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微漫煙葉
編者按:說到歷史上的游牧征服者,有兩大家非常熟悉,一位是蒙古征服者成吉思汗,一位是經(jīng)常與明朝朱棣斗獸的瘸子帖木兒。本文咱們不斗獸,就來說說歷史上這位征服者對于印度的征服。 這里先說一下蒙古人與突厥人之間的爭斗?!按蠹s距今兩千年前,古代被稱為蒙古的那個部落,與另一些突厥部落發(fā)生了內(nèi)哄,終于引起戰(zhàn)爭……另一些部落戰(zhàn)勝了蒙古人,對他們進行了大屠殺,使他們只剩下兩男兩女?!雹龠@是一則流傳下來的關于蒙古起源的故事,雖然未必可信,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蒙古人印象里面與突厥人的血海深仇。在13世紀,突厥人先蒙古人一步西征,很快就在印度建立了強權政府“德里蘇丹”。而帖木兒這個突厥化的蒙古人,南下的目標就是德里蘇丹國。 自德里蘇丹建國以來,時刻面對北方的蒙古入侵者。在早期,德里蘇丹憑借強大的戰(zhàn)斗力,取得了勝多敗少的輝煌戰(zhàn)績。這一點不但印度史料有記載,就連蒙古史料也承認。如“他(都哇)有一些兒子,……夏天他們住在古耳和合兒赤斯坦境內(nèi),冬天則在哥疾寧地區(qū)……他們不得不經(jīng)常與德里的算端(蘇丹)們作戰(zhàn)。德里的軍隊不止一次擊潰他們?!雹?/span>所以當聽聞帖木兒要南下進攻德里蘇丹國的時候,謀士都認為帖木兒瘋了。那么,帖木兒的自信究竟來自何方?這還是要從帖木兒的軍隊開始說起。當時的帖木兒軍隊以騎兵為主。首先,他改變了蒙古的民兵制,將十二個部落構成精銳的中央常備軍,其他二十八個部落照原來的習俗組成民兵。但是帖木兒已經(jīng)不斷征戰(zhàn)26年,所以這些軍隊也已經(jīng)身經(jīng)百戰(zhàn),與職業(yè)軍隊無異。其次,帖木兒與成吉思汗的軍隊不同,是有軍餉的,每一位士兵的軍餉按照一匹馬的價格,要是作戰(zhàn)勇猛,可以增加1~4匹馬的賞金。
 顯然,帖木兒這么做是為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帖木兒手中還有一支戈爾沁衛(wèi)隊,他們善于馬下作戰(zhàn),如在帖列克河戰(zhàn)役中,“那些衛(wèi)士圍繞著帖木兒,以跪姿持盾掩蔽,構成一個活圍墻,嚴密保護帖木兒的安全。有數(shù)個衛(wèi)士甚至沖出去,奪得敵人數(shù)輛車回來,作為屏障?!雹?/span>另外,帖木兒還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只要是有才干之人,不管是異教徒還其他民族都能受到重用。在他圍攻阿勒頗期間,“一個馬木魯克王朝的敘利亞戰(zhàn)士重傷無數(shù),據(jù)說光是頭上就有30幾處劍傷以及其他傷,還不算他身上受的傷,這個戰(zhàn)士躺在死人堆里,滿身是血,還剩最后一口氣正走向死亡,他被帶到帖木兒之前,據(jù)阿拉伯史學家伯爾迪記載:'帖木兒深深地為這個戰(zhàn)士的勇猛和堅韌而驚嘆,要求立刻用最好的藥物醫(yī)治這個之前從未見過的敘利亞士兵?!堋本褪怯捎谔緝哼@種英雄不問出身的方式,其麾下聚集有大批能征善戰(zhàn)之輩。 在排兵布陣方面,蒙古傳統(tǒng)原本是以左中右為主的布置,但帖木兒在與脫脫迷失作戰(zhàn)的時候,“他親自對本方的戰(zhàn)斗陣勢作了布置。他完全按新的方式來組織軍隊作戰(zhàn)單位,全軍的左右兩翼與中軍各配備一支前衛(wèi)部隊同時,為加強中軍的戰(zhàn)斗力,還配備了一支后備部隊,由帖木兒的衛(wèi)隊和二十個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的聯(lián)隊組成。帖木兒親自統(tǒng)帥,隨時準備策應各翼。”這是帖木兒對傳統(tǒng)的蒙古軍隊作戰(zhàn)布陣的出色改革,所以巴托爾德說:“戰(zhàn)斗中帖木兒采取七支部隊的特殊布陣型式,這在當時還是史無前例的?!