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剛考上中醫(yī)大學,村里的瘋老頭說:“過敏性鼻炎,就是督脈里頭缺陽氣了!”,我以為他是胡說八道,沒想到無知的竟是我自己。 1983年,我20歲,經(jīng)過兩年的復讀,我終于考上了心儀的中醫(yī)大學。 錄取通知書下來那天,全村的人都來我家道喜祝賀,鄰居李伯伯說:“小伢子啊,去了學校好好學,現(xiàn)在有本事的醫(yī)生難找啊,伯伯為了這個鼻炎,把腿都快跑斷了,可還是沒看好?!?br> 這時,村里的瘋老頭說了句:“你這鼻炎,就是督脈里頭缺陽氣了!哪有那么難治?” 周圍人聽到,笑成一團,有人打趣到:“老張,最近又改行啦,上次不還聽你講風水呢嗎?現(xiàn)在又折騰起中醫(yī)來了?” 老張就是大家口中的瘋老頭,一輩子老光棍,沒事愛看看閑書,用村里人的話說就是:“一輩子不務正業(yè),整天就愛抱著一堆古董書看,還經(jīng)常就愛跟人吹牛?!贝蠹叶寄盟脑挳攤€茶余飯后的笑話,沒人真當回事。 可當我開始學醫(yī)后,才覺得瘋老頭的話并非空穴來風。 我曾接待過這樣一位患者,40來歲,但已經(jīng)患過敏性鼻炎十年之久。 他的主要問題,就是流清鼻涕。有一年冬天,他早上只要一出去,立刻就鼻子發(fā)癢,然后鼻腔滯澀、酸脹,打噴嚏不斷。那個清鼻涕啊,就好像自來水一樣,流個不停。 此外,他還常常腦后空虛、渾身倦怠。而且在平時,還有四肢發(fā)涼,后背常常有冷風吹來的感覺。 面診,見患者脈象沉細,舌淡苔白。而且,流出的鼻涕,顏色很清,沒有半點污濁之感。 我仔細看過他的情況后,擬方:制附子、山萸肉、澤瀉、熟地、茯苓、白術、干姜、細辛、狗脊、麻黃、杏仁。 結果,患者用藥10劑后,癥狀大減,我在原方基礎上稍作調理,繼續(xù)服用20天,諸癥悉平。隨后安排門診回訪兩年,未見復發(fā)。 督脈,人體陽氣之海。我們身體里的陽氣,都儲存在這條經(jīng)脈里。 督脈怎么走? 從后背正中向上,經(jīng)過腦后,然后往前,進入鼻腔。 如果我們陽氣不足的話,督脈所經(jīng)之處,就會出現(xiàn)異常。 這個人,腦后發(fā)空,后背總覺得有冷風吹進來,這是督脈所及之處,陽氣缺少,溫煦失職導致的。 督脈入鼻腔。陽氣不夠用了,鼻腔得不到陽氣的溫煦,水液輸布失常,于是成痰,形成了鼻涕,不停地流。陽虛,這鼻涕就是清的,和有熱的人不同。 冬天的時候,陽氣虧少,所以患者的鼻炎在這個時候會加重。 如何解決呢? 自然是溫陽氣、通督脈、利痰飲,同時還要開鼻竅。 制附子、山萸肉、熟地黃、狗脊,這些是溫補腎陽的。 干姜、細辛,這兩味是用來散寒的。 白術、澤瀉和茯苓,是用來健脾利水的,幫我們把痰飲去掉。 麻黃和杏仁,是理肺氣的,麻黃負責往外散,宣發(fā)肺氣,杏仁負責降肺氣。兩者一宣一降,調理肺氣,使得鼻竅里的津液輸布重新恢復動力。肺,本來就輸布津液,它這邊動起來了,津液得到布散,鼻涕自然也就少了。 辛夷花,為開竅之用,可以治標。 總之,這個方子最關鍵的,是溫陽散寒,將督脈里的陽氣填滿,從而化解鼻炎癥狀。 其實,行醫(yī)這條路上,很多人都給與過我極大的幫助,無論是瘋老頭的一句話,還是師父當年的傾囊相授,以及同行人之間的相互切磋…… 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所以遇到后輩的年輕人,我總是多加鼓勵。因為中醫(yī)的未來,還得靠你們這群年輕人,而我能做的,就是和你們多交流,希望彼此都有新的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