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界為你提供可靠、有價值的內容是我們的存在方式。1小時前 專家呼吁:“加強免疫”應認真考慮、納入60歲以上者 撰文 | 燕小六 新冠疫情正在我國不同地區(qū)反復橫跳。人們關于新冠疫苗第3針該不該打、何時打的提問,也越來越多。 在這個節(jié)骨眼,廣東汕尾市宣布:將于9月下旬,啟動重點人群的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這是繼浙江省、河南省之后,又一宣布疫苗“加強免疫”計劃的地區(qū)。 我國于2020年12月15日,正式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距今已有9個多月。根據科興早前發(fā)布的第3劑加強免疫數據,接種完兩劑滅活疫苗的6個月后,中和抗體水平平均值比接種半個月時,約降低85.7%。 “根據我的分析,重點人群接種加強針,已經到了不能再拖的時間點、迫在眉睫。”知名病毒學專家、香港大學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告訴“醫(yī)學界”,疫苗抗體水平下降可能導致兩個問題:第一,不能防感染;第二,防重癥能力大打折扣。 地方“加強免疫”重點人群, 和國家口徑略有差異 “醫(yī)學界”分析浙江、廣東汕尾已發(fā)布文件,發(fā)現兩地“加強免疫”的重點人群一致,但和國家口徑略有差異。 8月27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將針對4類人開展“加強免疫”,包括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y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免疫功能相對較低的人群,60歲以上人群,及需要前往境外疫情高風險地區(qū)或國家的人群。 而浙江省、廣東汕尾市的“加強免疫”計劃,是針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滿6個月的18-59歲重點人群。包括: 1.涉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人員; 2.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yè)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 3.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 4.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的人員; 5.公安、消防、社區(qū)工作者、機關事業(yè)單位中直接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相關人員; 6.水、電、暖、煤、氣相關人員,交通、物流、養(yǎng)老、環(huán)衛(wèi)、殯葬、通訊相關一線人員等。 金冬雁教授告訴“醫(yī)學界”,上述兩地“加強免疫”沒納入60歲以上者和免疫功能相對較低者,是個問題?!按饲皬V州、南京等地疫情顯示,這兩類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癥率非常高。若不及時接種,就像是在社區(qū)埋了一個炸彈,可能造成重大影響。” “醫(yī)學界”檢索發(fā)現,目前并不缺乏60歲以上者接種第3劑的研究數據。9月5日,預印平臺medRxiv發(fā)布科興第3劑最新研究結果。66名受試者年齡在16歲到69歲之間,接種3劑滅活疫苗后,其血清樣本表現出更迅速的免疫應答反應,更持久的體液免疫反應,以及對德爾塔等多種變異株產生更廣譜的中和能力,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8月23日,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首席科學家張云濤告訴媒體,國藥集團在3個年齡段設計了第3劑滅活疫苗接種,其中1個年齡段是60歲以上者。 “要加強對高齡者、免疫功能較低者的宣教,說清楚疫苗接種可能存在風險,但總體是利大于弊的。此外,我呼吁疫苗研發(fā)機構、衛(wèi)生主管部門認真考慮,在'加強免疫’計劃中納入這兩類人,不要擔心打出不良事件。”金冬雁教授強調。 何時打、打什么,效果最理想? 根據國家部署,“加強免疫”遵循間隔6個月的時間要求,將在2021年9月、10月、11月,依次對今年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接種加強針。 鄭忠偉曾介紹,針對國藥中生和北京科興的滅活疫苗,接種完6個月后接種第3劑,受種者的抗體水平出現快速上升,到第14天時大概是原來的15-30倍不等。6個月后,這部分人群身上的抗體也出現下降,但仍超過接種兩劑的峰值。 金冬雁教授告訴“醫(yī)學界”,目前沒有研究能明確間隔多久打第三劑,是最理想的時間點,可以達到最好的保護效果。而且,接種第3劑后,防感染、防重癥的效果能持續(xù)多久,也缺乏數據。未來是否疫情不止,就要不停接種加強針,也有待更多臨床試驗,還要依據新冠病毒變化來判斷。 針對加強針品種的選擇,張云濤表示,中國發(fā)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建議使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暗谝会樈臃N完滅活疫苗,那么第二針也要接種滅活疫苗。如果接種第三針,也是同一個機理?!?/p> “廣東發(fā)布”針對汕尾市“加強免疫”也答疑稱,建議使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加強針接種。 金冬雁教授表示,混打不同技術路徑的疫苗,保護效果更佳。這已有研究支持。 9月7日,康希諾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發(fā)布最新臨床研究數據表明,使用滅活疫苗進行初免,再使用腺病毒疫苗進行加強的免疫程序,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免疫效果要顯著優(yōu)于兩劑滅活疫苗接種方式,混打后抗體水平升高78倍。 “但考慮到疫苗產量、上市情況,國內實施混打的難度很高。用滅活疫苗加強更能滿足我國需求?!苯鸲憬淌谡f。 我國打加強針,或是“雪中送炭” 就在中國多地開啟“重點人群加強免疫”的同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于當地時間9月22日晚,以16:2的投票結果,也做出類似決議。 根據FDA聲明,批準65歲以上者及感染新冠后易發(fā)生重癥的高風險人群進行“加強免疫”。同時,針對18-64歲“經常在職業(yè)中接觸新冠病毒并面臨高風險”者,批準加強針的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疫苗咨詢委員會將于當地時間9月23日下午,對FDA相關提案進行審核。一旦表決通過,CDC將正式建議并給出具體實施方案,然后開始加強接種。 這一結果與美國拜登政府于8月提出的“全民普及加強針”,有較大出入。拜登政府原計劃于當地9月20日,針對已完成接種至少8個月的16歲以上者,進行“加強免疫”。 “即使針對德爾塔變異株,對于普通人來說,現階段不需要打新冠疫苗加強針。”9月13日,《柳葉刀》在線發(fā)表一項研究稱。該研究由國際科學家團隊聯合完成,部分成員來自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美國FDA。 文章指出,隨著時間推移,即使接種者抗體水平下降,也未必會削弱疫苗對預防新冠重癥的保護效力。因為疫苗保護效力不僅是由抗體反應介導的,記憶性免疫應答和細胞免疫等也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后兩者的持續(xù)時間通常較長。 《柳葉刀》一文還指出,現有疫苗能夠誘導針對當前變異株的抗體反應。這表明現有變異株尚未進化到可能逃避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的程度。即使是針對變異株德爾塔和阿爾法所致感染,新冠疫苗預防重癥的保護效力達95%;對預防感染這兩種變異株的保護效力超過80%。 “考慮到各國接種疫苗品種不同,我國打第三劑是雪中送碳,國外可能是錦上添花。我國現狀是打過兩劑者的保護力不夠,那從實際出發(fā),給重點人群多打一劑是合情合理的?!苯鸲憬淌谡f。 資料來源: [1]Considerations in boosting COVID-19 vaccine immune responses. The Lancet. September 13, 2021. doi.org/10.1016/S0140-6736(21)02046-8 [2]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third dose, and immune persistence of Corona Vac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ged 18-59 years: interim results from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clinical trial. medRxiv, 2021: p.2021.07.23.212610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