雹?/span>最后說一下帖木兒軍隊的武器裝備。這可以從兩次大閱兵中看出來,第一次是在對戰(zhàn)金帳汗國的時候,他的每一部都在高舉著他們的牛尾或馬尾旗接受檢閱.帖木爾穿著全套禮服,帶著鑲嵌著紅寶石、配有貂皮裝飾的金冠參與儀式.每個士兵帶著他們的長矛、錘矛、短刀、皮盾、弓和裝有30支箭的箭袋,參加閱兵。有的士兵配雙刀,長的掛左邊,短的掛右邊,精銳重騎兵們配備全套戰(zhàn)馬護甲,有的還帶著套索。這次大閱兵進行了兩天。第二次閱兵活動是在安卡拉大戰(zhàn)之前,他的所有部隊的護甲、馬鞍、箭袋、腰帶、矛上的三角旗、盾、大旗分別被涂成紅紫黃白等多種顏色以示區(qū)分。就像阿拔斯王朝以來的許多伊斯蘭部隊一樣,帖木爾軍也有軍服。帖木爾軍的行軍順序也很有講究,帖木爾本人在行軍中通常跟在作為前衛(wèi)的幾個萬人隊之后,然后是騎兵大部隊,騎兵之后是步兵主力部隊和輜重部隊。由此可以看出,帖木兒的軍隊比起傳統(tǒng)蒙古軍隊無疑更強。 而帖木兒的敵人——德里蘇丹之所以能夠多次大敗蒙古人,與其強大的軍隊是分不開的。德里的軍隊分為騎兵、步兵與象兵,并和蒙古人一樣以騎兵為主。在蘇丹阿拉·烏德·J·卡吉爾(自稱亞歷山大二世)時期,更是建立了中央常備軍,并號稱光騎兵就有475000之多。憑借這支強軍,他北破蒙古,南滅印度各國達到了德里蘇丹鼎盛時期。但是隨著德里蘇丹的衰落,到帖木兒入侵之時,德里蘇丹國又恢復到最早的民兵組織。這些騎兵,“每一騎兵備有兩把長劍,一把短劍以及一副弓箭,騎兵有時用鎧甲。騎兵除了騎乘的馬之外,有另帶一匹備用馬。騎兵按此分為三等:第一等Murattab,一騎兵備有兩匹戰(zhàn)馬者;第二等Sawar,一騎兵備有一匹戰(zhàn)馬者,第三等Do-aspa,一騎兵備有一匹非良種馬者?!雹抻捎诤兔晒湃艘粯右彩且则T兵為主,所以蒙古人的騎兵戰(zhàn)術,德里蘇丹并不懼怕。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古代王朝入侵印度都不得不面對的大敵——戰(zhàn)象。這些戰(zhàn)象給穆斯林入侵造成極大的殺傷與震撼,“來自大象的死刑徹底摧毀了汗國士兵的士氣,有一頭大象用長鼻卷起并拋起汗國的旗手,然后用安置鋼刀的長牙接住從空中落下的身軀,并裁成兩段,其他大象則從馬上將騎士拉下并踩死?!雹哌@些大象還裝備有木塔,里面有5~6名士兵,與象甲。 至于步兵裝備有弓劍矛等武器,其中以弓箭手地位最高。顯然德里蘇丹的軍隊還是有傳統(tǒng)的游牧色彩,這也就是為啥可以對蒙古連戰(zhàn)連勝的原因,但是這次的敵人是蒙古的加強版帖木兒。公元1397,帖木兒一身令下,九萬大軍踏上了征服印度之路。起初戰(zhàn)斗一番風順,但很快帖木兒就遇到了他的第一個難關,就是高嵩如云的興都庫山脈,它唯一的通道在海拔3800米上,只要當?shù)氐目ǚ圃俗钄r,就算不能阻擋帖木兒的大軍,也能給予其重創(chuàng)。對此,帖木兒沒有畏懼。 他不顧六十高齡,身先士卒。為了保證兵貴神速他只帶領少量精銳部隊,毅然踏上了征程。為了不打草驚蛇,帖木兒保持隱秘性,軍隊只在夜間進軍。由于夜間寒冷刺骨,外加冰面打滑,62歲的帖木兒一度讓人抬著行進。到達目的地之前,帖木兒的戰(zhàn)馬都已死亡殆盡。但是帖木兒依然無所畏懼,到達目的之后,立刻發(fā)動進攻。一場苦戰(zhàn)之后,他大獲全勝,成功的打通了通向德里的道路。9月,帖木兒的軍隊到達印度河,他的工程部隊建造了一座橋,使其成功渡河。帖木兒一路上燒殺搶奪,搓毀了大量城鎮(zhèn)與農(nóng)村,還俘虜大量的平民。在到達德里之時,帖木兒忽然遭到德里騎兵的攻擊。之后帖木兒成功的擊退了他們,而印度俘虜在攻擊時歡呼雀躍,使帖木兒擔心他們會在接下來的戰(zhàn)斗中造反,所以就將他們?nèi)繗⒌?,被屠殺者?jù)說有10萬之巨。第一條路是圍攻德里。此時德里只有德里守備部隊,他們分為兩種。第一是蘇丹直轄部隊,第二是各貴族的親兵,其他各地的軍隊尚在遠處。顯然,帖木兒此時有絕對的數(shù)量優(yōu)勢,但是蒙古人并不擅長攻城,之前的蒙古人曾經(jīng)就說過“派他當頭哨,直到十個指甲揭蓋,叫他攻攀山一樣的城池,派他當探馬赤,直到他的五個指甲磨禿,叫他攻攀鍛鐵一般的城池?!雹?/span>同時,德里易守難攻,在阿拉·烏德·J·卡吉爾蘇丹時期,按照印度史料記載,蒙古人15萬大軍圍攻德里。雖然他們成功擊敗各地援軍,并且動用先進的火炮,但是始終無法攻克德里,只能在兩個月之后被迫解圍而去。
