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過,一夜西風寒,氣溫下降,已然有了初冬的寒意!不少人穿上了棉服,也蓋上了厚厚的被子。 稍微不留神,吹了點冷風,就發(fā)現(xiàn)有點輕微的鼻塞、流清涕、打噴嚏,還稍微有點怕冷、頭痛,身上也感覺酸酸困困的。 毫無疑問,這是感冒著涼了。那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式,可以在風寒感冒初期的時候,就把它解決掉?「蔥白」就能做到。 感冒著涼病情較輕時,解決方法是宣散解表,通過發(fā)汗的方式,讓寒邪從表而散,并把寒氣排出去。這個蔥白很拿手。 蔥白,就是大蔥接近根部的鱗莖,是大蔥最主要的藥用部分,這是一味很好的藥。 蔥白,味辛、性溫,擅長發(fā)汗解表,利肺通陽。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通”,可以通鼻塞,也可以通達陽氣,從而緩解風寒感冒導致的一系列癥狀。 如果受了輕微的風寒,我們可以直接取蔥白10段、大米50克,一起煮粥,趁熱吃,發(fā)汗。當然,這款「蔥豉湯」效果會更好。 ?? 食材:連須蔥白2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大棗2枚、核桃2枚 ?? 做法: 1.淡豆豉、生姜、大棗、核桃先入水煮10分鐘 2.再下入蔥白煮5分鐘即可 淡豆鼓和生姜,助力蔥白發(fā)汗,解表散風寒。對于外感邪氣、營衛(wèi)不和者,姜和棗可以助力散表之邪,通過扶脾和胃,養(yǎng)正氣,也更利于驅邪氣;核桃溫肺。一起用,針對未深入的寒邪很管用。 這碗湯主要是為了發(fā)汗,喝到微微汗出,就不需要再喝了;如果還沒有出汗,可以繼續(xù)喝。 肺為“嬌臟”。意思是說,肺本身比較嬌弱,容易受到外邪的影響而受傷,而外邪多從肌膚、口鼻而入,所以外界一有“風吹草動”,首先影響到的就是肺。 推薦大家養(yǎng)好「肺俞穴」,調補肺氣,固護人體之正氣。 取穴:位于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操作方法:把拇指指腹放在穴位處,然后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轉按揉,每次按揉5-10分鐘,以皮膚表面發(fā)熱發(fā)脹為宜。 因穴位在后背,我們可以取端坐位或者俯臥位,頭正目閉,全身放松,請家人幫忙按揉。 這樣做可以通脊背經脈,舒暢胸中之氣;還能健肺養(yǎng)肺,從而達到防治風寒感冒、止咳化痰的目的。 |
|
來自: yzg1977 > 《其他中醫(yī)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