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賞析 / 嚴勇、音頻 / 張佳
長安一片月光下,千家萬戶傳來搗衣聲。 秋風一陣又一陣地使勁吹,總是一遍又一遍的玉關情。 哪一天才能掃平胡虜,丈夫不需要遠征邊關。 搗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將洗過頭次的臟衣放在石板上捶擊,去渾水,再清洗。玉關:玉門關,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處代指良人戍邊之地。良人:古時婦女對丈夫的稱呼?!对姟ぬ骑L·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绷T:結束。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子夜吳歌,描寫了妻子對于戍邊丈夫深深的愛。《子夜四時歌四首》為一組詩,“秋歌”為第二首。組詩分別以四時情景寫了四件小事。第一首寫春景,秦羅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寫夏景,西施若耶采蓮的故事;第三首寫秋景,戍婦為征人織布搗衣之事;第四首寫冬景,戍婦為征夫縫制棉衣之事。尤以“秋歌”最為著名,流傳最廣。這首“秋歌”表面上是寫妻子思夫,實際上表達了詩人渴望建立功名,實現(xiàn)心中抱負的愿望。 解讀這首詩最關鍵的是“玉關情”三字。我們說一首好詩必須具備可愛或深情,這首詩的深情就在于“玉關情”。 “長安一片月”是“玉關情”產(chǎn)生的第一個因素。秋月中,最是鄉(xiāng)情藏不住。自從李白寫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從此明月就與思鄉(xiāng)不可分割。長安月下,照著多少人的無盡思念。因“月”生情,此是其一。“萬戶搗衣聲”是“玉關情”產(chǎn)生的第二個因素。“萬戶”,言搗衣女子之多。這些“搗衣聲”中,仿佛深藏著無盡的思念與牽掛。因“聲”生情,此是其二。“秋風吹不盡”是“玉關情”產(chǎn)生的第三個因素。秋風中,最是讓人生出無限感慨來?!奥尻柍抢镆娗镲L,欲作家書意萬重?!鼻镲L里的家書,幾時才能到達邊關?秋風中的牽掛,又有誰能夠幫助寄達?秋風每吹一次,心中的思念又添一重。因“風”生情,此是其三。那么如何解開這 “玉關情”呢?最后一句給出了答案:“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背怯幸惶鞉咂胶敚煞蚪Y束遠征歸來方可。至此,我們才明白李白的“玉關情”中,不僅僅是思夫之情,還有著深深的愛國情懷。他希望能夠平定四方,讓百姓不再遭受分別之苦。一生不得志的詩人,不正如搗衣的女子一樣,為了心中的那個“夢”,失意而憂愁,期待而深情。........................>.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