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網(wǎng)上出現(xiàn)一種聲音,他們認為,明朝的滅亡是因為東林,也只有東林一個原因。 要不就是小冰河,反正明朝皇帝和宗室沒有錯。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東林有這個權(quán)力?有這么大的能量嗎? 東林最有權(quán)力、地位最高的3個人,是李三才、葉向高和趙南星。 這3人基本都是在萬歷時期掌朝的,李三才是南京戶部尚書,葉向高是大學(xué)士,做過內(nèi)閣首輔,算是東林地位最高的一個人,然后是吏部尚書趙南星,爭京察那時候爭得很厲害。 之后呢?天啟崇禎兩朝,東林人還在掌權(quán)嗎?基本沒有了。 因為晚明不止有東林一個派系,還有閹黨、齊黨、浙黨、宣黨、楚黨、昆黨等等,各派系互相傾軋,你方唱罷我登場,可以說非常亂,東林充其量不過是其中一個派系,哪有實力覆滅明朝? 黨爭誤國,這話沒錯,東林中有壞人,也有好人,這話也沒錯,例如東林復(fù)社的陳子龍,就是抵抗清軍,寧死不降,以身殉國的。 東林最初的創(chuàng)始人,本身就是失勢的文人士子,分別是顧憲成、高攀龍和錢一本,因為他們在宋代楊時的東林書院講學(xué),故稱為東林。 顧憲成那副對聯(lián)“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還曾經(jīng)入選過人教版小學(xué)語文教科書的知識積累版塊。 可以從反向來論證,明朝滅亡之前的崇禎十多年期間,掌朝的大臣都是誰?第一個是溫體仁,內(nèi)閣首輔,是崇禎最寵信的、崇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首輔,最后的結(jié)局是崇禎御賜一杯毒酒身亡。 溫體仁是東林人嗎?不是,他甚是東林領(lǐng)袖錢謙益的死敵。 第二個是周延儒,內(nèi)閣首輔,狀元出身,他是東林嗎?也不是。 東林人在崇禎朝,甚至淪落到還要巴結(jié)周延儒,請他出山,周延儒對他們也說不上好。 第三個是楊嗣昌,也不是東林人,楊嗣昌甚至間接害死了盧象升,是致使孫傳庭入獄耳聾的罪魁禍?zhǔn)住?/p> 傳庭死,明亡矣。 這3個是崇禎最寵信,也是崇禎朝權(quán)力最大的3個人,他們都不是東林人,他們做了什么好事嗎?沒有。 溫體仁甚至是奸臣。 崇禎朝最著名的東林人是誰?是錢謙益,號稱天下文宗,東林魁首。 然而他結(jié)局和下場是什么?他被溫體仁陷害,被斗回老家江南常熟,失去官職,只好優(yōu)游林下,和秦淮八艷柳如是吟詩作對了。 錢謙益最大的愿望就是繼續(xù)當(dāng)官,但是斗爭失敗后,終崇禎一朝都沒有實現(xiàn),只有在南明時期實現(xiàn)了。 那東林是不是明朝滅亡的一部分原因呢?只能說其中一部分人是,很多沒有土地的貧窮文人并沒有罪過,文人和東林中,只有擁有大量土地、并進行土地兼并的最高階一層的士紳,才是真正的罪人。 錢謙益是嗎?錢謙益確實是罪人,但罪人不僅限于東林最高階一層,還包括其他所有派系的中堅和高階,他們和明朝朱家宗室一起,來坑害和剝削百姓,都是地主的代表。 所以明朝滅亡根由不在于東林,并不是他們無罪,而是他們在后期根本沒有這個能量。 他們有兵權(quán)嗎?根本沒有。 只是一群軟弱求存的肉食者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