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采珠』 組稿:黃梅桃 蘇穎 制圖:王淑梅 絕句采珠 作品輯錄 晨起見聞 作者/郁犁 柳下曾經(jīng)彳亍行,西窗掛月已黎明。 雄雞高亢多唯美,不愧人間第一聲。 賀鐵卷詩兄汪顯發(fā)老師生日快樂 作者/王曰敏 生辰菊綻谷飄香,日伴平安喜氣揚。 快意柔懷揮翰墨,樂情雅韻賦華章。 致貪官 作者/童心 爾曹貪色亦貪錢,頭頂烏紗手有權(quán)。 莫道茫茫人不覺,地連羅網(wǎng)眼橫天。 感秋 作者/孫曉廷 伴母攙扶奉赤心,環(huán)園憶舊賞流金。 可憐逸彩終歸散,不似恒星尚可尋。 南獅傳承繼有人 作者/石光明(廣東) 藝術(shù)傳承幾代人,南獅光大不辭辛。 層樓再上功夫展,精進研磨歲月真。 運河之夜 作者/王平 水煙漠漠一橋橫,芳草連波香滿城。 河巷驚風波瀲滟,燃燈塔上月清明。 環(huán)游遺愛湖 作者/陳壽章(重慶) 應記東坡遺愛懷,人間莫怨遇時乖。 連天湖水塵襟洗,一破烏臺萬里霾。 半醉小園夜坐 作者/來早 青年逐利興如狂,幾度浮沉兩鬢蒼。 酒量深知排日減,鈴聲邀飲去來忙。 答友 作者/吳進南(廈門) 卌載曾辭老校中,無緣再會一場空。 黌堂好友如相問,皓月圓時我在東。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歸來喜吟 作者/霍慶來 巡天百日喜回歸,問鼎重霄振國威。 壯舉長教人刮目,嫦娥舒袖映霞暉。 賀中華詩詞學會十四五規(guī)劃 作者/郭秀生 云外詩邊素雪臺,蘇辛李杜盡徘徊。 嘔心栽下梧桐樹,百度東君御鳳來。 北共青荷花池秋感 作者/王國祥 枯莖敗葉滿殘?zhí)粒渡蠗骷t易感傷。 思墜水中撈不起,西風漸冷句著涼。 山藥 作者/李振中 樸實偏生直直根,喜居山野愛鄉(xiāng)村。 人言益壽為良藥,卻見常登百姓門。 偶吟 作者/東方澤華 東風辭罷沐西風,一樣花枝兩樣紅。 不羨巫山云雨夢,風流皆在我詩中。 善念當揚 作者/冬人 利他舍我本賢良,自古仁君有熱腸。 一盞心燈常點亮,贈人花朵己留香。 秋色娛 作者/劉瑞麟(江西) 萬樹秋來就換衣,斑斕服飾著人迷。 桐黃楓赤梨呈紫,色艷多情愜意娛。 蝸居 作者/大石(山西) 蝸居陋室已忘年,敲仄斟平苦折旋。 陰雨聲煩難入夢,碧螺細品聽蛩蟬。 玉溪 作者/外圓內(nèi)方 提琴一拉心潮起,聶耳揮弓動九天。 冒雨初登紅塔下,秌云裊繞玉溪煙。 欒樹花落 作者/李冠群 濕風洗過卷燈籠,溪畔深紅又淺紅。 搖落相思逐流水,馭波千里挽秋蓬。 秋日閑游 作者/王輝(滿洲閑人) 人言康健勤勞好,海對林間互問安。 晨早西風吹霧散,悠閑合慶小船灘。 察爾森嘎查采風 作者/劉志廣 智慧農(nóng)耕聞浩歌,無人駕駛數(shù)家禾。 穿渠棧道風光步,綠海觀光跑火車。 中秋前居韶關(guān)富力城 作者/鄧壽康(廣東) 新居脈接北芙蓉,夢可摩云枕翠峰。 最是風高星朗夜,一城秋色月溶溶。 