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詩詞三首 基礎闖關全練 拓展訓練 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欲渡黃河冰塞川(sài) B.暫憑杯酒長精神(cháng) C.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mǐn) D.高處不勝寒(shèng)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拔劍四顧心茫然 茫然: (2)多歧路,今安在 安: (3)懷舊空吟聞笛賦 空: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何似: 3.下列作家、作品、時代對應有誤的一項是( ) A.李白—《行路難》(其一)—唐代 B.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 C.蘇軾—《水調歌頭》—宋代 D.張岱—《湖心亭看雪》—宋代 能力提升全練 拓展訓練 1.下列關于詩詞的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近體詩的格律有嚴格的規(guī)定,一般分為兩大類:律詩、絕句。 B.在詩歌發(fā)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詩歌和唐代講究格律的詩稱為“古體詩”。 C.律詩一般由四聯組成,每聯兩句,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 D.近體詩用韻很嚴,除首句可以入韻也可不入韻外,各聯的偶句必須押韻。 2.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下列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首聯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積聚已久的憤激之情。 B.頷聯寫詩人回到了久別的家鄉(xiāng),雖人事全非,心里卻有欣慰之情。 C.頸聯“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D.尾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 (2)頸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們所稱贊,試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①思想感情: ②哲理: 三年模擬全練 拓展訓練 1.(2019山西大同礦區(qū)恒安一中月考,6—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5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從詩的題目看,這首詩是白居易在揚州的酒宴上酬答劉禹錫的作品。 B.這首詩的首聯,敘寫作者被貶到荒涼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經歷。 C.這首詩的頷聯,運用兩個典故分別表達作者對亡友的懷念和回鄉(xiāng)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這首詩的頸聯,對仗工整,蘊含哲理,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這兩句詩因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廣為傳誦,從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分) 答: 2.(2018福建晉江安海片區(qū)期中聯考,4—5)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5分) 水調歌頭 蘇 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下列關于原文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 ) A.最初的詞都是配樂歌唱的,寫詞時依據的樂譜叫“詞調”,各種詞調的名稱便是“詞牌”,“水調歌頭”就是一個詞牌名。 B.詞前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陳述了詞人寫作時的心情,交代創(chuàng)作緣由。 C.詞開頭作者把酒問月,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充滿濃烈的現實主義色彩。 D.詞的下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 (2)(★★☆)請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意。(2分) 答: 3.(2017河南鄭州期末,20)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4分)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2分) 答: (2)(★★☆)詩歌最后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2分) 答: 五年中考全練 拓展訓練 1.(2018廣西玉林中考,1,★★☆)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問題。(3分) 水調歌頭 蘇 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下列對這首詞的解讀,有誤的一項是( ) A.“水調歌頭”是詞牌名,“丙辰”指干支紀年法的丙辰年,“不勝寒”意為“忍受不了寒冷”,“何似”意為“怎么比得上”,“何事”意為“為什么”,“但愿”是“只希望”之意。 B.詞的上片詞人由賞月抒發(fā)了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之情,但他最終不愿“歸去”,是因為在“天上宮闕”里,自己會有“高處不勝寒”的不適,而無在人間“起舞弄清影”的歡樂。 C.詞的下片由月寫到人,由自己聯想到兄弟,由抱怨圓月到理解月圓,由月圓月缺的自然規(guī)律到悲歡離合的人生規(guī)律,由對生活的無奈到對生活的祝福,表現了詞人理性的生活態(tài)度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境界。 D.中秋與明月是美好的時節(jié)和事物,離別與親情是千古傳承的無奈與溫馨,如同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蘇軾給自己給親人也是給我們留下的美好祝愿。 2.(2018廣東廣州中考,12)閱讀下面這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5分) 行路難(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詩中的“顧”“濟”是什么意思?請選擇一個回答。(2分) 答: (2)(★★☆)詩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運用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愿望?請簡要分析。(3分) 答: 3.(2017湖南郴州中考,9—10)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4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今日聽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暫憑杯酒長精神”中“長”的意思是 。(2分) (2)(★★☆)本詩中頷聯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核心素養(yǎng)全練 拓展訓練 (2017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龍華中學語文組舉辦中華傳統文化競賽活動,你是參賽選手。這次活動有三道競賽題,設置兩個獎項。 第一題: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是近體詩的高峰,近體詩包括 和 。 第二題:認真閱讀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根據要求答題。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下面四項對詩歌的評價,哪一項與詩人的想法相距甚遠?( ) A.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磅琛笔切÷?。 B.第二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花的數量之多。“壓枝低”,形象地描繪了花兒密密層層,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 C.