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吳鑒海和盧祥軍具體談了什么,吳簫和高青鋒都不知道。但看見兩位師兄弟那凝重的神情,似乎事情重大。但又不便過問,只能等著看是什么事情。
對于周華的身世和盧祥軍的情況,吳鑒海確實沒對任何人說起過。加上盧太祥身份特殊,接觸他的人少之又少。盧祥軍和盧梅結(jié)婚之后,也沒人去他們家里。只有吳鑒海和妻子陶清芳、周德清和妻子何心蓮知道底細。這么多年,沒人懷疑過周華的身份,所以周德清覺得師兄的嘴還是很嚴的,為自己守住了秘密。父親吳鑒海和母親陶清芳不說,吳簫也就不知道周華的身世。
吳鑒海從武校走了之后,盧祥軍就等著看大師兄是否能把二哥帶來找自己。所以,他整天沒什么心情去練功和指導(dǎo)學(xué)員了。吳簫和高青鋒看在眼里,就主動挑起重擔(dān),盡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吳簫和高青鋒成為了省武校的中流砥柱。
吳簫本來是習(xí)練家傳太極拳的,雖然學(xué)得了南少林的“虎鶴雙形”,那也只不過是出于好奇而練了幾年。到了省武校之后,尤其是接觸了盧祥軍和高青鋒之后,也對形意拳和八卦掌產(chǎn)生了興趣。這次父親來了武校之后,又聽父親說盧祥軍還有一套形意拳的八式“易筋經(jīng)”,吳簫就很想學(xué)一學(xué),看看習(xí)練之后到底對功力的提高有什么增益。
吳簫跟盧祥軍提出了想法之后,盧祥軍沒說不傳授,只是問他:“站樁能站多長時間?”
“四平大馬的話,五分鐘?!?/span>
盧祥軍又問:“無極樁呢?”
“站過一個小時。”
“站倆小時!一動不動!”盧祥軍問道,“能堅持住?”
吳簫覺得不可能。
見吳簫猶豫,盧祥軍說:“能堅持住就學(xué),堅持不住可別練!”
這只不過是盧祥軍激勵吳簫的話?!?/span>易筋經(jīng)”的習(xí)練也是一步步加大練功量的,一開始沒那么嚴格和吃不消。
吳簫說:“能!”他太想學(xué)“易筋經(jīng)”了。
“那好?!?/span>盧祥軍說道,“晚飯后去運動場。”
晚飯后,吳簫來到運動場。不一會兒,盧祥軍也來了。
也沒說什么,盧祥軍自然姿勢站定,與太極拳的起勢差不多。但雙手不是抱球狀,而是反手外撐、雙臂微曲,十指相對距離兩拳左右、大拇指在下、小指側(cè)在上、掌心向外,然后雙臂微微外旋、小指側(cè)用力向前下方下壓,雙掌掌心相對。盧祥軍就這么保持這個姿勢,對吳簫說道:“這是第一式'斬’?!?/span>
吳簫也擺著這個姿勢,沒覺得什么奇妙和不適。
“過來!”盧祥軍對他說,“搬搬我的手臂!”
吳簫走過來,用手掌去掃盧祥軍的胳膊,可是沒掃動。再下壓、橫拽、上挑,還是沒動。盧祥軍說:“就要撐住勁兒,不能放松。”
吳簫接著擺好這個'斬’的姿勢。
“吸氣的時候勁兒不能泄,呼氣的時候雙臂用力撐、壓?!?/span>盧祥軍說,“呼吸一定要深長細勻,你練那么多年太極拳,懂得!”
“就這些?”吳簫還是忍不住問道。
“現(xiàn)在是順式呼吸?!?/span>盧祥軍說,“逆式呼吸懂嗎?”
“懂?!?/span>吳簫說,“我爸教我太極拳慢練的時候就逆式呼吸。”
“那好!”盧祥軍說,“吸氣時,氣自丹心下谷道,風(fēng)吹尾閭上命門,竄入夾脊升玉柱,昆侖頂上靄真神;呼氣時,玉清池里赤龍卷,天一真火潤丹田!”
這些說法雖然沒有達到詩詞的平仄和葉韻的嚴格要求,卻也便于記憶。
丹道的術(shù)語,吳簫也懂得一些,于是按照盧祥軍的指導(dǎo)氣走任督二脈。很快,丹田發(fā)熱了。
“開始做十幾個小周天就行了!”盧祥軍說道,“以后慢慢增加次數(shù),堅持天天習(xí)練不能斷!能堅持九九八十一個小周天后再練下個?!?/span>
按照吳簫的功力,每分鐘呼吸五次,練習(xí)八十一個呼吸,那就是十六分鐘,若是把形意八式“易筋經(jīng)”全部這么練完,那最少就是兩個小時。這在一般人是實現(xiàn)不了的!
吳簫練過太極拳“快打”,所以知道這“易筋經(jīng)”是練功力的,至于打法,那可就不是這樣了!
練完第一式,吳簫問:“盧叔,那形意拳'快打’與太極拳有啥區(qū)別?”
“都是內(nèi)家拳,區(qū)別不大?!?/span>盧祥軍說,“只是這八式'易筋經(jīng)’,只在師傅傳授形意拳內(nèi)功的時候才教給我。”
吳簫也沒見父親練過這個功夫,就想:盧叔功夫這么厲害,也許和他習(xí)練“易筋經(jīng)”有關(guān)系吧。
“盧叔?!?/span>吳簫又問,“我感覺這形意拳的招式?jīng)]離開劈崩鉆跑橫'五行拳’,不知對不對?!?/span>
“也不錯。”盧祥軍說,“但腿上的功夫可不一樣了!”
“盧叔,感覺這第一式'斬’的招式像是劈拳呢?”吳簫又問。
盧祥軍說:“不錯,就是雙劈掌的架勢。左右劈掛斬如反,上步虎撲加頭鉆!別小看這一招式,開天辟地定乾坤!練的時候講究慢,用的時候想都不要想!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存!起如風(fēng),落如箭,打倒還嫌慢!”
以前,吳簫覺得太極拳的理論博大精深,現(xiàn)在看來,內(nèi)家拳都不簡單!
一方面是吳簫的基本功打得牢,另外,悟性和稟賦也不同于一般人,又能吃苦,所以不到一年,就掌握了“斬、截、裹、跨、挑、頂、云、領(lǐng)”的形意拳獨門“易筋經(jīng)”。每次練功兩個小時,雖然大汗淋漓,卻是身心舒暢!
從習(xí)練“易筋經(jīng)”的親身體驗中,吳簫感覺到自己的渾身有了“彈簧勁”、“混元力”,出招的時候,感覺勁力似大江長河般的源源不斷。
高青鋒也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和吳簫的幫助下,掌握了形意拳和太極拳的精髓。尤其高青鋒的武術(shù)理論研究在武術(shù)界得到認可,為揭開中華武術(shù)的神秘面紗、推進傳統(tǒng)功夫的普及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