秋思 作者/原所武(黑龍江) 金風颯爽感炎涼,草木榮枯落葉殤。 莫道騎行揮汗雨,遙空雁影赴他鄉(xiāng)。 登蒙山 作者/非凡(山東) 云舒霧湫漫山峰,雨濯煙消露秀容。 此際登臨懷遠意,風光無限韻千重。 秋夢 作者/孔祥忠 秀嶺丹楓九月霜,金龍峽口泛秋光。 幾番幻境迷離處,夕照孤帆去故鄉(xiāng)。 稻 作者/李樹春 高眠穗里住金囊,子粒殼中疏玉妝。 十月秋風摧女嫁,三冬曉色上磨床。 無題 作者/雨載鷹 慣看閑云慣看風,今朝不與舊時同。 尋常只把尋常待,自在西來自在東。 殘荷 作者/鈕國斌 殘荷搖曳嘆秋風,掠過山川橫掃桐。 黃葉紛飛同起舞,明年再現(xiàn)滿池紅。 秋 作者/鐘耕璽青州 猶憐春夏意彷徨,已是紛紛落葉黃。 莫道秋來花事了,菊花爭艷醉重陽。 無題 作者/淡月疏煙(山東) 殘英簌簌落階臺,莫問西風掃幾回。 一季煙涼何必嘆,春歸時節(jié)又花開。 紅柿情濃 作者/楓影竹韻 西風吹木境枯桑,柿樹無聲送橘黃。 巧手裁成燈飾掛,高懸如意祛嚴霜。 同學會隨吟 作者/鳴山栗子 詩情醉表懵時春,斗酒何如往日真? 無奈當今多半老,只投敘舊好開心。 秋 作者/徐榮峰 秋風起舞桂花濃,紅葉含羞露笑容。 空谷幽蘭香氣溢,懸崖峭壁立青松。 勿忘國恥 作者/黃葉樹 日寇屠刀太發(fā)狂,無辜被害賊難防。 石丘慘案深仇恨,珍愛和平國富強。 賀《十四五時期中華詩詞發(fā)展規(guī)劃》 作者/林建華(山東) 偉舉旌旗氣勢雄,宏圖大略寓其中。 神州號角齊吹響,四海詩潮涌彩虹。 果園游 作者/宋善嶺(徐州) 一枝放出一枝迎,樂在村前樹里行。 鳥語相陪渾不覺,貪聽還是摘梨聲。 絲竹吟 作者/韓滿林景德鎮(zhèn) 絲竹悠直滴露珠,上枝尤比下枝妤。 晚秋風舞悠閑調(diào),誰解中空正氣書。 夜雨 作者/馬清新 欲將宿墨寫心經(jīng),夜雨突來冷畫屏。 滴碎梧窗寒透竹,秋聲滿院和愁聽。 仲秋大雨 作者/陳福林(新韻) 烏云滾滾暗無光,亂箭冷冷瀉露漿。 傲骨秋菊藏淡雅,沖霄海燕展鋒芒。 嘉峪關(guān) 作者/張國玉 祁連山上雪登峰,嘉峪雄關(guān)扼要沖。 往昔風云吞磧漠,而今車旅過如龍。 夜游名坊園 作者/陳江 夜探名坊客跡多,滿湖燈火壓星河。 云橋步陟足輕放,恐擾仙人舞袖娑。 人間縱月 作者/張艷朝 人海茫茫寸步尋,間離悔恨弄箏琴。 縱橫浩蕩書生氣,月下斟杯慢慢吟。 人生感嘆 作者/劉激揚 瑟瑟秋風又一年,青絲染雪背腰蜷。 夕陽自有紅霞襯,老驥雄心再奮鞭。 觀錢江潮(看視頻) 作者/馬乾有(樂平) 波涌轟鳴撼物搖,浪高江岸玉花飄。 驀然轉(zhuǎn)瞬消無影,又復驚濤響碧霄。 秋紅 作者/李亞君 野陌荒頹雨后痕,西風凋敝百花魂。 山巔麗景心中喜,一抹秋紅若火噴。 題圖·老宅 作者/汪玉妹 老宅寂寂無煙火,什物歸閑冷灶臺。 一縷陽光生氣漫,吱咕吱嗄木門開。 國慶 作者/趙元良 金風送爽桂花香,國誕歡歌四海揚。 盛世山河妝錦繡,民安富貴誦詩章。 自題 作者/艾忠輝 吾本俗子太尋常,何來鴻鵠志四方。 記好此生良心賬,無需錦上再添香。 