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學習古詩詞從診斷“詩病”入手

 淡文竹雅 2021-09-22
平時讀詩學詩,多是從技法和情感方面尋找詩詞的閃光點,以欣賞詩歌之“美”。

中國古典詩詞經(jīng)過千年傳唱,在歷史長河中始終璀璨,與后世的各類文學體裁,包括現(xiàn)當代詩歌相比,無論是在感情、意象上,還是語言、結構、音韻等方面,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美麗。

圖片

“詩詞名家講”第二輯之《古詩指瑕》
作者:陳如江
出版:東方出版中心
定價:50元
點擊圖片,限時6.5折包郵優(yōu)惠!
正是這種“獨一無二”,讓現(xiàn)代人想去靠近,甚至創(chuàng)作古詩詞的時候,不能只見其美,而對其創(chuàng)作規(guī)律不甚了解,認為一味模仿古人即可創(chuàng)作出古詩佳作。
畢竟,李白、杜甫等一流詩人也有“敗筆”,那些千古傳誦的名篇也有“瑕疵”,比如擁有“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評價的名作《黃鶴樓》,內容雖滔滔莽莽,氣勢闊宕,確是超凡,但亦有不合對偶句式上下勻稱之處;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引人共鳴,但因其“呦呦鹿鳴”四句的插入,反使本來明了連貫的詩意,令人有不知所云之感;蘇軾《卜算子》的經(jīng)典名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當我們了解到這首詞是在詠孤鴻,可鴻雁的生活習性是棲宿在田野草叢間,未嘗在樹枝上停息,此句也就因觀物不切而失去了事理之真;林逋的《山園小梅》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lián),歷來備受稱頌,但后面兩聯(lián)忽略了前后文氣相接,勻稱和諧,遂露出拼湊之痕。
創(chuàng)作古詩詞,不止要去模仿、學習古代詩人的精妙之處,還需要避免古詩中存在的詩病,從兩個不同角度入手,才能更全面地掌握詩詞寫作的藝術規(guī)律。

圖片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古詩指瑕》

《古詩指瑕》就是這樣一本獨辟蹊徑,從“指瑕”的角度出發(fā),用藝術規(guī)律的尺度去衡量古典詩詞,討論“詩病”的作品。

作者陳如江,1982年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84年入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歷任文學編輯、副總編輯、編審。主要從事詩詞藝術研究,著有《詩詞百品》《唐宋五十名家詞論》《尋找古典之美——詩詞探藝錄》《中國古典詩法舉要》等。

全書從感情、意象、語言、結構、詩趣、音韻等6個方面展開,每個方面若干篇,每篇談一種“詩病”,共96篇文章。前面所提到的涉及“詩病”的例子,在書中均有詳細解說。

圖片

《古詩指瑕》內頁

以下節(jié)選作者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的寫作思路。

////

拈出這些詩病并不是要看古代詩人的笑話,而是為了揭示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比如金代的著名詞人有這樣一首《朝中措》詞:“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霜清玉塞,云飛隴首,風落江皋。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边@首抒寫興亡盛衰之感的小令,很顯然是征事湊合、強自為之而成。詞人是于金國滅亡的前兩年去世的,這就使我們對詞中的“故國”產(chǎn)生疑惑:其究竟何指?若指六朝,則與金國何關?若指本國,則其時未亡。由此可見,詞人的傷今追昔并不是出于對當時特定社會現(xiàn)實的感懷,同時在作品中也尋找不出其受具體景物情事觸發(fā)的痕跡,全詞僅僅是就歷史作一番泛泛的感慨。這種不知被前人吟詠過多少遍的興亡盛衰之感,由于缺乏現(xiàn)實的背景與詞人自身的性情,自然也就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盡管作者在作品中大量借用前人詩詞名句以壯聲情,仍不能益其胸中之所無。把這樣的作品診斷為一種“鑿空強作”的詩病,旨在告訴人們:詩歌創(chuàng)作貴在自標靈采,獨出己意,有感而發(fā),應為情造文而不是為文造情。

