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天生愛“泡”——福建人會泡茶,西安人會泡饃,東北人會泡澡(不是),但要說最會“泡”的人,還是蘇東坡的老鄉(xiāng)——眉山人。眉山,一座“萬物皆可泡”的城市。 青菜、水果、肉,都逃不過被“泡”的命運。泡遍天下的眉山人,成功讓泡菜成了“川菜之魂”。千年眉山,這里始終“泡”著——“泡”在泡菜壇子里,泡在江河湖泊里,泡在“三蘇”的人文情懷里...... 眉山古城門?!懊贾荨?,是眉山的另一個名字。 攝影/崔宗喜 眉山人在外作自我介紹,總會被“定格”成蘇東坡的老鄉(xiāng)?!疤扑伟舜蠹摇崩锏摹叭K”之故里,“千古第一文人”蘇軾一生記掛的故鄉(xiāng)——這樣的“煩惱”,全國大概只有眉山獨具一份。當然,眉山人不會生氣,可能只會在內心嘆一聲:我的家鄉(xiāng),還有許多料你們不知道哇! 蘇軾筆下的遠景樓,如今復現(xiàn)在眉山山水之間。 攝影/李繼軍 就比如,秋冬時節(jié),全國各地餐桌上常見的柑橘,很有可能就來自眉山。這里不只是“泡菜之鄉(xiāng)”“三蘇故里”,還是四川的“柑橘王國”:愛媛38、不知火、春見......“金果果”應有盡有,彰顯著“天府之國”底蘊。 眉山泡菜城,泡菜愛好者的”天堂“。 攝影/崔宗喜 這里不只是人文之州,也是山水之城。山自西南來,平原在東面平坦鋪開,江水環(huán)抱兩面,名山巍然矗立。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個“國”字號掛牌,還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南大門”。 就算是談“三蘇”,眉山也不只有三蘇祠,與蘇門三父子有關的大大小小的地名,填滿眉山的方寸角落,各式各樣的東坡菜品吃出安逸生活。在眉山,蘇軾始終是一個鮮活的靈魂,而眉山人的身上,都藏著東坡的影子。 綠樹蔥蘢的三蘇祠。 攝影/項玥 今天的眉山,就和當年的“斜杠青年”蘇東坡一樣,早已“泡”成了一座四面開花,多項全能的“斜杠之城”。 兩江“泡”出的“四川眉目” 眉山依山傍水,被譽為“古之形勝地”“江山秀氣所聚”。處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地帶,岷江自南向北穿過中部,青衣江自西向東穿過西部,她們?yōu)槊忌綆砹素S富的水資源,也留下了寬闊肥沃的河谷平原。 而龍泉山脈與總崗山脈,則如兩道綠色屏障,分別從東、西兩面將眉山合抱懷中,形成盆地地形。眉山之名,最普遍的說法是得名于峨眉山。不過由于行政變遷,峨眉山已不在今天的眉山境內。 眉山地形示意圖。制圖/F50BB 沒有峨眉,眉山依然自有“眉目”。在眉山洪雅縣,有“峨眉半山”七里坪,草木幽深,四季各有勝景;丹棱縣的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山形酷似峨眉,山中名勝古跡如金頂、舍身崖、九老洞、萬年寺、伏鶴寺、一線天等,皆與峨眉山“同名同姓”。 ![]() 瓦屋山,夏天避暑,冬天看雪。攝影/崔宗喜 與峨眉山并稱“蜀中二絕”的瓦屋山,人文層面,它被認為是道教創(chuàng)教圣地、青羌民族最后的留居之地。自然方面則更是奇秀——形狀呈矩形,從任何角度望去都狀若瓦屋,山頂平臺面積11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平頂桌狀山。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達105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之一。這里是“高山杜鵑花王國”,擁有共40多個品種,約60萬畝的杜鵑花,總量占全國杜鵑品種的60%以上。 瓦屋山也被稱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xiāng)”,擁有30萬畝天然珙桐林,珙桐花潔白的花片神似鴿子的兩翅,分外好看; 這里還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南大門”,境內住著13只大熊貓,“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1號碑”就立于山上。 冬季來瓦屋山,這里變成了距離成都最近的“耍雪”、觀雪勝地?!巴呶莺汛汉笱?,峨眉翠掃雨余天?!边@份樂趣,千年前的蘇軾也知。