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的特征以及區(qū)別1、綠茶 滋味鮮爽、清湯綠葉 綠茶的工藝為:采摘后直接殺青、揉捻、干燥而成的茶,殺青是核心工藝。 成品茶外觀為翠綠或嫩綠色澤,條索緊致,滋味清新自然,鮮爽是綠茶的核心特征。 因工藝不同,綠茶又分為炒青、蒸青、烘青、殺青綠茶。 代表茶品:西湖龍井、信陽毛尖、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恩施玉露、都勻毛尖等。 2、黃茶 鮮醇回甘、黃湯黃葉 黃茶于綠茶相似,但過程中多了一道“悶黃”工序,亦即在殺青后與烘焙間經(jīng)由包裹、覆蓋或悶堆手法,使茶葉與茶湯的顏色轉(zhuǎn)呈微黃色澤,滋味也更甘甜醇柔。 黃茶的核心特征為黃湯黃葉,因此很容易區(qū)分。 代表茶品: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蒙頂黃芽、平陽黃湯等。 3、白茶 滋味甜爽,色澤灰綠(新白茶) 白茶鮮葉采摘下來后,只在低溫環(huán)境中進行長時間萎凋,不經(jīng)任何炒青或揉捻動作。 直接干燥而成的輕發(fā)酵茶。 外形帶有細致的茸毛,肥壯勻整,滋味淡雅甜爽,非常獨特,而湯色以杏黃、橙黃為主。 香氣上,帶有毫香、花香、果香等,而老茶有棗香、陳香、藥香等。 代表茶品:白牡丹、貢眉、壽眉、白毫銀針。 4、青茶 又名烏龍茶,香氣高揚,韻味明顯 青茶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fā)酵茶,屬性平和。 青茶制作工藝之多樣與復(fù)雜度在各茶類中穩(wěn)居第一,遂而滋味也最變化多端。 兼容綠茶的青綠新爽與紅茶的醇厚甘美,帶有花香、果香、巖韻、觀音韻等豐富紛呈的香氣、韻律。 烏龍茶色澤較為復(fù)雜,如鐵觀音為砂綠、大紅袍為寶色、鳳凰單叢為黃褐色,索索緊致。 湯色上,以橙黃、橙紅為主,也有金黃等色澤。 代表茶品:安溪鐵觀音、鳳凰單叢、水仙、肉桂、大紅袍、漳平水仙、凍頂烏龍等。 5、紅茶 溫潤甜純,清爽鮮活 紅茶的發(fā)酵程度比較完全,因此紅茶的香氣比較溫和,滋味更加的清甜。 制作過程不經(jīng)殺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完整發(fā)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形成紅茶所特有的紅色茶葉、紅色茶湯特征。 當然,并非所有紅茶都是紅湯紅葉,如金駿眉則是金黃黑三色相間,湯色金黃;而正山小種外觀為烏黑油潤,湯色橙黃。 而在英文中,紅茶不稱“紅”茶,而稱black tea,這與歷史有關(guān)系,這里就不多說了。 代表茶品:滇紅、祁門紅、川紅、宜紅、正山小種、金駿眉等。 6、黑茶 色澤黑褐、條索粗老,湯色紅黃或紅褐色 黑茶是后發(fā)酵茶,制作上是在殺青、揉捻、曬干后,再經(jīng)過堆積陳放甚至渥堆等再次發(fā)酵過程。 黑茶的選料相對于其他茶類,比較粗老,且部分還含有茶梗,因此滋味醇厚一些。 而在后期的保存時間里,黑茶也會越陳越香。 黑茶的滋味比較醇厚、韻味充足,茶湯的色澤以黃、黑褐為主。而條索呈現(xiàn)緊結(jié),或散茶、或磚茶、或餅茶,總之,還是很好區(qū)分的。 代表茶品:安化黑茶(茯磚茶、花磚茶、黑磚茶)、湖北老青磚、涇陽茯茶、雅安藏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