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連環(huán)草,中藥材名。本品為蘭科植物蝦脊蘭或三棱蝦脊蘭的全草或根莖。春季或夏季花后采收。功能主治為:散結,解毒,活血,舒筋。治瘰疬,扁桃體炎,痔瘡,跌打損傷。①《貴州民間方藥榘》:外用治九子瘍,消傷腫。內服可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②《四川中藥志》:散結核瘡毒。③《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治白喉,扁桃體炎。 中文名 九子連環(huán)草 珠串珠、夜白雞、串白雞(《貴州民間方藥集》),硬九頭獅子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肉連環(huán)(《四川中藥志》),連環(huán)草(《重慶草藥》),九節(jié)蟲、一串紐子(《貴州草藥》。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蝦脊蘭或三棱蝦脊蘭的全草或根莖。春季或夏季花后采收。 性味歸經 《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辛,無毒。 功能主治 散結,解毒,活血,舒筋。治瘰疬,扁桃體炎,痔瘡,跌打損傷。 ①《貴州民間方藥榘》:外用治九子瘍,消傷腫。內服可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 ②《四川中藥志》:散結核瘡毒。 ③《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治白喉,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相關配伍 ①治九子瘍:㈠九子連環(huán)草,醋磨搽患處,每日三次。㈡九子連環(huán)草五銹,燉肉吃;另用九子連環(huán)草二錢,韭菜一錢。搗敷患處。(《貴州草藥》) ②治痔瘡及脫肛:九子連環(huán)草五錢,研末,調菜油敷患處。(《貴州草藥》) 相關論述 1.《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九子瘍,消傷腫。內服可舒筋活血,治跌打損傷。 2.《四川中藥志》:散結核瘡毒。 3.《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治白喉,扁桃體炎。 硬九子連環(huán)草,中藥名。為蘭科植物蝦脊蘭Calanthe discolor Lindl.的地上部分或假鱗莖。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消癰散結之功效。常用于淋巴結結核,癰瘡腫毒,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中文學名 硬九子連環(huán)草 別名 九子連環(huán)草、肉連環(huán)、一串鈕子、九節(jié)蟲、棕兒羊 附注 入藥部位 地上部分或假鱗莖。 性味 味辛,性平。 歸經 歸心、肝、胃經。 功效 活血化瘀,消癰散結。 主治 淋巴結結核,癰瘡腫毒,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相關配伍 1、治瘰疬,瘡毒:硬九子連環(huán)草9g,水煎服;另取鮮根狀莖適量,搗爛敷患處。(《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九子瘍:硬九子連環(huán)草,夏枯草、紅泡木根各9g,老君須、地丁草各6g,煎水服。(《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