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騰訊、字節(jié)跳動、百度、華為、小米、陌陌、360、網易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悉數(shù)到場。會議做出如下要求:第一,對于用戶分享的同種類型產品或服務的網址鏈接,展示和訪問形式應保持一致;第二,用戶在即時通信中發(fā)送和接收合法網址鏈接,點擊鏈接后,在應用內以頁面的形式直接打開;第三,不能對特定的產品或服務網址鏈接附加額外的操作步驟,不能要求用戶手動復制連接后轉至系統(tǒng)瀏覽器打開。簡單來說,就是各大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不得以任何理由屏蔽來自其他網站的鏈接。工信部要求各大平臺在9月17日之前落實到位,否則會被直接處罰。  1. 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用戶升級最新版本微信后,可以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鏈接。2. 為用戶提供自主選擇權。群鏈接因涉及廣大接收方用戶,我們將繼續(xù)開發(fā)功能便于用戶自主個性化選擇。3. 設立外鏈投訴入口,用戶可以舉報違法違規(guī)外鏈。平臺將按照相應規(guī)則處理,并對外鏈提供平臺的管理有效性設立信用分級。毫無疑問,“開放外鏈”將成為可以改寫中國互聯(lián)網歷史的事件。 你在微信里點擊任何淘寶鏈接,都會導向淘寶的下載頁面。緊接著,微信也屏蔽了淘寶的鏈接。如果你的朋友向你推薦一件淘寶的商品,你只能復制口令到淘寶APP打開。互聯(lián)網本應該是一片海,一條條信息的溪流,最終匯聚成的海。但是,中國的互聯(lián)網巨頭們硬是將它變成了一片片湖泊。 當今互聯(lián)網巨頭對流量的爭奪,本質上是在爭奪每個用戶的時間。抖音靠算法牢牢抓住了用戶的時間,逐漸成長為國民級應用,這就是字節(jié)跳動能夠在騰訊、阿里這兩棵大樹的陰影下成長起來,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的第三極的原因。為了讓用戶把時間花在自己的應用上,互聯(lián)網巨頭之間制造了各種“不方便”。微信和淘寶之間的“不方便”,就是這種爭奪的體現(xiàn)。市場推動了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但是它無法矯正自身出現(xiàn)的問題。首先受益的應該是阿里。淘系可以正式進入微信這個國民級的流量池,對于流量饑渴的阿里來講,是非常大的利好。但潛在的影響在于,阿里媽媽的廣告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阿里媽媽2020年的廣告收入是2536億,平臺一旦打通,商家會不會把大量的廣告費投放到騰訊和抖音?微信用戶數(shù)與中國人口數(shù)已是同一個量級。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微信就等同于互聯(lián)網。2020年,拼多多市值超越京東,成立短短4年多,就成為與阿里、京東三足鼎立的電商巨頭。就在很多人都認為,阿里、京東兩分電商天下格局已定下的情況下,拼多多硬是撕開一個口子。不管你如何分析,有一個名字你終究無法避開,那就是騰訊。 借助微信社交生態(tài),把三四線,甚至四五線地區(qū)那些從沒在網上購過物的人群,都攏進了電商世界,拼多多迅速發(fā)展起來。由于微信和淘寶彼此的隔絕,淘寶的購物鏈接無法在微信里正常打開。如果微信用戶可以直接打開淘寶鏈接,甚至,可以直接在微信里購買淘寶商品,這勢必會對拼多多形成一定的沖擊。不僅僅是拼多多,幾乎所有騰訊系的產品,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但阿里商戶的廣告費,也許會大量流入到騰訊,這對騰訊來說是潛在的利好。社交用微信,購物上淘寶,刷短視頻去抖音,對于普通的網民來講,他并不會感受有什么不方便。消費習慣的形成需要時間,改變也需要時間。短期來講,在阿里體系內,用戶依舊會持續(xù)使用阿里服務,在騰訊體系內依舊會用騰訊服務。互聯(lián)網巨頭彼此造成的“不方便”,更多的是對于商家的不方便。比如,被詬病已久,且早先被整治的“二選一”。對于用戶來講,他們并沒有明顯的不適感,一切都是習慣。互聯(lián)網巨頭彼此開放,形成新的消費路徑,用戶反而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我們把目光放到快消行業(yè)上。整體上,政策對快消行業(yè)是一個利好。打通之后,品牌商在運營方面,會有更多的騰挪空間,一些新的玩法,會大量出現(xiàn)。做細分長尾商品的創(chuàng)新品牌,如果可以沉淀真正的私域流量,就有了讓自己的品牌從量變進入到質變的機會。現(xiàn)在商家將大量成本用在了購買流量上,一旦彼此打通,有更多觸達消費者的方式,經營成本可能因此下降。這意味著,商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磨品質、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上。這對于用心打造產品,創(chuàng)造品牌的商家來說是好機會。當然,工信部的要求沒有細則,平臺們的應對有彈性空間。比如,阿里會不會對之前大量投入費用,但此后不再投入的品牌企業(yè),采取隱形降權的手段?政策觸發(fā)改變,湖泊之間只是有了溝渠聯(lián)通,但不可能完全變成大海。從大的方向看,流量的碎片化,依然是不可逆的趨勢。 而且,不要忘了,無論如果演變,所有品牌商面對的都是同一個環(huán)境。所以,如何通過全域運營,實現(xiàn)產品與用戶的精準匹配與溝通,這個問題永不過時。數(shù)字化,全域營銷,組織變革,可持續(xù)發(fā)展,依然是每個品牌商不得不去思考的課題。外鏈打通,是一次標志性事件,騰訊已做出整改的第一步,可以預見接下來更多平臺會做出相應的措施。
|