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是說花枝上彩蝶蹁躚起舞,這才是最動人的景致。如果沒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沒有什么看頭。 D.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寫嬌鶯清脆悅耳的鳴叫聲,其實,這是一種襯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現黃四娘家花的美麗與魅力。 (2)你認為詩中的“留連戲蝶時時舞”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能夠表現出黃四娘家花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第三題:下面是拆亂了的與中華文化有關的一副對聯,請你運用學過的對聯知識,重組成一副完整的對聯。 傳統 的 精華 學習 里 經典 繼承 之 中 國學 答: 13 詩詞三首 基礎闖關全練 拓展訓練 1.答案 D A.塞sè。B.長zhǎng。C.眠mián。 2.答案 (1)無所適從的樣子 (2)哪里 (3)徒然地 (4)哪里比得上 解析 本題注意:“空”“何似”的解釋易誤,應在翻譯原句的基礎上,結合語境解釋詞義。 3.答案 D 張岱是明末清初人。 能力提升全練 拓展訓練 1.答案 B 唐代講究格律的詩一般被稱為“近體詩”。 2.答案 (1)B (2)①此聯表現了詩人身經危難,仍保持堅定的意志和積極樂觀的精神。(意思對即可)?、谂f事物必將消逝,新事物必將發(fā)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解析 (1)頷聯運用了兩個典故:“懷舊”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已故友人的懷念,“到鄉(xiāng)”一句是詩人對歲月流逝、世事變遷的慨嘆。 (2)頸聯是千古名句,“沉舟”“病樹”比喻詩人自己,其中包含了事物新舊更替的哲理?;卮稷跁r一定要答出“包含著新舊更替的規(guī)律”。 三年模擬全練 拓展訓練 1.答案 (1)A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沉舟”“病樹”比喻詩人自己。道理:人在逆境面前,要積極進取,振作精神,面向未來(要有堅定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新事物必將替代舊事物,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解析 (1)從詩的題目看,這首詩是劉禹錫在揚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2)第二問既可以從比喻修辭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詩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詩人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人在逆境面前,要積極進取,振作精神,面向未來(要有堅定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痛苦、困難、挫折、失意都是暫時的,理想、光明、勝利就在前頭;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 2.答案 (1)C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是:唯愿兄弟(親人)彼此珍重,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解析 (1)詞開頭作者把酒問月,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顯露出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俺錆M濃烈的現實主義色彩”這一理解有誤。因此選C。 (2)在翻譯的基礎上,結合詞中“兼懷子由”“何事長向別時圓”等關鍵句理解這兩句中包含的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3.答案 (1)運用了姜尚(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或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兩句,表明詩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極為苦悶之時,仍然對前途充滿信心。 解析 (1)用典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籍中的詞句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寫作手法。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用典的作用有:①使立論有根據,即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驗證作者之理論;②可以委婉表意,即詩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的暗示,婉轉道出作者的心聲;③減少語詞的繁累;④充實內容、美化詞句。本詩用典屬于婉轉道出作者的心聲。 (2)結合全詩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來探究這兩句詩所表現的詩人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苦悶到對前途的茫然,最后變?yōu)閷ξ磥沓錆M希望和堅定的信念。 五年中考全練 拓展訓練 1.答案 B “是因為在'天上宮闕’里,自己會有'高處不勝寒’的不適,而無在人間'起舞弄清影’的歡樂?!边@一表述有誤。詞人是在醉酒后月下起舞。 2.答案 (1)顧:看。濟:渡過。(2)“像姜尚垂釣碧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乘船經過日邊?!痹娙私栌媒泻鸵烈牡涔?表達了希望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和任用,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思想感情。 解析 (1)借助平時積累并結合語境,準確解釋。 (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太陽旁邊經過,后被商湯任用,助商滅夏。這兩句表達詩人對自己能夠從政仍有期待。 3.答案 (1)白居易(樂天) 振作 (2)寫作手法:用典。情感:表達了作者對舊友的懷念之情,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意近即可) 解析 (1)“今日聽君歌一曲”的意思是: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聯系題目“酬樂天”可知“君”指“樂天”即白居易。“暫憑杯酒長精神”的意思是:暫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據此可推斷“長”的意思是“振作、振奮”。 (2)詩歌常見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動靜結合、用典、比興等。本詩的頷聯運用了“聞笛賦”“爛柯人”兩個典故。對作者情感的把握,可結合寫作背景,抓住兩個典故進行分析。劉禹錫借用“聞笛賦”的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等人;借用“爛柯人”的典故,表達對世事滄桑,人事全非的慨嘆。 核心素養(yǎng)全練 拓展訓練 答案 第一題:絕句 律詩 第二題:(1)C (2)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黃四娘家花的濃密、艷麗與香氣撲鼻。表現詩人對花的喜愛,以及他閑散與快樂的心情。 第三題:學習國學里的經典 繼承傳統中之精華 解析 第一題:平時學習古詩詞,不能僅限于熟讀與記憶或做淺層次賞析,還要適當加以拓展。 第二題:(1)“彩蝶蹁躚起舞”不是主要景致,而是起襯托作用,作者以此來表現黃四娘家的花香味濃郁、色彩艷麗。 (2)由“留連”等詞可看出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結合全詩回答黃四娘家花的特點;“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筆下蝴蝶嬉戲起舞、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表現了詩人對該景致的喜愛以及閑適、快樂的心情。 第三題:先將題中給出的詞性相同、詞義相對的詞語對應地排列起來,并添加適當的詞語組成完整的上下聯,然后看組成的上下聯字數是否相同、結構是否一致、上聯尾字是否為仄聲、下聯尾字是否為平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