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剛剛討論過,王夫人由于繡春囊事件的影響,又受了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一番鼓動,遂指示王熙鳳等人抄檢大觀園,結(jié)果這里不多說了,很有喜劇色彩,一心想要搞事的王善保家的倒把自己的外孫女司棋給搭進去了。 這里我們重點關(guān)注一下,抄檢到探春的秋爽齋時,探春是好好發(fā)了一頓脾氣并且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的,盡管她針對的是抄檢這件事而非鳳姐,打的也是王善保家的,但鳳姐作為“抄檢組組長”,畢竟也是面上無光。 但是,正如很多朋友留意到了,鳳姐并沒有生氣。這似乎與她的日常風格大不相同,我們似乎是習(xí)慣了她時不時“柳眉倒豎,冷笑一聲”的呢! 我想,鳳姐之所以不生氣、不發(fā)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01探春的身份和脾氣探春是賈府三小姐,盡管是庶出,地位可跟一般人不一樣;況且,她又是在家的三位小姐中最為“霸氣外露”的,被喻為“帶刺的玫瑰”。 鳳姐的風格,向來是哄好上面的,壓住下面的,穩(wěn)住中間的,態(tài)度強硬往往也針對下面一層。而在中間這一層,其實就跟普通家庭的普通人一樣,是以虛與委蛇為主,反而是在至親面前脾氣大。像鳳姐在賈璉面前就動輒態(tài)度不好,說些“把我們王家地縫掃一掃,夠你們過一輩子的”之類的話,因為夫妻之間不忌諱什么。 探春與鳳姐是姑嫂關(guān)系,親則親矣,距離還是有的,平日里說說笑笑、小打小鬧自然沒問題,但是如果已經(jīng)較了真,那就不能硬碰硬了。 鳳姐是個強勢的人,不過她更是個靈活的人。 02鳳姐理解和欣賞探春這次抄檢大觀園,本就不是鳳姐想干的事。 不要忘了,就在抄檢決定出來之前,她還正在為被王夫人懷疑繡春囊是她所丟而流淚。她清楚被冤枉是什么滋味。 因此,她是反對全面抄檢大觀園的,只是情勢所迫:
如果此時她直言反對,一者不合她的個性和職責,二者反倒讓人覺得背后有什么問題了。所以縱有“千百樣”反對的理由,她不敢說什么,只能是“低頭答應(yīng)”;王夫人指示完畢,向她確認意見時,她也“只得答應(yīng)”。無可奈何,別無他法??! 而且在部署后,行動也并不主動。到了晚上,是王善保家的來“請”她一起入園,足見實在不想跟這個婆婆的陪房去干這站不住腳的事。 也許鳳姐并不曾像探春那樣想得那么深遠,從“抄檢事件”看出了與賈府未來命運的聯(lián)系;但她至少與探春同樣能感受那種被侮辱的憤怒與憋屈。 因為理解,她無法生氣,而只有共情。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一耳光的時候,保不定她心里正竊喜呢!反正后來在司棋那里抄檢出與表弟潘又安私通的物證時,她是岸觀火、幸災(zāi)樂禍地笑出來了的。也許她已經(jīng)憋得很難受了。 況且,不久前探春還代鳳姐治了一段時間的家,表現(xiàn)出了很好的辦事才能,鳳姐對她也是欣賞得很,是高看一眼的,自然也不會輕易生她的氣。 03鳳姐大病未愈上面提到探春代理家務(wù)的事,那段時間,鳳姐生病了。實際上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痊愈。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再要強的人,再聰明的大腦,一旦身體垮了,那也是支撐不起宏圖大業(yè)的。就拿鳳姐曾經(jīng)的好閨蜜秦可卿來說吧,本來也是賈母口里重孫媳中最妥帖的一個人,但后來病倒了(病因較為復(fù)雜),如她自己所言,
鳳姐也是這樣,抄檢大觀園之時,她重回工作崗位未久,況且仍是帶病工作。這除了賈府事務(wù)確實繁雜,實在少不得鳳姐外,也跟她不想久離權(quán)位造成權(quán)威“折舊”有關(guān);但可以明顯看出,病中之人,與身體健康時相比,氣場是明顯不同的。 所以帶病工作的鳳姐也確實沒什么勁頭跟別人生氣。你看,就這一夜抄檢辛勞,也立馬應(yīng)驗在她的身體上了:
我猜想,此時的鳳姐是會想起芳魂早逝的秦可卿的,也會擔憂自己的身體的,“逞強使氣”那是要不得的。
小結(jié)一下,因為以上三點,面對探春的發(fā)飆,王熙鳳并沒有生氣。 對這個理解,朋友們怎么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網(wǎng)圖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