瓦屋山平均海拔2830米,積雪時間達半年之久,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冰瀑、冰簾、雪凇、霧凇隨處可見,更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燈等奇妙的自然景觀。 ![]() 人文之州,“泡”出一身“東坡味兒”說到眉山,還是不能不提蘇東坡,不能不提“三蘇”文化。 ![]()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strong>三蘇父子,尤其是蘇軾,永遠是眉山的驕子。攝影/項玥2000年,法國《世界報》評選出12位影響世界的“千年英雄”,蘇東坡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這個政治文藝美食界全面發(fā)展的“斜杠青年”,不僅是深受民眾喜愛的政治家、天才全能的文化巨人,更是一位樂觀曠達的生活大師,至今仍作為全民偶像,散發(fā)著巨大的人格魅力。 一千年過去,哪個中國文人不愛蘇東坡呢?哪個眉山人不愛蘇東坡呢? ![]() 蘇軾一生行跡圖。蘇軾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是21歲進京應試。制圖/孫璐 在眉山,我們能目睹一個人、一個家族,如何與一座城市融為一體。街道、公園、學校、廣場、小島......眉山的任何角落,你都有可能看到蘇軾的名號,一座座橋上刻滿蘇軾詩詞。甚至因為蘇軾曾被稱為“蘇學士”、被譽為“文曲星下凡”、死后謚“文忠公”,所以眉山多了一條學士街、一條文星巷、一條文忠街。 ![]() 眉山的東坡印象水街攝影/李瓊 有人調侃,眉山人就差把城市名改成東坡了,其實,眉山的中心城區(qū),也就是原先的眉山縣,如今就叫東坡區(qū),眉山人對蘇東坡的熱愛可見一斑。 不只是蘇軾,眉山處處都有“三蘇”的印記。三蘇鎮(zhèn)、三蘇路......東坡濕地公園的穎濱橋,穎濱是蘇轍的號;東坡島上的老泉橋,老泉是蘇洵的號。 ![]() 座落于眉山城西南紗縠行的三蘇祠。攝影/蔡靜紅 由蘇家故宅改建的三蘇祠,百余畝綠樹蔥蘢,佳花滿目,亭臺樓閣,翠竹遍布,香火不斷,那是千年以來人們尊崇三蘇父子的情感凝聚。眉山人閑來無事,都會拿著小板凳,來這里曬曬太陽嘮嘮嗑。而高三學子在高考前兩天,也會來這里拜拜,希望能像“三蘇”一樣高中。 ![]() ![]() 三蘇祠里來拜拜,是眉山高三學子們的傳統(tǒng)。上圖 攝影/蔡靜紅;下圖 攝影/韓素蘭大概也是受三蘇文化氣息的影響,眉山人說話除了快,還格外具有古典文化底蘊。比如眉山話“我不搭你白了”,“搭白”一詞古人常用,就是和對方聊天說話;“你到哪兒即?”“即”在古漢語中就是“到達”“接近”的意思。 隨便走進眉山一家飯店,菜單上必定少不了“東坡XX”的美食。緊致瑩潤、彈軟爽口的東坡肘子,早已名聲在外;本地的江團魚配上鹽菜(冬尖),就是最常見的東坡魚;豬肉剁碎灌進腸中,配以當?shù)爻R姷南阈亮?,蒸熟后切片裝盤,就是口感筋道、鮮辣相間的東坡香腸……肉類東坡菜吃多了容易膩?沒關系,還有素的:松花蛋切塊,淋上特制的醬汁,就是東坡松花蛋;眉山”萬物皆可泡“,當?shù)夭伺葜埔幌?,就是細韌耐嚼、回味悠長的東坡泡菜,還可以配上一份酥脆香甜、食而不膩的東坡餅;想喝酒,怎么能少了三蘇酒……不只在書桌上、園林中,在餐桌上,我們也能望見東坡先生曠達閑適的身影,聽見他的聲音:“我的老家,巴適得很嘞?!?/p> ![]() 泡公園泡古鎮(zhèn)泡成四川的“斜杠青年”吃貨蘇東坡大概很難想象,當年他在家鄉(xiāng)最愛吃的一道鹽水蘿卜,也可以征服中國走向世界。這就是眉山的第二張名片——中國泡菜之鄉(xiāng)。 ![]() “泡菜壇子”里的眉山,也是個“吃貨” 川渝泡菜壇子身形嬌小,可眉山家家廚房里少不了。眉山泡菜走上規(guī)?;a以后,經過近40年的發(fā)展,眉山市成為全球最大的泡菜生產基地,以及世界級別的泡菜研發(fā)中心。 小小的泡菜成就了眉山的百億大產業(yè),年加工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及全四川省的一半以上。“北有壽光鮮銷蔬菜,南有眉山加工泡菜”,中國泡菜城和中國泡菜博物館,展示著蘇軾《菜羹賦》、《詩論》中記述的關于泡菜制作的法則,也彰顯著眉山泡菜今天的地位和分量。 眉山的另一張面孔,是四川的“柑橙王國”。盆地地形,讓這里冬無零度嚴寒、初春陽光溫和,年日照1722小時,無霜期長達300多天,非常適宜柑橘種植。