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網友求助于《看呼吸》,咨詢慢阻肺患者腹脹怎么辦?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呼吸科季坤醫(yī)生推薦5個小妙招來幫忙! 慢阻肺為何會腹脹? 季坤醫(yī)生解釋了慢阻肺患者腹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點: 正常橫膈 肺氣腫:膈肌低平 1、 由于慢阻肺患者存在肺氣腫體征,導致膈肌下移,引起腹腔受壓,導致胃腸蠕動的障礙,常出現腹脹; 2、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處于長期慢性的缺氧狀態(tài),常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全身臟器隨之缺血缺氧,導致血液循環(huán)障礙,胃腸道瘀血就會引起腹脹、腹痛、食欲減退等癥狀。 其中,慢阻肺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因心功能不全會導致外周血液循環(huán)減退,更容易出現腹脹,因此積極治療慢阻肺原發(fā)病、加強吸氧、糾正右心功能不全非常重要。 中醫(yī)認為,慢阻肺屬于“肺脹”范疇,是多種慢性肺系疾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導致肺氣脹滿而不能消減的病癥。慢阻肺患者腹脹與肺、脾胃、大腸均有關系。肺屬金,脾屬土,肺為脾之子,脾為肺之母,二者為母子關系。 圖源網絡 慢阻肺患者長期肺氣受損,常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因此會表現腹脹。此外,肺與大腸相表里,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肅降,大腸運送糟粕。一旦肺熱或肺寒,宣發(fā)肅降的功能失調,人的氣機運行就會受阻,大腸傳導功能就會出現障礙,因此慢阻肺患者常會出現腑氣不通,表現為腹脹。 「慢阻肺患者最初可能只是出現腹脹,后期會出現腹瀉或者反之大便不通,其中大便不通者臨床更常見一些?!辜纠めt(yī)生介紹,腹脹后如果腸道功能紊亂可伴有腹瀉;而如果是腸道蠕動功能減退,則腹脹伴大便不通。有的慢阻肺患者則腹脹同時合并腹瀉和大便不通。 慢阻肺患者出現腹脹怎么辦? 針對慢阻肺患者出現腹脹的問題,季坤醫(yī)生給出了5招日常調理的小方法: 1、 可使用促進胃腸功能的藥物緩解腹脹的癥狀:如嗎丁啉(1次1片 每日三次,飯前15-30分鐘口服)或者健胃消食片(4-6片,一日三次)、乳酶菌素片(1-2片 每日三次)等。 2、 建議低鹽低脂飲食,要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過于油膩、寒涼的食物。 3、 中醫(yī)辨證用藥:慢阻肺腹脹,中醫(yī)辨證病性分為虛實寒熱幾個方面,病位涉及肺、脾胃、大腸,治療上宣肺降氣同時,尤其注意調理脾胃和大腸功能。根據個體差異、伴隨癥狀的不同,治療用藥也存在差異性。如脾胃虛寒,寒濕較重導致的腹脹,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選用附子理中丸、參苓白術散等中成藥物。如果是進食過多導致的,可選用保和丸、木香順氣丸等。 4、 建議加強病人的腹部的胃腸蠕動的康復鍛煉:如飯后半小時后散步、腹部按摩等。 腹部按摩操具體做法: 建議飯后半小時至一小時后順時針腹部按摩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緩解腹脹等不適。 5、 腹部穴位按壓法:取天樞穴、中脘穴、梁門穴、大橫穴、建里穴進行手法按摩。 天樞穴:在上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即3橫指寬; 手法:用雙手拇指指腹壓在兩側穴位上,力度由輕漸重,緩緩下壓,持續(xù)五分鐘,將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離開皮膚),再在原處按揉片刻。 中脘穴: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上; 手法:將食指和中指并攏,并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按揉中脘穴5分鐘,力度適中,至有發(fā)熱感為度。 梁門穴: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即3橫指寬; 手法:雙手拇指同時按壓穴位,力度不宜過重,每次3分鐘。 大橫穴:在腹中部,臍中旁開4寸; 手法:兩手中指指尖垂直下壓揉按,同時吸氣,縮腹,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分鐘。 ![]() 建里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橫指; 手法:取仰臥位,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抵住建里穴用力按壓,同時上臂發(fā)力,進行顫抖,約半分鐘。 專家簡介 季坤 醫(yī)學博士,副主任醫(yī)師。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美國紐約大學訪問學者。長期從事呼吸內科醫(yī)、教、研工作,擅長運用中醫(yī)理論辨證論治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疾病等疾病。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10余項,發(fā)表論文20余篇。世界中醫(yī)藥學會聯合會呼吸病專業(yè)委員會會員兼理事;中國中藥協會第一屆呼吸病藥物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 ;北京中醫(yī)藥學會第四屆肺系病專業(yè)委員會青年委。 本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