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易經(jīng)》是我們最古老的一部經(jīng)典,被稱為“群經(jīng)之首”,更被尊為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所以,歷朝歷代對《易經(jīng)》的研究和討論就從未間斷過,當(dāng)然,時至今日,也同樣如此。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記住一些最常見、最基礎(chǔ)的知識,顯得很困難。在這里我整理了一些應(yīng)知應(yīng)會的內(nèi)容,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 什么是八卦?《系辭傳》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八卦代表的基本含義是天、地、風(fēng)、山、水、火、雷、澤,分別用三個爻象符號來表示。對這些符號的記憶,宋代朱熹總結(jié)成了一首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比如,艮卦的符號就像一個倒扣的碗。 為什么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演化重疊而來,每一卦都由六爻構(gòu)成?!吨芤住返臉?gòu)成:《周易》分《易經(jīng)》和《易傳》兩部分,前者包括六十四卦及其卦辭和爻辭,后者包括“系辭”、“象”等十篇,合稱“十翼”?!兑讉鳌肥呛笕藢Α兑捉?jīng)》哲理性地發(fā)揮(有一說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爻:組成六十四卦的陰陽符號,每一卦都有六爻,其中一橫為陽爻,兩個斷橫為陰爻。 ◎卦畫:由六個爻象符號組成的卦的符號。 ◎卦辭:每一卦后面的一段文字,是對一卦當(dāng)中六爻含義的總的說明。比如乾卦后面的“元,利貞”。 ◎爻辭:一卦有六爻,每一爻有一個意思,表達(dá)這個意思的文辭即爻辭。每一卦有六爻,故有六條爻辭。比如乾卦的六條爻辭是: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在《周易》中,所有的陽爻都稱九,陰爻都稱六。因乾卦的六爻都是陽爻,故都為九。第一爻叫初爻,下面二、三、四、五依次而數(shù),最后一爻叫上九或上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