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初中數學,要想學好,首先要關注本地的中考數學試卷,畢竟考試才是指揮棒,各部分知識的分值分布,難易分布,同一難度下各部分知識的分布,都是我們可以研究的對象。 我不可能把各地中考試卷都看過來遍,在此選擇幾份試卷陪著大家來一起分析分析。 首先是北京市2021年中考數學試卷,滿分一百分。 我們先來看逐題分析。 這種分析方式的好處是把每一題對應的考查知識點都標記出來了,也標記了難度,但缺點是太亂,看不出來具體的分布情況。 所以我給整理了一下。 首先我們能夠發(fā)現,這北京市2021年中考數學試卷中,代數與計算分值最高——50分,圖形與幾何分值差不多——42分,概率與統(tǒng)計打醬油——8分。 這個比例想必應該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因為初中數學的主體就是代數與幾何兩部分。 我們再細看。 比如在代數與計算部分中,簡單的題目分值有24分,占到代數與計算分值的48%;中等及中等以上難度題目分值有19分,占到代數與計算部分的38%;真正的難題分值只占到14%。 所以代數與計算部分,簡單題的比例更大。 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去觀察下圖形與幾何部分的分值分布情況。 如果我們換一個維度,橫向去看每一個難度下各部分知識的分布,也會發(fā)現圖形與幾何部分的題目整體上比代數部分的題目難度要高一些。 我們再來看一看河南省2021年中考數學試卷。
相較而言,在河南省中考數學試卷中,簡單題目的分值比例比較小,只占到33%,同時圖形與幾何部分在中上難度和較難程度的分值比例要高一些。 舉這兩個省市的中考試卷只是簡單的給大家展示一下。 其實對于我們家長和學生而言,對于本地的連續(xù)幾年中考試卷的分析顯然是更有價值的,比如某些城市歷來都是以幾何壓軸的難度而著稱,那么你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自然就要有所傾斜。 當然效率最高的還是找一位當地比較熟悉中考的初中數學老師或者機構老師給點撥一下,找不到就只能自己扒卷子了。 看到這里,就會有家長發(fā)出靈魂的質問——既然中考中很多題目都很簡單,那我們讓孩子平時做那么多練習,難度拔的那么高,到底有什么必要? 該簡單的就讓孩子隨便練習下,該難的就讓孩子重點練習,難道不好嗎? 老師為什么翻來覆去的讓我們孩子做那么多練習,這不都是無用功嘛? 嗯,還真是這個理。 所以我們會發(fā)現在初中有很多所謂逆襲的例子——初一初二成績一般,初三突然浪子回頭,通過一年的努力,在中考中成功逆襲上了重點高中。 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長們發(fā)現的問題。 但,我要說但是了,我還是建議大家該咋樣就咋樣,不要輕易去賭。 為什么? 第一、中考的命題難度波動比較大。 作為地域性比較強的考試,一般中考是本省或者本地市出題,這就導致命題的難易程度是存在著波動的,說白了就是嚴謹性沒有高考那么強。 就比如今年中考,據說杭州的中考數學題特別簡單,導致沒有區(qū)分度,而廣東中考的數學題則難度很大,讓眾多考生折戟沉沙。 所以,你能保證孩子中考那年的考試難度就很正常嗎? 第二、你無法控制出題老師。 那么多出題點,每個點可以出簡單,也可以出難,你怎么保證出題老師一定在你準備充分的點上出難題,在你浮光掠影的地方出簡單題呢?他又不是咱肚子里的蛔蟲? 第三、中考和高考的分數要求不一樣。 中考其實比高考難,一方面是參加中考的人數比較多,另一方面是重點高中的供給太少。 這就導致了中考數學試卷雖然大部分題目不算特別難,但分數要求也特別高。像我們這里,中考數學滿分120,想要上最好的學校,基本數學都得在115以上——會做的題一題都不能錯,壓軸題也必須要做出來一部分。 這就對穩(wěn)定性、準確率有非常高的要求。 怎么訓練? 只能是大量的刷題。 這就是為什么初中數學學習中有大量我們看起來沒有意義任務的原因。 我們作為學生和家長,只能理解,并在這個前提下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與節(jié)奏,帶著腳鐐跳舞。 可以做出取舍,但最好還是保證能夠拿到該拿的分數。 當然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初中教育是托底教育,要照顧所有學生的原因在里面,但對于我的讀者們,這不是主要理由。 講這么多,是希望把中考數學試卷的特點分析給大家,幫助大家正確的認識中考數學試題以及初中數學學習的特點。 大家可以以試卷為線索,幫助自己確定初中數學中哪些是重難點,更好的科學備考。 最近大家可能會發(fā)現,我寫初中數學比較多,是的,這其實是一系列文章——寫給普娃的初中數學學習指南。 因為初中數學的學習問題比較復雜,無法在一篇文章中盡述,所以就拆成若干篇文章,到現在已經寫了三篇了。 之后應該還會有至少兩篇。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