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長期的社會發(fā)展中,藏族人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藏族人民的飲食文化既獨具地域特色,又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在某種意義上,了解藏族的飲食文化是走進和了解藏族的一個窗口。 特定地域的飲食文化受到人們長期以來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和制約,經(jīng)過歷史的沉積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為該民族社會活動中具有符號性和象征意義的物質文化。藏族人民居住在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風速大的地區(q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形成了藏族人民獨特的飲食習慣。而在廣袤的高原地帶,糌粑、曲拉、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等歷來是藏族人民的傳統(tǒng)食品。 西藏人的早餐是傳統(tǒng)的,正宗的藏餐代表,主要有糌粑、奶酪、酥油茶、十分簡單。藏族人對午、晚餐較重視,特別是晚餐菜肴質量高,用餐時間長。西藏特有的飲料除青稞酒外,還有油茶、奶茶、清茶、酥油茶,這些藏族人民須臾離不開的飲料,成為藏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藏族的特色飲食 (一)糌粑和曲拉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tǒng)主食之一?!棒佤巍痹跐h語中的意思是炒面。做法是選上好的青棵、豌豆或燕麥洗凈,晾干后,炒熟并磨成面粉,稱為糌粑面(炒面),藏族人把糌粑面經(jīng)常和酥油一起食用。一般的食用方法是,先在碗里放上一些酥油,然后沖入滾燙的茶水。食用者慢慢地飲用泡有酥油的茶水,喝時一邊用嘴將酥油吹到碗邊不喝入口中,一邊啜飲,等把茶喝完一半多一點的時候,將磨好的糌粑面放到喝剩下的酥油茶水中,并用手指攪拌,再放入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拌勻,并捏成塊狀后食用。這樣的糌粑既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又營養(yǎng)豐富,熱量大,因此很適合作為藏人充饑御寒的主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