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表明,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會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來增加結直腸癌 (CRC) 的風險。本文研究旨在調查抗生素使用與隨后的 CRC 風險之間的關系。 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和功能被認為在結直腸癌CRC 發(fā)展中起作用。許多已確定的 CRC 風險因素,包括體內脂肪過多和飲食因素,可能會改變腸道微生物群。最近在英國進行的一項大規(guī)模研究報告指出,使用抗生素與結腸癌的風險較高有關,但直腸癌的風險較低。這些觀察結果值得迅速驗證。 在這項研究中,Sai San Moon Lu等人使用來自綜合瑞典國家人口登記冊的數據來調查抗生素使用與 CRC 風險的關系。大樣本量使得對抗生素類型和臨床因素(如疾病分期和腫瘤部位)進行強有力的亞組分析成為可能。 在按結直腸腫瘤部位分層的分析中,抗生素使用與 CRC 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關聯(lián)主要限于近端結腸癌,中度使用的(OR = 1.09,95% CI = 1.05 至 1.14)、高度使用率(OR = 1.17,95% CI = 1.05 到 1.31)與不使用(P趨勢<0.001)。遠端結腸癌的相關性幾乎為零,直腸癌的相關性略有相反,高度使用率的優(yōu)勢比為 0.96(95% CI = 0.84 至 1.10;P =0 .56)和不使用率0.91(95% CI = 0.80 至 1.04,P趨勢<0.001)。在對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分析中,腫瘤亞部位的分層顯示了沿結直腸連續(xù)體的風險梯度,升結腸為最強的正相關,直腸為負相關。 ![]() 抗生素使用與腫瘤亞位點結直腸癌 (CRC) 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 在對所有抗生素使用的分析中,按性別進一步分層,僅在女性中觀察到與直腸癌呈負相關,中度使用的優(yōu)勢比為 0.86(95% CI = 0.80 至 0.92),高使用與不使用的優(yōu)勢比為0.84 (95% CI = 0.76 - 0.94,P<0.001)。直腸癌的抗生素使用與性別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顯著的相互作用( P = 0.002),但在近端或遠端結腸癌中沒有發(fā)現( P相互作用分別為 0.81 和 0.33)。同樣,異質性檢驗顯示,男性和女性在直腸癌(P = 0.004)方面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在近端和遠端結腸癌(P分別為1.00和0.35)方面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進一步檢查了 9 類抗生素中抗生素使用與 CRC 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在這些分析中,喹諾酮類和磺胺類和/或甲氧芐啶與近端結腸癌的風險增加有關,而呋喃妥因、大環(huán)內酯類和/或林可酰胺,尤其是甲硝唑和/或替硝唑(專門抑制厭氧菌)與直腸癌呈負相關。根據對厭氧菌或主要對需氧菌的影響分組的抗生素顯示出大致相似的關聯(lián)。女性直腸癌的相關性在抗生素類別中始終相反。 ![]() 按性別分層的抗生素類別與特定部位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 對于馬尿酸甲胺,一種對腸道微生物群沒有已知影響的尿路消毒劑,與 CRC 的總體風險的相關性為零(高度使用與不使用的 OR = 0.93,95% CI = 0.81 至 1.08;P趨勢=0.13 )。馬尿酸烏洛托品的使用與女性、較高的年齡和較高的抗生素使用有關(各自的P <0.001)。 按診斷年齡分層,與年齡小于 50 歲的參與者相比,抗生素使用與近端結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在診斷時年齡在 50 歲及以上的參與者中更為明顯。在按腫瘤分期分層的分析中,與 III-IV 期癌癥相比,I-II 期癌癥中抗生素使用與近端結腸癌風險之間的正相關關系更為明顯。相比之下,直腸癌的負相關僅限于 III-IV 期。 總之,本文觀察到抗生素使用與隨后發(fā)生近端結腸癌的較高風險之間存在一致的關聯(lián),而與女性直腸癌風險呈負相關。研究結果加強了先前的證據,并為特定部位的致癌作用以及對腸道微生物群作用的間接支持提供了新的見解。(生物谷bioon.com) 參考文獻:Antibiotics Use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Swedish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Natl Cancer Inst. 2021 Sep 1:djab125. doi: 10.1093/jnci/djab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