迎國慶 作者/悄音 喜迎華誕艷旗招,探宇神舟上九霄。 高架飛橋橫縱網(wǎng),盛世祥和歲月嬌。 觀潮 作者/趙文年(山東) 常觀大海漲煙潮,萬馬奔騰鐘鼓囂。 莫是千軍施號令,殺聲陣陣葬魔妖。 國慶之夜散步白蓮大壩 作者/樂趣喧天 夜色撩人醉福連,柔風拂面扣心弦。 無思飽暖曈曈日,國慶中華萬萬年。 近日陰雨連綿感賦 作者/王玉平 秋雨連綿不見休,緣何淡季淚常流。 豐年本是農(nóng)家樂,無奈天違喜變憂。 辛丑國慶晨步感懷 作者/隱農(nóng)段春廷 探頭旭日東山望,環(huán)衛(wèi)精神著亮裝。 安保勤巡英颯現(xiàn),園區(qū)生氣盎然祥。 蘭州黃河夜色 作者/倪建生 蘭州夜色秀斑斕,百歲鐵橋生靚顏。 五彩黃河多絢麗,輝煌燦爛入瑤寰。 蘭州植物園菊展得句 作者/金夜(蘭州) 層層環(huán)繞盡蔥籠,御露金菊競展容。 創(chuàng)意造型彰異彩,徜徉花海美圖中。 蘭州植物園菊展 作者/老鬼(蘭州) 一灣碧水滿園花,綠紫紅黃掛彩紗。 瑟瑟秋風香四溢,白鷗炫舞逮魚蝦。 辛丑教師節(jié) 作者/高毓?。ǜ=习玻?/span> 為人師表古今崇,不避艱辛煉鐵銅。 但得芬芳桃李艷,嚴苛臉上蕩春風。 寒疆秋色 作者/司振民 日紅遠嶺似繁花,菊盛回廊映指霞。 百果秋風成景色,寒疆錦陌賦邇遐。 楓葉 作者/塞外村人 浪漫丹楓勝似花,山林盡染證菁華。 迎風曼舞行豐韻,笑展英姿媲晚霞。 無題 作者/陳顯濱 入戲何須淚眼蒙,長腔波折浪西東。 古今少有稀奇事,化作煙云已散空。 秋澇 作者/薛有毅(山西榆次) 秋雨延綿漲水塘,農(nóng)田已澇若汪洋。 望穿阡陌難收獲,淚眼失神愁斷腸。 鄉(xiāng)村來客 作者/蘇貴全 金樽舉起歌聲落,落肚陳年臉泛紅。 紅月不出誰伴我,我吟豪邁為君聽。 秋游大湖山 作者/王良民 光明頂上敢高攀,鳥道崎嶇只等閑。 我亦時來由自己,白云影里是家山。 秋思 作者/水浪·山東 蕭蕭落葉滿中庭,簾外又起寒蛩聲。 又見東籬思鄉(xiāng)客,三杯老酒吟秋風。 悲秋 作者/何盛弟 瑟瑟西風亂悵惆,淅淅冷雨又深秋。 無成一事不堪首,歲月蹉跎東逝流。 秋韻 作者/張萬利 落葉紛飛霧露田,艷陽紫氣樹含煙。 山林盡染斑斕色,華夏金秋滿月圓。 送別 作者/王進甫 妻子兒孫今返京,綿綿秋雨細無聲。 天公有意阻傷離,難掩憐人分別情。 感時 作者/冀林(杭州) 大宇暝茫肅氣湮,秋光淺淡染風塵。 相期嗣歲華平茂,壽世云歌頌好春。 贈友 作者/陸廣毅 驚聞貴體染煩疴,恰似平湖起激波。 卻信心堅如艇固,迎風破浪凱歌多。 修養(yǎng) 作者/林杞權(quán) 欲借詩詞肚里藏,立身塵世有弘量。 星移月轉(zhuǎn)無愁緒,笑看晨曦到夕陽。 包公祠說包公 作者/清客 包公故事知多少,戲說傳奇四海飄。 真假難分何必辨,剛正鐵面是天條。 美哉悠哉? 作者/冰城居士 歌來小酒一行舟,落葉風吹落水流。 過去江湖心已遠,成詩一首上瓊樓。 聞友秋醉四山林場 作者/王教平 聞信裴兄去四山,紅楓無禮菊花蠻。 農(nóng)翁勸酒不教走,小雨村頭忙上閂。 