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師附小五(四)班 陳子鍇 每天早上從西皋市場東大門經(jīng)過時,我發(fā)現(xiàn)便民疏導(dǎo)點總是人潮涌動。爺爺說,那里有一群特殊的賣菜人,我決定周日起早去一探究竟。 早上五點半,我和爺爺來到疏導(dǎo)點,路的兩邊全是賣菜的老爺爺、老奶奶,年齡都在六七十歲以上。車上擺著新鮮的青菜、白菜、蘿卜、韭菜,地上堆著洗干凈的花生、土豆、芋頭、紅薯,框里裝著草雞、雞蛋、鴨蛋等,這些都是地道的本地菜。 我來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面前,她正在路邊刮芋頭皮,是早上四點從丁堰過來的。我覺得她的芋頭很有特色,芋頭的芽是紫色的,去皮后的芋頭也是淡淡的紫色?!斑@是什么芋頭?”我好奇地問。她說:“這是本地的香堂芋?!薄坝箢^好種嗎?”我又問。她說:“不好種啊。從清明到現(xiàn)在才收獲。芋頭生長時間長,要鋤草、培土、施肥,夏天要經(jīng)常澆水。人不辛苦怎么能有收獲呢?” 旁邊是一位老爺爺,他頭發(fā)花白,皮膚黝黑,手指粗壯,早上三點從江安過來。地上擺著像小山似的紅薯,個個光滑個大。老爺爺說,他的紅薯,是長在沙土里的,皮紅肉黃,生吃如同雪蓮果,又甜又脆;蒸熟了吃,又甜又軟,香甜可口。我問他:“紅薯產(chǎn)量這么大,一定很好種吧?”他說:“不好種啊,收麥子以后開始扦插紅薯苗,長到霜降才收獲。中途要清理三次藤,還要注意鋤草、防蟲。藤會長到十米長,要及時切斷,不然肥力會全到藤上,紅薯就長不大了。如果少翻一次藤,紅薯就會小一圈。種植過程中特別是要防'土狗’(螻蛄),它會把紅薯咬得坑坑洼洼,甚至鉆到紅薯里做窩。人不能偷懶,要不然就不會有收獲呀!” 另一邊的也是一位老奶奶,她頭發(fā)稀少,牙齒僅剩幾顆,一問今年已經(jīng)快80歲了,她是凌晨兩點從馬塘來的。她專門賣青菜,個個翠色欲滴。我說:“您的青菜這么好,一定是最容易種的吧。”她說:“哪里啊,它最難種!種子種下去,要用濕布蓋著,三天發(fā)芽,發(fā)芽后要及時把布掀開。夏天太陽熱辣的時候要遮陽,不然都曬死了;氣溫高時,要及時補水,不然會干死。生長過程中,它還容易生蟲生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會一夜全軍覆沒,一個月都白忙了,你說容易嗎?”我接著問:“您的菜這么好,一定大受歡迎,早點賣完就可以早點回家睡覺了。”她說:“哪能呢!回家還要翻地種菜,要不然怎么會有一批一批的青菜接著賣呢?人懶地不懶,只有及時播種,辛勤勞作,才會有收獲?!?/p> 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爺爺說的“一群特殊的賣菜人”的含義。他們是一群普通的老年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通過辛勤的勞動,獲得豐收的果實,收獲成功的喜悅。 這次探訪讓我不僅學(xué)到了種菜的知識,也讓我明白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不是簡單的“種”和“收”,不經(jīng)過辛勤勞動、揮灑汗水,不用心做好每件事,是不可能有收獲的,也體會不到“稻花香里說豐年”的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