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官英1 陳學忠2 作者簡介:李官英,女,大邑縣衛(wèi)生健康局,全國名老中醫(yī)陳學忠傳承工作室大邑師承班學員,四川大邑 611330 E-mail:843561325@qq.com 通訊作者:陳學忠,男,四川省第二中醫(yī)醫(yī)院,指導老師,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李XX,女, 53歲。因“聲音嘶啞、咳嗽6天”就診。中醫(yī)診斷:咳嗽(風寒閉肺)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處方:麻辛止嗽散 關鍵詞:暴喑 咳嗽 麻辛止嗽散 陳學忠 醫(yī)案:李XX, 女,53歲。2020年11月13日就診。 患者11月7日中午因飲酒后出現(xiàn)聲音嘶啞,逐漸加重,晚上完全不能發(fā)音,偶有咳嗽,伴咽喉不適,無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舌胖大有齒印,舌質暗,苔薄白,脈弦緊。 診斷:暴喑(肺氣郁閉) 晨起自行以開音湯加減宣肺開音,處方如下: 炒僵蠶顆粒10g 馬勃顆粒10g 桔梗顆粒20g 薄荷顆粒10g 蟬蛻顆粒10g 木蝴蝶顆粒20g 麥冬顆粒20g 訶子顆粒15g 瓜蔞皮顆粒10g 金銀花顆粒15g 醋香附顆粒15g 佛手顆粒20g 炙甘草顆粒15g 共2劑,開水沖服,一日一劑。 服藥后聲音有所好轉,能發(fā)聲,但仍感聲音嘶啞,又因夜間受寒后出現(xiàn)咳嗽加重,以晨起、夜間,遇冷后明顯,甚者半夜咳醒,胸部疼痛,咳聲重濁,咳而不暢,感氣緊,咳痰少,不易洛出,余無特殊不適。遂于11月13日下午就診于陳學忠老師。 刻癥見:聲音嘶啞,咳嗽,氣緊,晨起、夜間、遇冷后咳嗽加重,胸痛,痰少。納可,二便可。舌胖大有齒印,舌質暗,苔薄白,脈弦緊。 中醫(yī)診斷:咳嗽 證型:風寒閉肺 治則: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處方:麻辛止嗽散加減 炙麻絨15g 細辛10g 全蝎6g 杏仁10g 紫菀15g 黃芩15g 桔梗20g 瓜蔞15g 百部15g 白前15g 陳皮12g 紅花15g 矮地茶30g 地龍10g 炙甘草15g 2劑,水煎服,每天3次,每次100ml,溫服。 患者服藥后聲音恢復,咳嗽、氣緊、胸痛癥狀消失。 討論:失喑分暴喑與久喑,暴喑分風寒、風熱,病機為外邪閉郁肺氣,肺氣宣發(fā)不利,氣機不暢?!夺t(yī)門補要》:“腎為聲音之根,肺為聲音之戶?!狈螢槿A蓋,屬嬌臟,居于上焦,“上焦如羽”,失喑與肺、腎二臟密切,病在咽喉?!秲冉洝吩弧盎鹩舭l(fā)之”,在治療失喑時, 用宣肺發(fā)表的方藥以達宣肺開聲之效。開音湯為陳學忠教授的自擬方,無論“金實不鳴”之暴喑,還是“金破不鳴”之久喑均可用開音湯加減。 咳嗽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其病位主臟在肺,《景岳全書·咳嗽》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边@是因為肺主氣,其位最高,為五臟之華蓋,肺又開竅于鼻,外合皮毛,故肺最易受外感、內傷之邪,而肺又為嬌臟,不耐邪侵,邪侵則肺氣不清,失于肅降,迫氣上逆而作咳。正如《醫(yī)學三字經·咳嗽》所說:“肺為五臟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臟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干之則嗆而咳矣;亦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干之,亦嗆而咳矣?!薄端貑枴た日摗氛f:“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闭f明咳嗽的病變臟腑不限于肺,凡臟腑功能失調影響及肺,皆可為咳嗽病證相關的病變臟腑。 止嗽散出自清代程國彭的《醫(yī)學心悟》,由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陳皮、甘草七味藥組成,不寒不熱,是一個溫潤平和的方子,采取開門驅邪之法,使邪去肺安咳止。臨床上常加麻黃、細辛,以增強辛溫發(fā)散、宣肺解表之力,即麻辛止嗽散。方中炙麻絨、細辛辛溫發(fā)散,解表散寒,宣肺通竅,止咳平喘;全蝎、地龍、紅花疏風化痰,活血利咽,解痙止咳;紫菀、百部、白前止咳化痰;陳皮、桔梗、杏仁、炙甘草化痰利咽,宣肺止咳;矮地茶止咳平喘;瓜蔞皮清肺祛痰、通氣寬胸;方中黃芩一防散寒藥之溫燥,二防外邪入里化熱,以黃芩苦寒清肺降瀉而佐之。 陳老認為:此患者因飲酒復感外邪,肺氣郁閉,咽喉不利,氣機不暢,導致暴喑,開始用藥缺乏宣發(fā)之力,以清利咽喉為主,缺乏疏散宣肺的藥物,外感表邪未盡,肺氣失于宣肅,病情往下往里發(fā)展,繼而出現(xiàn)咳嗽,咳聲重濁,咳而不暢,氣緊等癥狀,必須加用麻黃、細辛等辛溫發(fā)散之品,加強宣肺止咳之力,則門開邪去咳止,諸癥痊愈。陳老抓住病機變化,臨床辨證精準,遣方用藥如率兵打仗,效如桴鼓,值得吾輩學習。 2020年12月3日 |
|
來自: 流形sbz > 《止嗽散,清氣化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