 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帖木兒顯然不可能貿(mào)然攻城。另一條路是將德里的軍隊引誘出來一舉殲滅。但是由于帖木兒的軍隊對印度的大象頗有畏懼,所以帖木兒先挖了一條很深的戰(zhàn)壕,之后用堡壘將戰(zhàn)壕保護起來作為兩條防線。之后,他又在戰(zhàn)象必經(jīng)之路鋪滿加大的鐵蒺藜,最后還準備了大批的駱駝,這些駱駝背上捆著高高的木塊和稻草。再做完這些準備之后,帖木兒先派出一支弱軍去德里城附近引誘,成功將德里軍隊引誘到平原上來。德里的軍隊有120頭大象、4萬步兵與1萬騎兵。他們的騎兵布置在兩翼,中間布置著大象,后面跟著步兵。當?shù)吕锏能婈牭竭_戰(zhàn)場的時候,由于地面有大量鐵蒺藜,他們沒有急于投入戰(zhàn)象,而是先將一部分軍隊派出來清理戰(zhàn)場。帖木兒則以箭雨對其打擊。當?shù)吕镘婈犌謇硗陸?zhàn)場,帖木兒迅速命軍隊出擊。他們在堡壘前列開陣勢,發(fā)出似狂暴地雷鳴般震耳欲隆的聲音,向敵軍襲來。 此時的德里蘇丹迅速出動他們的大象,“所有大象在距離韃靼人隊伍1000米處聚集起來,然后狂嚎著向敵軍沖去,戰(zhàn)場揚起遮天蔽日的沙塵,發(fā)出的嘶鳴聲震隆發(fā)聵?!笙蟊成习仓弥薮蟮你~皮戰(zhàn)鼓……當它們進攻時,(大象身上的人)猛敲戰(zhàn)鼓?!雹?/span>一開始,帖木兒的軍隊面對大象陷入恐慌,被德里的軍隊打的節(jié)節(jié)敗退。這個時候帖木兒“命載草之駱駝進入戰(zhàn)場,雙方接觸,即縱火燒草,駱駝背上火起,遂使敵陣中之巨象,四處逃竄。因巨象性畏火,見之即走?!雹饽切┰谙笕罕澈鬀_鋒的步兵,之前還一個勁的跟著沖鋒,現(xiàn)在瞬間倒大霉了。他們先是遭到了大象的踐踏,之后又是駱駝的踐踏,最后由帖木兒的軍隊給予致命一擊,終結這場會戰(zhàn)。 就這樣,帖木兒乘勝攻破了德里,隨后他的軍隊如通常一樣的大肆搶劫。以前帖木兒征服一地之后,就將當?shù)厝嗣翊笏镣罋?,之后做成人骨塔,用來威懾當?shù)?,之后就走。但是這一次,帖木兒卻將德里的土地分給自己的手下管理,明顯是想保有此地。主要原因是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帖木兒實際是防守反擊,主要摧毀敵人讓其不能對其造成危險即可。但是這次的戰(zhàn)爭是主動征服戰(zhàn)爭,所以要對征服地進行管理才行。不過對于帖木兒軍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得到了大量的戰(zhàn)象,這些戰(zhàn)象在之后對馬木魯克和奧斯曼時大展神威,另一方面德里也并沒有就此結束,戰(zhàn)后德里蘇丹進入最后一個王朝阿富汗人統(tǒng)治時期,一直到帖木兒的后代將其滅亡為止。 ④DAVID NICOLLE PHD《THE AGE OF TAMERLANE》⑦KONSTANTIN NISSOV《WAR ELEPHANTS》⑨約什·卡明斯《最強兵法 軍事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zhàn)術詳解(全彩圖文版)》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微漫煙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