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根健康的骨骼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嗎? 昨晚節(jié)目一開場,就做了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實驗——將一根骨頭懸掛在起重機上,看看能吊起多少人。結果發(fā)現(xiàn):一根小小的骨頭,竟然吊起了10個體重共1377.2斤的人,而且骨頭毫發(fā)無損! 
但要注意,這是一根健康的骨頭。而如果是不健康的骨頭,表面可能沒什么變化,實際上卻像豆腐渣一樣,輕輕一摔就碎了。 
那么,究竟不健康的骨骼,內(nèi)部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呵護骨健康呢? 「 本期專家 」 ▼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做個簡單的測試,看看你的骨骼健康與否。 【方法】雙手叉腰,用手指測量肋骨最下緣與骨盆最上緣之間的距離,看看能放下幾根手指。 【結果】正常情況下,至少應該放下4根手指。如果放不下,說明肋骨和骨盆離得很近,有可能是脊椎發(fā)生了壓縮性骨折,導致脊柱線發(fā)生了彎曲的變形。 
為什么堅強的骨骼會變得不堪一擊,出現(xiàn)骨折呢? 這是因為它的內(nèi)部結構發(fā)生了變化:正常的骨骼結構堅韌密實;而不健康的骨骼中間充滿了孔隙,就像豆腐渣一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疏松。 
平時要像存錢一樣存骨量,才能降低骨質疏松的發(fā)生風險。然而生活中,骨質疏松卻很普遍,在40~49歲人群中,低骨量率達32.9%,知曉率卻僅為0.9%。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松,也不當回事。但若其嚴重到一定程度,危害可不小。曾經(jīng)就有一位患者,在11年間,先后發(fā)生了8次骨折。 
北京的哥余波師傅,也面臨著骨質疏松的問題。他的骨密度報告中,T值為-1.9,明顯低于正常值(-1~1),存在骨量減少。 
那么,日常有哪些影響骨密度的不良習慣呢?我們跟拍了余師傅的一天,去看個究竟。 早晨6點,余師傅出門拉客,一直到下午17點才回家,全天基本上都在車里度過。而且為了開空調(diào),車窗基本都是密閉的,很少能直接曬到太陽,這是不利于骨骼健康的。 太陽中的紫外線,能促進皮膚里的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從而增加鈣結合蛋白的合成,其能把我們吃進去的鈣,從腸道吸收入血液,最終鈣離子才有可能進入骨組織強健骨骼。 簡單來說就是,太陽能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離子吸收,否則吃進去的鈣可能直接從腸道排出了,相當于白吃。 點擊下方視頻 聽專家講解曬太陽如何影響骨健康↓↓↓ ①不要隔著玻璃曬 任何玻璃都會阻隔紫外線。金醫(yī)生在下午陽光最強烈的時候,測得戶外紫外線數(shù)值約1500~1600,出租車中隔著車窗紫外線數(shù)值約200~300;室內(nèi)隔著玻璃紫外線約70~80??梢?,隔著玻璃曬太陽幾乎是無效的。 ②注意時間與頻次 建議在上午10點~下午3點之間,裸露四肢曬10~30分鐘,每周兩三次即可。 北緯35°以北的地區(qū),比如新疆、青海北部、甘肅北部、寧夏、山西、河北、山東、天津、北京、內(nèi)蒙古以及東北等地,陽光不夠充足,即使按照上述方法曬太陽,補充的維生素D也是不夠的。 
這些地區(qū)的人,可以每天額外補充800~12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一般人群建議選擇普通維生素D;確診骨質疏松的患者,或者年紀大,會增加肝腎代謝負擔的人,建議選擇活性維生素D。 
骨骼健康,離不開充足的鈣,但生活中一些不經(jīng)意的習慣,卻會在無形中影響鈣吸收。 余師傅晚上回家給自己做了宮保肥腸,還做了一盤拌黃瓜,并撒上了一些油炸花生米。這其中就藏著一個“問題”。 花生中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將其加入到富含鈣質的牛奶中,可以看到牛奶產(chǎn)生了沉淀物。 
這種物質就是植酸,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種子中。植酸可以在消化道里與鈣離子結合,形成大分子物質,從而影響鈣的吸收。 
保證充足的鈣攝入,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關鍵。我們都知道牛奶富含鈣質,每100ml牛奶的鈣含量約有100mg。但專家告訴我們:有些豆腐的鈣含量甚至比牛奶還高。 那么,每100g不同的豆腐,含鈣量究竟如何?我們以牛奶作為參照: ◎北豆腐:含鈣量約138mg/百克,相當于1.5杯牛奶; ◎南豆腐:含鈣量約116mg/百克,相當于1.25杯牛奶; ◎內(nèi)酯豆腐:含鈣量約17mg/百克,相當于0.2杯牛奶; ◎豆腐干:含鈣量約1019mg/百克,相當于10杯牛奶。 
建議日常適當增加牛奶、豆干等含鈣食品的攝入。除正常飲食外,每天應額外補充600~800mg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