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自92版恐怖片的《糖果人》,擁有《逃出絕命鎮(zhèn)》導演喬丹·皮爾擔任編劇和制片,非裔年輕女性導演尼婭·達科斯塔執(zhí)導,并走恐怖與種族議題相結合路線,沒想到這部恐怖片居然拍得是如此緩慢沉悶,美國恐怖片就這么拍可完犢子了! 哼唱著“糖果人!糖果人!”的恐怖小曲,米高梅和環(huán)球標志中文字都倒著,其實還有點創(chuàng)意,只是隨后大家發(fā)現(xiàn)曾經輝煌的米高梅公司,就這么拍難怪業(yè)績差,最終被大公司收購。當然,我承認《糖果人》的精致影像有講究的地方。 墻壁中有黑鬼出來行兇,樓下的警察驚慌失措,引出有創(chuàng)意的序幕片頭:芝加哥城區(qū)的空鏡,煙霧陰郁的天空,反轉的仰拍鏡頭,借此展示種族、階級的差距,攝影鏡頭與音樂結合絕佳,讓人感受到高樓聳立下有毛骨悚然之感! 交代了男孩威廉·伯克在74年去洗衣房洗衣,遇到破墻洞里走出一帶鐵鉤手臂的好心糖果人謝爾曼·菲爾茲送糖果。結果小孩嚇跑,聞訊而來的警察就把他打死了。他死后,更多的刀片出現(xiàn)在糖果里,誰對鏡子叫幾次糖果人,他就出來行兇! 而另一個追憶中,當年畫家丹尼爾經常給富有白人畫畫像,他同白人女兒相戀,就被白人身上涂滿蜂蜜讓蜜蜂蟄他,并砍斷其手、按上鐵鉤、燒死,何其殘忍?這種剪紙畫呈現(xiàn)也效果很好,帶有祖父輩給小孩講嚇人鬼故事的感覺! 導演善于用面目猙獰的油畫、鏡像倒影,通過不同角度去呈現(xiàn)兇殺場景,運鏡和畫面構圖也很有新意,但是大部分恐怖片里死的都是比較蠢的人,這部也不例外,藝術經銷商克萊夫、廁所女孩們都送死一樣被屠殺,毫無新意。 白人警察濫殺各種無辜黑人導致報復,不是靠連環(huán)殺手和厲鬼行兇牽動懸念,喬丹·皮爾團隊則搞成了悶騷的流水賬,愣去迎合著好萊塢現(xiàn)階段的政治正確。各類人物登場與殺戮、偵破都沖突不夠,緩慢拖沓的節(jié)奏,更讓人看著昏昏欲睡。 糖果人并非一人,這是個蜂巢,也是所有被種族歧視害死的黑人的集合化身,所以黑人男主角身上傷疤象征黑暗色彩,而蜜蜂圍繞糖果人出來行兇鏡頭很惡心,建議有密集恐怖癥的人不要看。 后面警察們被糖果人秒殺就收場,其本質是表達種族歧視引發(fā)的憤怒。但糖果人本身也是血腥和暴力的載體,他這么以暴制暴去殺無辜白人,就算血腥鏡頭夠大尺度,也是三觀盡毀,彰顯編劇與導演的敷衍了事! 白人警察濫殺無辜黑人,從古到今都在延續(xù),被殺黑人都是可憐的社會底層,最后引發(fā)厲鬼糖果人報復屠殺白人,導致血流成河的慘狀,這都是通過超現(xiàn)實主義去反思種族歧視,偏偏光有“Too Woke”的內核,編劇和敘事可都不咋地。 《逃出絕命鎮(zhèn)》斬獲奧斯卡原創(chuàng)編劇后,喬丹·皮爾團隊火了,折騰出《我們》就比較平庸,這次《糖果人》簡直透支底線圈錢,是可忍孰不可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