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過:“生如夏花般燦爛,死若秋葉般靜美。”詩人在闡述自己對生命認識和看法時都能借助于夏花,足見夏花之絢麗、燦爛和誘惑。
眼下小暑剛過盛夏來臨,又是一季拍花攝草的時段,又是一場攝影人“沾花惹草”的盛宴。
花卉的拍攝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結合拍攝實踐提供幾點建議。
第一、時段避正午。
正午時段一般認為大致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這個時段里面,太陽處于頭頂位置,而頂光的條件下,拍攝方向難以掌控;這個時段里,太陽光線強烈刺眼,拍成的畫面色調不是偏黃就是偏橙色,不自然、不清新。
所以,花卉的拍攝一般宜于避開這一時段。當然,如果是下雨、陰天和多云天氣,或是室內(nèi)拍攝,可以不受上述限制。
第二、鏡頭非廣角。
廣角鏡頭有其成像優(yōu)勢,也有視覺夸張的效果,但是用在花卉拍攝不太適宜。花卉拍攝宜于使用中等及更長焦段,比如70—100左右及以上。
較長的焦段拍攝,在大光圈、近距離拍攝的配合下,能夠實現(xiàn)較小的畫面景深,達到突出主體、虛化背景、營造夢幻的效果,而過廣的鏡頭則難以實現(xiàn)。
第三、光圈宜選大。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和使用。但是,如果從成像效果看,又不宜使用鏡頭的最大光圈,一般可在最大光圈處縮小1/3——1檔。
第四、較低感光度。
這個不難理解。
第五、風格選人像。
在圖片風格劃分里,花卉自然應該劃歸于“風光、人像、精細······”里面的“風光”或“花卉”,為什么建議選擇“人像”呢?
當我們選擇JPG格式儲存圖片時,相機本身并會自動進行一些“后期處理”,所以選擇不同的圖片風格會有不同的效果輸出,就“風光”與“人像”比較,“風光”會很艷麗一些,“人像”則會更加細膩一些。
我們知道,后期制作處理時,如果覺得畫面不夠艷麗的話,調整的辦法多的是,而反過來則比較困難。根據(jù)這一特點,如果我們先期設定成人像風格,畫面會很細膩和清新,如果想要在這個基礎上讓畫面更艷麗一些,有的是辦法,這樣在細膩和清新的基礎上,就能得到優(yōu)美的花卉圖片。
第六、光線非正面。
有拍攝經(jīng)驗的老司機都知道,順光、正面光的拍攝,主體的受光比較均衡,但同時帶來的是缺少明暗變化和對比,缺失立體和厚度感覺;如果使用非正面光,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一般宜于使用的是側逆光或全逆光。
但是,使用側逆光和全逆光拍攝時,容易經(jīng)受大光比的考驗,必須作出必要的曝光補償或輔助一定的補光手段。
第七、構圖忌呆板。
花卉的拍攝類同于人像,如果構圖過于呆板,或過于正面、或過于居中,都不是很好的視覺享受,一定得需要動作、表情、眼神、身段、背景的配合;花卉的拍攝也得講究這些搭配。
第八、運用點對焦。
這一點很重要。不然的話,很難體現(xiàn)主體的突出、明暗的對比、虛實的配合;如果運用點對焦確有困難,至少也得運用重點對焦,反正不宜運用多點對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