再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有這樣一首詩:“作賦曾聞紙貴夸,誰令此紙遍京華?不行官鈔行私鈔,名目何人餉史家?”雖是以詩的體裁寫成,卻毫無詩味可言,問題就出在形象蒼白,以邏輯思維代替形象思維,完全失去了詩的審美特性。通過對這一“有義無象”詩病的探討、闡釋與分析,讀者將會明白詩歌創(chuàng)作中“托象以明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拈出這些詩病也不是為顯示得他人之所未得,而是想提供給讀詩人一些鑒賞的途徑,提供給寫詩人一些創(chuàng)作的借鑒。對于讀詩人來說,需要掌握的是賞詩的方法,從而在品讀古詩時能舉一反三;對于寫詩人來說,需要掌握的是創(chuàng)作的技巧,從而可以獲得前人經(jīng)驗,作為自己學習提高的階梯。了解了古人詩病,讀詩人鑒賞時的感悟會更深,寫詩人創(chuàng)作中的失誤可避免。就拿詩歌中的“用事”(或稱“用典”)來說。所謂用事,指在作品中征引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以及經(jīng)史子集中的語句。為什么要用事呢?因為詩歌這一體裁,受到格律、字數(shù)的嚴格限制,有時很難把曲折復雜的情事表達出來,而如能于古事中覓得與此情況相合者熔鑄于詩句中,既能加深和擴展作品的內在容量,又可使讀者產(chǎn)生廣闊的聯(lián)想,所以這是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最常用的藝術方法之一。關于如何用事,古人有大量的論述,如:“用事要如水中著鹽,飲食乃知鹽味?!保ɡ铐牎豆沤裨娫挕罚胺灿檬掠谜Z,雖千熔百煉,若黃金在冶,至鑄形成體之后,妙奪化工,無復絲毫痕跡,乃為佳作?!保ê鷳搿对娝挕罚皩嵤沦F用之使活,熟事貴用之使新,語如己出,無斧鑿痕?!保ㄉ虻聺摗墩f詩晬語》)“水中著鹽”“無復絲毫痕跡”,這確是用事的最高境界,但如何使得詩中的用事臻至這一境界呢?李頎與胡應麟都沒有具體的說明。沈德潛雖然說到了“實事貴用之使活,熟事貴用之使新”,但依然語焉不詳。當代人說詩,又通常如嚼飯喂人,令人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所以這些詩病也是給予讀詩人與寫詩人的一個階梯。如有關用事這一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本書一共指出了古詩中有五種詩病,即援古牽強,使事深晦,用典冷僻,堆垛故實,誤用古事。通過對這些詩病的解剖分析,讀詩人當能掌握用事的標準,從而自主辨別古詩中用事的高下優(yōu)劣;而寫詩者也因有了前車之鑒,當在創(chuàng)作中規(guī)避了這些弊病之后,所寫的詩在用事方面雖比肩不了古人,但至少也能達到一定的水準。

正如古詩并非都是無懈可擊一樣,我的這些指瑕文章也不是無瑕可指。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边@“寸心”也未必就有“卓識”。所以我在撰述中力求多方參稽,避免偏執(zhí)拘泥,妄為裁斷。作為對中國傳統(tǒng)詩歌評論的一種新嘗試,倘若讀者能因這本小書獲得一些啟示,那就是對我最大的慰藉了。
《古詩指瑕》一書,現(xiàn)收入葉嘉瑩主編“詩詞名家講”書系的第二輯,希望能提供優(yōu)質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食糧,以饕讀者。
也許,當我們反復吟誦經(jīng)典詩句的同時,還能發(fā)現(xiàn)古詩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就是真正的“以詩為友”了,期待這本書在解讀詩歌上的獨特視角能夠讓讀詩人、寫詩人都有所獲益。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