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畫家鄭板橋在《竹石》中寫道: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 人生在世,必然歷盡挑戰(zhàn)與磨難。 從出生伊始,任何人都逃不過三種選擇:奮勇前行、原地踏步和甘居落后。 但正所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當(dāng)你暮年之際,回憶起舊時光,你會扼腕悲嘆,還是笑著跟子孫說:我不枉此生? 別讓挑戰(zhàn)與磨難掩蓋你應(yīng)有的光芒。 因為一個人最強的狀態(tài)就是:奮斗時能自信,失敗時能自勉,落魄時能自強。 妙言至徑,大道至簡。 奮斗時要自信唐朝詩人李涉在《岳陽別張祜》中寫道: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xué)龍鐘虛嘆息?!?/span> 不想自己“龍鐘之時”虛嘆息,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必須策馬努力。 然而,何謂努力?努力又該是什么樣子?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道:“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strong> 我國著名數(shù)學(xué)家華羅庚,因為負(fù)擔(dān)不起學(xué)費,中學(xué)畢業(yè)后被迫失學(xué)回家。 未久,又染上傷寒病,落下左腿終身殘疾。 當(dāng)時19歲的他,陷入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當(dāng)中。忽然有一天,他想起同樣殘疾的著名兵法家孫臏。 “古人尚能身殘志不殘,我才只有19歲,更沒理由自暴自棄,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 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fàn)帯0滋焱现⊥裙ぷ?,晚上挑燈自學(xué)。 終于,在1930年,他發(fā)表在《科學(xué)》雜志上的論文,驚動清華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系主任熊慶來教授,聘請他當(dāng)了助理員。 華羅庚一邊做助理員的工作,一邊在數(shù)學(xué)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xué)了英文、德文、法文、發(fā)表了十篇論文。 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xué)者了。 教育家張伯苓說: “人可以有霉運,但不可有霉相?!?/strong> 越是陷入困境,越是不能妄自菲薄,越是要勇敢面對。 成功學(xué)大師拿破侖希爾說:“所有的成就,所有的財富,都始于一個意念?!?/p> 而驅(qū)動意念的前提就是“自信”,自己相信自己要相信的。 奮斗時自信,方可排除萬難,方能讓自己撥開云霧見天日。 失敗時能自勉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笔∧巳松B(tài)。 情場上的失意,工作上的失業(yè),生活上的失落,這些大大小小的“失敗”,便組成了我們的人生。 問題是,遭遇失敗之后,你會選擇什么? 有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人則越挫越勇,重新拼搏。 正如富蘭克林所說:“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對于自己的能力永遠(yuǎn)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認(rèn)為必將失敗無疑?!?/strong> 失敗之后,你不懂自勉自勵,失敗就沒了失敗的意義。 失敗的到來,只是提醒你,如何更好地改正當(dāng)前的決策,用更正確的方式做事。 我們盡管落花有意隨水流,但奈何人生的流水總是無情戀落花。 當(dāng)遭遇失敗,這時所有的潑賴,所有的悲痛,所有的掙扎,都無補于事。 唯獨化悲憤為力量,自勉自勵,重新振作,迎接下一次挑戰(zhàn),爭取更好的結(jié)果。 對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于暫時成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 對懷著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的人,沒有所謂失??! 對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來;每次墜地,都會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的人,沒有所謂失?。?/p> 接受失敗,你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落魄時能自強人生有高低起伏。 《菜根譚》寫道:“人情反復(fù),世路崎嶇。行不去,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務(wù)加讓三分之功”。 人生道路難免崎嶇。落魄時身處低谷,不要灰心喪氣,一條路走不通,嘗試著換一條路走。 梁啟超先生成名于戊戌變法,但他在《三十自述》中如此評價自己: “風(fēng)云入世多,日月擲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p> 梁啟超先生覺得,自己在人海中奔走,年光蹉跎,所志所事,百未一就,攬鏡據(jù)鞍,能無悲慚? 縱使心中有千百個理想,無奈現(xiàn)實殘酷,以至于自己志向之事,一件都未能成行。 什么是低谷?這就是低谷!做什么事,都看似看不到任何希望。 蘇軾在《晁錯論》寫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正所謂“天助自助者”。身陷低谷,唯有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才能把這種堅韌不拔之志鍛煉出來。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披荊斬棘只與自己有關(guān)。 當(dāng)你看不到人生的希望時,自己必定給自己希望;當(dāng)你看不到未來的方向時,自己要為自己找尋方向。 切勿輕易迷失在低谷中,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不怕險阻,敢于挑燈夜行。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畢竟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愿你也能夠成為這樣一個人: 奮斗時能保持自信; 失敗時能敢于自勉; 落魄時能不斷自強。 人生而已,也不過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