賞梅 作者/陳夕發(fā)(山東) 霞飛日落鳥還枝,正是心花怒放時。 如醉如癡雪中站,激情似火暖心脾。 國慶節(jié)有懷 作者/黃世環(huán)(韶關(guān)) 中華國慶業(yè)興隆,萬里江山錦繡紅。 抗疫除災彰實力,民歡盛世樂無窮。 槐花吟 作者/莊炳榮(山東) 梅雪爭春已定評,蜂群仍為訴冤情。 香清白潤誰能比?甜蜜不知怎釀成? 廣場谷鳥 作者/李應雄 近里詩墻曬谷香,一群不速占金黃。 爾評籽粒他估產(chǎn),平仄回聲盡短長。 秋晚即興 作者/(雙陽)高軍 西嶺夕陽初下時,清空新月吐蛾眉。 好是明霞飛作錦,寒山堆繡更相宜。 送別 作者/寶歌 疫冠飄忽染北疆,友鄰醫(yī)護月天幫。 今朝別淚城關(guān)送,明日邀君沐太陽。 題七夕老翁獻花圖 作者/趙仁波(云南) 星星眨眼月光柔,走過青春共白頭。 老漢撩妻真一絕,黃花在手趕潮流。 豐收節(jié)話豐收~步韻侯潔老師七絕《寫在豐收節(jié)》 作者/鄭樂群 桂酒醇香醉玉樓,菊茶濃味品豐收。 三農(nóng)惠策猶春雨,糧米盈倉富裕秋。 附原玉:寫在豐收節(jié) 作者/侯潔 丹桂彌香漫小樓,時鮮佐酒慶豐收。 春風栽下扶貧樹,今日同歌致富秋。 孔子誕辰日吟二首 作者/靜宜 一 君臣不亂仲尼規(guī),秩序從來難反之。 一但生民揭竿起,孔儒圣道必衰危。 二 奈何民不畏硝煙,血雨腥風烽火連。 一俟有人能定鼎,儒家仁說總綿延。 梧桐鳳凰 作者/王洪義(遼寧) 一 枯枝不再落鳳凰,滿目秋風一路香。 地北天南金燦燦,梧桐怎恨夜來霜。 二 一夜涼風落葉狂,梧桐應恨夜來霜。 雖然樹樹枯枝旺,待到明春又鳳凰。 三 敗葉瀟殺不鳳凰,豐田稻浪百花香。 飄飛淡見嬌陽景,應恨梧桐早落霜。 吟秋(轆轤體) 作者/杜玉林 一 細雨飄來古徑幽,鐘聲遠蕩梵音稠。 杖藜點盡登登路,躍上云端放老喉。 二 尋英逸趣傍籬游,細雨飄來古徑幽。 小溪見我羞無語,懷抱山花入海流。 三 風凝香苾山凝俏,雁陣排空詩意杳。 細雨飄來古徑幽,歡蛩斗趣忘昏曉。 四 橘綠橙黃詩性稠,扶黎尋韻步難收。 天公逸興助余詠,細雨飄來古徑幽。 郊游六首 作者/霍忠義(內(nèi)蒙古·烏海) 一 打蔫草木歷風霜,枯萎荷蓮映水塘。 世事紅塵歸一夢,人生幾度爽秋涼。 二 踱步廊橋下石臺,菊園香徑自徘徊。 夕陽落照楓林晚,少女羞紅掛滿腮。 三 露沁寒枝野草萋,脫枝秋葉落清溪。 黃花綻放東籬下,丹桂梢頭雀鳥啼。 四 犬吠村郊一兩聲,風搖翠竹葉霜輕。 林深不曉天將晚,為遣秋愁待月明。 五 眉目含情粉面羞,琴聲疊韻漫江流。 月圓但愿人長久,縷縷弦音縷縷柔。 六 蓬蕽飛絮絮皚皚,寄與西風順手裁。 緩緩流波攜月去,徐徐秋水載情來。 國慶感吟 作者/王曰敏 七十二華庚,宏圖偉業(yè)榮。 同心描錦繡,砥礪再新征。 桂子問答 作者/童心 問君因底事,還不吐清香? 炙熱熏銅臭,我身何忍傷。 致暮秋 作者/孫曉廷 陶醉桑榆晚,沉迷水月窮。 榮枯成百闋,圓缺化千盅。 秋景 作者/吳進南(廈門) 三山分樹色,一水載云空 雁唳天邊盡,心懷故里中。 