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有三層意識:“顯性人體”意識、“隱性人體”意識、“真正的我”意識。它們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和“分工”。 基于這三個“意識層面”在一個人思維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我們的意識活動總體上可分為兩種方向:橫向意識活動、縱向意識活動 “橫向意識活動”是基于經(jīng)驗、知識對事物進行認識的意識活動。在這種意識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層面”是保持不變的。 如果我們把“意識的不同層面”比喻成“司機”來看,在“橫向意識活動”中,始終只有一位“司機”。 這位“司機”在思考的時候,遇到?jīng)]有相應的經(jīng)驗、知識的時候,就會在環(huán)境中尋找其他人的知識、經(jīng)驗,這種其他人的知識、經(jīng)驗在“意識活動”的結構上,屬于“橫向”。 “縱向意識活動”是在沒有經(jīng)驗、知識的情況下,依靠意識本身在不同層面的縱向轉換,改變“意識層面”,由不同的“意識層面”對事物重新進行認識的意識活動。 一個人的意識,在“縱向”的方向上,從上到下存在著三個“意識層面”,“縱向”與“橫向意識活動”相交的下端,是“最外面一層意識”,在“縱向”的中間是“里面一層意識”,在“縱向”的上端是“最里面一層意識”。 在“縱向意識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層面”是會發(fā)生改變的。 我們還是用前面的“司機”來比喻,如果把每個“意識層面”都看作是一位“司機”,那么,每個人都有三位“司機”,其中,最外面的“司機”水平最低,越往里,“司機”的水平越高,最里面的“司機”,具有神乎其技的水平。 在“縱向意識活動”中,當外面的“低水平司機”搞不定問題的時候,會交由里面的“高水平司機”去搞定問題。 也就是說,在“縱向意識活動”過程中,真正思考的“意識層面”,不是“橫向意識活動”的那個“意識層面”,而是,思維水平更高的里面的“意識層面”。 《道德經(jīng)》 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段就是對練習“縱向意識活動”非常生動的描述。 “為學日益”就是指“橫向意識活動”。在“橫向意識活動”中,一個人努力學習,這個人的經(jīng)驗、知識記憶庫就會不斷增加,越來越多。 “為道日損”是指恢復“縱向意識活動”的原理,這里的“損”是指不斷拋棄在“橫向意識活動”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知識的影響與拖累,只有把經(jīng)驗、知識都拋棄了,意識才有可能恢復縱向活動。 “損之又損”是指通過練習,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徹底不受經(jīng)驗、知識的影響與拖累。 “以至于無為”是指恢復了“縱向意識活動”,“無為”是《道德經(jīng)》、《德道經(jīng)》中才有的概念,在《郭店楚簡·老子(甲本)》中,并沒有“無為”這兩個字,被校注為“無為”的兩個“源頭甲骨文”字,是另外兩個字。 就從《道德經(jīng)》的角度來看“無為”的內涵,“無為”就是在“縱向意識活動”中才有的行為模式。 “無為而無不為”表示“縱向意識活動”所帶來的強大認識能力。 《Get高端思考》揭示“源頭甲骨文”、《郭店楚簡·老子(甲本)》、孔子儒學中的“重疊結構世界”原理和“心智系統(tǒng)轉換”方法,開發(fā)人的思維潛能,提升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