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眉山大力發(fā)展晚熟柑橘產業(yè),形成以“眉山春橘”為公共品牌,不知火、春見、愛媛38等7大主推品牌,是全國唯一的晚熟柑橘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集群。 ![]() 如果柑橘家族復雜如奧林匹斯眾神那么果凍橙一定是“眾神之王”宙斯。攝影/吳學文眉山春橘、丹棱桔橙、青神椪柑等,都是全國知名的柑橙品牌。愛媛38,也就是常說的果凍橙,幾乎完美融合了橘子和橙子的優(yōu)點——果皮極薄、汁水豐富,難怪在橙子界長期是電商銷量排行榜的“三大王者”之一。 ![]() 多面眉山,一個活脫脫的“東坡”眉山的另一張面孔,是“造園”狂魔。 “公園在城市里、城市在公園中”,一座座沒有圍墻的文化主題公園如雨后春筍應時而起——城內,各種“蘇”字頭公園碧水清波、百花燦爛、林木蔥蘢,在這座城市的東西南北中鋪展,顯示這座城市的詩意棲居。 ![]() 東坡區(qū)的濕地公園,眉山的“綠肺”。攝影/李繼軍 “東坡·城市濕地公園”水陸面積逾三千畝,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陸稱東坡島,水叫東坡湖。真實與虛幻相映成趣的“望月臺沉水步道”,一步一景,蜿蜒在整個水月灘濕地之上的“月相棧道”;還有以“廊架-水榭-廊橋”組成的“新月臺、弦月臺、望月臺、玉弓臺、銀鉤臺”,與東坡湖水交相輝映,將“東坡水月”的文化主題演繹地神形并貌。 ![]() 東坡濕地公園的望月臺。攝影/李瓊 走得遠一些,向東去,“川西第一?!焙邶垶┖骈_闊,72座島嶼錯落有致;丹棱的大雅堂,青神的竹里,向北而去五湖四海、彭祖山長壽文化園、柴桑河濕地公園珠串玉連……眉山目前已建成各類公園180個,今年還將新建、續(xù)建公園27個,“百園之市”,已不再是夢想。 ![]() “川西第一?!焙邶垶骈_闊,島嶼眾多。攝影/李瓊 眉山的“斜杠”身份還有很多,比如,這里是“中國川廚之鄉(xiāng)”“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中國枇杷之鄉(xiāng)”......學風甚濃的眉山備受高校青睞,這里已經擁有12所高等學校,是除成都外,四川落戶高校最多的市州,四川大學、成都中醫(yī)藥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紛紛布局眉山。此外,這里還是除成都外,四川落戶世界五百強企業(yè)最多的城市。這里“國際范”與“歸屬感”兼具,“凡爾賽”與“煙火氣”并存。公園逛累了,就去逛古鎮(zhèn),古建筑與現(xiàn)代建筑一水之隔,歷史與現(xiàn)代相互融合;三蘇祠去得多了,不妨去青神中巖寺,探尋蘇軾初戀的足跡;吃慣了東坡菜,不如去洪雅縣嘗嘗以人名命名的小吃店:陳大案的餃子、江志忠牛肉豆腐腦,還有柳江的鴨子...... ![]() ![]() 東坡區(qū)的老商業(yè)區(qū)與新商業(yè)區(qū),是眉山變遷的縮影。制圖/monk作為距離成都最近的地級市,眉山是成都大都市圈、成渝經濟圈和四川天府新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眉CP同城一體化加速奔跑。新城區(qū)“會挽雕弓如滿月”,正在快速現(xiàn)代化,而老城區(qū)則“一蓑煙雨任平生”,依然是慢悠悠和老本味。兩首詩詞,同一個蘇東坡;兩種姿態(tài),同一個眉山。 ![]() ![]() 眉山很古老,也很年輕。自2000年撤地建市,今天的眉山,其實才剛剛21歲。21歲,風華正茂的年紀。蘇軾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赴汴京應試時,也是21歲。第二年,兄弟兩人進士及第,名震京師。 除了奔親喪,蘇軾再也沒有回過故鄉(xiāng)。眉山成了他“夜來幽夢”,在詩詞中反復記憶的地方。 ![]() 一抹朝陽映照千年眉山,今天,它依然年輕。攝影/崔宗喜 假如蘇軾遠隔千年再回望一眼,該如何感慨?故鄉(xiāng)也沒忘記他啊,恍如隔世一般,川西平原之上,那個21歲意氣風發(fā)的少年,似乎又回來了。 ![]() 文丨李亦圖片編輯 | 朱夢菲 設計 | May封圖攝影 | 崔宗喜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容 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 ![]() ![]() ![]() 為東坡老家,點個“在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