落葉 作者/劉激揚 落葉別離畫,涼風凄楚弦。 縈懷存兩朵,得句競?cè){。 客中雨寄 作者/劉志堯 瀟瀟秋雨天,院內(nèi)柳條鮮。 檐下珠煙細,憑欄憶舊年。 手機 作者/徐佐友 可償千百愿,盡在一滑中。 若要防其害,常修放下功。 題漫畫貓鼠圖 作者/李家平 鼠在旁邊睡,貓值豁目蹲。 何時結(jié)黨友,狼狽化乾親。 晨曲 作者/周麗燕(廈門) 囀鳥催人早,秋霜染葉紅。 齊心驅(qū)疫散,喜悅?cè)f家同。 桂花 作者/李冠群 風吻青蔥處,羞開萬點黃。 花雖如米小,卻比牡丹香。 菊 作者/薛有毅(山西榆次) 草木漸楓黃,金菊正傲霜。 寒風奈何我,飲露更芳香。 秋收 作者/蕭團生(贛州) 千樹掛金果,山農(nóng)正望秋。 收來車滿載,邀月醉高樓。 炫舞盛世(佳木斯市佳華舞蹈隊) 作者/高殿文 楓林彩葉招。妙曲碧江邀。 媚舞春常駐,金風拂柳腰。 花壇論壇 作者/外圓內(nèi)方 十五大團圓,花兒塑美仙。 游人蜂擁拍,造物緊關(guān)聯(lián)。 國慶 作者/趙元良 火樹神州艷,歡歌喜萬家。 強音驚世界,亮劍壯中華。 讀秋 作者/李順 秋景詩千樣,平臺現(xiàn)麗章。 他歌菊月美,你頌搶收忙。 出門 作者/王玉孚吉林 飲有朋兼友,游多山與陂。 出門何處去,難定我從誰。 茶 作者/王玉平 開懷嘗美味,潤補且提神。 苦澀凝香氣,甘為酒做鄰。 聽童話老師孫女古箏 作者/李應雄(湖北咸寧) 也就七八歲,天珠落玉盤。 風聲隨舞動,萬籟醉觴安。 創(chuàng)造 作者/莊炳榮(山東) 明月是知音,龍宮待貴賓。 無中可生有,心想事成真。 資本 作者/艾忠輝 資本無道義,傷苦天下人。 游離科技網(wǎng),妄想碌星辰。 遐想 作者/冰城居士 遠目云端坐,幽人月下眠。 藏身尋舊事,對景得閑年。 夏日山中即興 作者/(雙陽)高軍 驕陽凝碧漢,長夏亂山深。 清禽傳妙語,茂木下濃蔭。 辛丑國慶感懷 作者/隱農(nóng)段春廷 金秋十月涼,紅旆致禎祥。 拂試貧窮去,為民好政剛。 詠茶 作者/杜昌海 一 納入精華在,乾坤詠唱新。 金身緣火烤,天地一壺春。 二 天地一壺春,清泉翠綠身。 芳華凝歲月,束水更精神。 三 芽藏云霧里,真味伴人還。 壺內(nèi)逍遙去,清香滿屋間。 四 清香玉露還,入夢更悠閑。 名利壺中去,流芳淡泊間。 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格律自行審核 詩摘詞選投稿須知 投稿作品要求:來稿內(nèi)容要求格調(diào)積極、健康向上,可讀性強,自檢格律。必須聲明是“原創(chuàng)首發(fā)”,且之前未在其它微信公眾平臺上發(fā)表。剽竊別人的作品以及一稿多投引起的糾紛,由作者負責。 投稿請注明作者姓名并附200字以內(nèi)作者簡介、和生活照至少一張。可以在“查看歷史消息”中閱讀往期文章,進行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